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射頻集成電路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學生愿意主動來到課堂學習的前提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為了可以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在能講述知識的前提下,還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應用,講述一些射頻集成電路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比如,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總裁兼執行長BrianToohey曾指出:“從物聯網、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市場都可以看出,半導體普遍出現在每一種產品類型中,而且正變得無處不在。”僅僅在我們每天使用的智能手機中就包含RF收發器、功率放大器、天線開關模塊、前端模塊、雙工器、濾波器及合成器等關鍵射頻元件。而且有報告指出,2011年這些射頻器件的市場規模為36億美元,預計2011~201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6%,到2016年主要的射頻器件市場將達47億美元。此外,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WiFi及物聯網都與射頻集成電路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切實應用由于與學生的生活以及將來的就業息息相關,因此,相關內容的講述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以教師為中心”“以灌輸為主要形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如果教師僅根據教材對內容進行枯燥的講解,無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很容易溜號,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可以通過引進研究型教學模式、師生互動來活躍課堂氣氛。所謂“研究型教學模式”即將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將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如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創設開放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圍繞某類主體調查搜索、加工、處理應用相關信息,回答或解決現實問題。比如,以射頻技術在物聯網中的應用為開放課題,學生通過查資料,分析整理,更深刻體會了射頻技術在智能家居、交通物流、兒童防盜等方面的應用,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把“自我”融入到課程中,敢于承擔責任,善于解決問題。
三、讓學生走上講臺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可以改變以往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走上講臺可以將傳統的講授方式轉換為專題研討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專題內容,如射頻器件模型、射頻電路設計、射頻技術發展、射頻技術的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有個專題內容作為核心,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檢索資料,組織分析資料,最終走上講臺向老師和其他學生講述相關的內容。通過幾年的實踐,發現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也能使學生對相關的問題發表各自的觀點,形成對問題各抒己見、取長補短的研討學習方式,大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及綜合表述能力。
四、通過實踐教學加深理解理論教學內容
理論教學是掌握一門技術的基礎,但實踐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的同時,須要通過設計實踐來強化鞏固。實踐教學的引入,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洞悉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科研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幾個開放的課程設計內容來讓學生主動研究探索。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本人已經有計劃地進行了實踐教學活動,例如,在實踐教學中,曾經給學生布置了“用于GPS的低噪放電路設計”的實踐設計。在該設計過程中,學生須要深入理解多方面知識,比如明確GPS的頻段、確定低噪放的電路結構,并有效評估電路性能等。為了課程設計的順利進行,學生須要進行查閱分析資料、軟件安裝、軟件學習、電路設計、課程論文撰寫等幾個環節的分析設計工作,并最終在實踐中系統深刻地理解掌握課程的理論內容,為以后的工作及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
《CMOS射頻集成電路設計》已經屬于高年級的本科課程,學生已經具備了數字、模擬、數模混合、射頻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內容,完全可以參與到老師的項目中去,做到學以致用。同時,也鼓勵學生對課程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提煉成一個具體的科研觀點,積極參加各種創新項目的申請。這將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以上是本人在幾年的《CMOS射頻集成電路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在教學過程中,我逐漸探索和完善教學方法,始終遵循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等幾條原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作者:李志遠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