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用藥理混合式教學交互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的課堂講解,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教學的交互大部分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交互,課前與課后教師與學生的交互很少,課前幾乎沒有交互,而課后的交互類型主要是批改作業。總體來說,交互類型少,渠道有限,教學交互不豐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交互分為課堂上的面對面交互和線上交互。面對面的交互有師生一對一的交互、師生一對多交互、生生一對多交互、生生多對多交互、學生與資源的交互。線上交互有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交互、師生一對多的交互、生生一對一交互、生生一對多交互、生生多對多交互、教師與資源的一對一交互、學生與資源的一對一交互、學生與資源的一對多交互。本研究的主要內容為:基于高職護理專業的學情,根據我校《護用藥理》課程標準和授課計劃,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混合式教學交互設計,并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旨在培養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交互設計;藥理學
研究表面,在教育大數據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將在線學習和面授學習有機結合,實現混合式教學是科學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本課程組團隊針對不同課程的具體內容,精心設計課程單元、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有效的考核手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
1課程分析及學情分析
《護用藥理》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規律及其機制,指導護士安全、合理得使用藥物。是護理專業的通用能力課程,是聯系護理與藥學的一門橋梁學科。理論性很強,內容復雜、抽象、繁瑣、知識點多,涉及藥物的作用機制、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的知識點,對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及臨床合理用藥至關重要。學生的學習動機:目標不明確,被動學習,缺乏自覺性和對課程的熱愛度;學習能力: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總結概括提煉能力薄弱,想象能力、感性思維、語言組織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自控能力較薄弱,學習情緒化較強,常常對新穎、變化、矛盾的東西感興趣,對笑話、幽默、愛情故事感興趣,對美的事物感興趣,對競賽、游戲、表演也感興趣;心理特點: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同和關注。能夠熟練運用手機和電腦獲取學習資料;樂于通過云課堂等平臺進行學習交流;通過積分提高平時成績;學習藥物的興趣濃厚。但是在海量資源、碎片化知識面前,對信息的選擇、整理、加工等信息化應用能力欠缺,且自控力弱,容易迷失在茫茫大網中,因此教師應采取有效手段,如將各種網絡資源和自制微課等課程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上傳到教學平臺,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
2.1“線上”學習交互設計
2.1.1網絡教學平臺云課堂是我校提供給師生的教學平臺,在上面可以上傳微課視頻、Word文檔資料、圖片、動畫等格式的資料,其課堂教學,分為課前、課中、課后環節,可以精準推送課前學習的課件、視頻等,布置課前作業,安排考試,組織學生參與問卷調查、討論、測驗、投票。教師在平臺上與課題相關的趣味話題,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教師實時掌握學生討論情況,有針對性的實現師生一對一,或者師生一對多的交互,也可以實現生生一對一,生生一對多的交互。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實時掌握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師精心設計課前學習任務;學生課下準備,課上發言,教師有的放矢,實施個性化講解;課堂延伸,關注未來發展。2.1.2QQ群或討論組運用QQ群或討論組進行交互可分為有組織的交互和自由交互兩種。有組織的交互是指需要一個明確的主題,有人組織大家參與討論,交流討論后要形成相應的結論。自由交互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或者學生之間,有什么問題或主題可以隨時隨地在群里討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自由回復和交流,各抒已見,具有無順序性、無組織性、非實時性的特點。利用QQ群或討論組引導學生針對困惑問題,重點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學習,實施方便,可操作性強,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同學們普遍認為感冒藥較安全,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提高安全用藥意識,我通過分享熱點新聞:大家都認為非常安全的對乙酰氨基酚導致5個月大的嬰兒出現肝腎衰竭、多種感冒藥同時吃,混合吃的錯誤用法而引起的死亡。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展開討論,引起共鳴,以培養學生安全用藥意識。2.1.3微視頻交互設計為了讓學生與資源有更好的交互,進行系列微課的設計,例如情境式微課的引入重視創設情境、設置任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內心體驗和主動參與,能夠快速將學生帶入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在情境中捕捉各種信息、產生疑問,引導學生探索新知,開發潛能。例如,注射嗎啡的小白鼠后足被燙傷,卻對疼痛沒有反應,那么嗎啡是如何實現的?帶著這種懸戀,學習開始學習嗎啡的鎮痛作用機理。
2.2“面對面”課堂教學交互設計
2.2.1教師講授《護用藥理》是一門理論性強的學科,怎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要了解學生心理,善于引起學生共鳴。例如在學習《解熱鎮痛抗炎藥——阿司匹林》的時候,教師首先發問:假如你身處荒島,如果選擇隨身攜帶的某種藥物的話,你會選擇哪種藥物呢?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習內動力。針對教學難點,教師采用動畫將抽象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形象化。《護用藥理》課程組團隊將95%的藥物作用機理制作成動畫的形式,以便突破教學難點。注重引導學生回顧前導課程相關知識點,通過啟發性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同類藥物之間又有交叉聯系,相似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等,容易混淆。因此,對比學習記憶法,不僅可以強調本次課的學習重點,還可以復習前面的內容,制作成表格的形式,使復雜的內容簡單化,降低難度,以便學習和記憶。對比學習能使學生建立起一張更為系統的知識網,對于內容繁瑣,知識點多的這種學科尤其適用。教師再結合學生課前自測情況、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加深理解,突破記憶屏障。2.2.2學生講授教師結合學習內容給出主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互助學習,準備PPT,課堂上學生先講,教師結合學生講解情況進行補充。例如在學習《解熱鎮痛抗炎藥》的時候,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同學們都經歷過感冒,能夠感受到感冒帶來的痛苦,但是不會精準的選擇藥物,緩解感冒癥狀的同時,將對機體的不適降到最低,不能為家人和朋友提供有效的用藥指導,渴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得以達成。所以教師要求其中一個小組調查市場上常用的感冒藥,由哪些成分組成?每種成分的作用是什么?課堂匯報展示。教師重點講解感冒藥的組方原則,引導學生根據感冒的癥狀合理選擇藥物,精準選擇解熱鎮痛抗炎藥緩解發熱疼痛。2.2.3交流討論《護用藥理》是護理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如何發揮其橋梁作用?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需要緊密結合臨床,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專業知識對接。因此在完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后,教師給出典型臨床案例,針對案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并進行觀點分享,教師觀察和參與,答疑與總結,進一步提升和運用。根據課前自測情況,同學們對知識點掌握不全面,有所遺漏,為此,教師調整教學策略,發起平臺互動,組織所有學生參與,當堂打分,特別強調容易忽略和錯誤的知識點,鼓勵回答正確的學生與發生錯誤的學生相互交流,鞏固加深,進一步突破重難點。可以結合學科特點,內容特點使用云平臺進行討論、提問、投票、測驗等。2.2.4搶答競賽《護用藥理》課程組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上傳大量習題,并且分類創建臨床案例庫。為了將枯燥的課程變得有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重要知識點,教師針對教學內容設計競賽方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上競賽,同學們帶著挑戰和壓力,為團隊爭光,讓學生在互評,教師點評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學會交流,提高辨析,表達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最終評選出本節課的優勝團隊,予以獎勵。
3教學反思與改進方向
傳統教學主要是在課堂完成教學目標,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教師在課前已經將知識點制作成微課,學習課前根據老師的導學案進行學習并完成相應任務,課堂主要任務是突破重難點。傳統教學以教師的課堂講解為主,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則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習,課堂圍繞著學生的完成情況展開針對性的講解。傳統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的啟發引導式為主,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可以利用教學平臺如智慧職教云課堂進行簽到、搶答、搖一搖、提問、隨堂測驗、頭腦風暴、討論、評價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注意力;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及時的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展現,實現了真正的教學互動。傳統教學學生隨堂測驗平均分為70.6%,不合格比例為34%,優秀比例15%,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學生隨堂測驗平均分為90.5%,不合格比例為8%,優秀比例70%。藥理學課程團隊榮獲全國職業技術教育第一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典型案例,2019年湖北省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做了一些改進。經過實踐,本課程的教學方法,學生樂于接受,易于分享;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缺乏臨床實踐的經驗,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我利用寒暑假去醫院實踐鍛煉,收集典型臨床案例,使教學資源不斷優化更新,與時俱進。精心組織線上學習任務的內容,利用云課堂與學生進行有效的在線互動。進一步提高《藥理學》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娜.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教育研究[J].2017.38(11):18-19.
[2]羅彩林,羅婉妹,鄭晨娜.線上線下組合教學在生物化學課程中的應用.高職教育研究[J].2017(3):55-57.
作者:方優妮 程光明 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