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區提質改造工程道路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城區提質改造項目,結合遠大路實際情況,在簡述其現狀和提質改造重要作用與意義的基礎上,分析其平面、縱斷面與橫斷面的設計,提出設計中需要嚴格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本道路工程的提質改造設計要點,旨在為類似工程項目的設計,保證提質改造工程質量和效果提供可靠參考借鑒。
關鍵詞:提質改造工程;道路設計
遠大路是長沙市芙蓉區重要的東西向主干路,也是長沙市重要的東西向干道。道路串聯主城區、隆平高科片區、星沙產業基地及空港物流園。目前遠大路(濱河路~紅旗路)道路兩廂開發較為成熟,路網也基本成型。現狀遠大路道路綠化率較低,整體景觀效果較差,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混行,由于缺乏物理隔離,道路兩側車輛隨意停放影響非機動車出行空間,進而影響非機動車出行安全,且現狀車行道較寬,導致車輛不按車道行駛,相互穿插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現圍繞以上工程實際情況,對其平面、縱斷面及橫斷面設計作如下分析介紹:
1道路平面設計
道路平面設計基本原則為:在滿足城市道路設計規范線形技術標準和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按照現狀道路布設,避免減少拆遷服務于道路兩廂,保證行車安全、舒適和暢通[1]。遠大路(濱河路~紅旗路)起點為西起濱河路,東至紅旗路,全長約3.908km,規劃道路紅線寬度為36m,其中濱河路~龜山路拓寬段為43m,龜山路~紅旗路標準段為36m,為城市主干路,設計車速為50km/h。設計在考慮相交道路的位置關系時,考慮農院路、桃園路、雙楊路、龜山路、申湘路、亞大路、長星路、星東路、望龍路、紅園路、長白路、紅旗路等均與遠大路平交處理,濱河路與遠大路主線采用分離式立交,遠大路輔道與濱河路平面交叉,如表1所示。平面線形的主要指標包括:道路總長3908m,設置8處平曲線,設計速度50km/h,最小圓曲線半徑550m,圓曲線最小長度81m。
2道路縱斷面設計
在道路縱斷面設計過程中,應嚴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符合設計規范各項要求,適應強條要求[2]。(2)對瀝青罩面厚度進行綜合考慮,同時根據路段范圍內的處治厚度,對路面工程量進行嚴格控制,并兼顧橋梁與交叉口相應控制條件。(3)當路段的縱坡在0.3%以內時,為節省造價,在改造以后的縱坡也不能超過0.3%;道路的排水以橫坡排水為主,輔以必要的路側排水[3]。(4)對縱斷面進行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目前道路的豎向標高,做適當的擬合[4]。本次設計道路的縱斷面坡度保持不變,加鋪改造后的標高略高于原地面標高。
3道路橫斷面設計
在道路橫斷面設計過程中,應嚴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設計需要在紅線寬度以內實施,對于橫斷面的型式、布置與不同組成部分的尺寸都要以道路類型等為依據確定,確保交通保持安全與通暢[5]。(2)在橫斷面設計過程中,應做好功能設計,為城市居民創造宜人環境與氛圍。公交應在不同道路上充分體現優先級,使公共交通具有良好可達性,為居民的正常出行提供便利。干路為了達到非交通功能需要增加的人行道及路側帶都可以采用綠化帶形式,這樣能對城市的景觀予以有效改善,起到減少噪音和對汽車尾氣進行凈化的作用。充分考慮步行的友好性,做好景觀設計,在主次干路都應設置安全島及分隔帶,保證道路通行安全性。(3)在橫斷面設計過程中應選擇適宜的車道寬,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資源,減少造價。(4)在設計中還要考慮近期與遠期的充分結合,盡可能保護城市的特色。盡量減少或避免廢棄,為管線的設置預留空間,避免對管線進行二次遷移。(5)對既有道路進行的改建需要制定有效工程措施,并與管理措施進行充分結合,保證道路實際通行能力與安全性。另外,本次在橫斷面設計過程中還應考慮以下影響因素:①考慮全線兩廂用地以學校、居住用地為主,兼具部分商業等用地,故本道路主要滿足學校、商住用地出行需求,同時,需考慮公交、及慢行需求;且應滿足《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綠地率要求。②兩側用地性質相類似,鑒于此,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和車行道均采用對稱布置。為商業和居住區創造良好生態效果,同時滿足車行道的需求,兩側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之間采用綠化帶分隔,明確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的功能需求。①36m標準路段橫斷面設計。36m標準路段方案為將機非之間用高差隔離,利于非機動車出行安全。壓縮現狀車行道(現狀為3×3.75m壓縮為3.5m+3.25m×2)。將現狀行道樹和路燈保留,設置綠籬,隔離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最終形成各出行方式各行其道,形成良好的出行秩序,打造舒適的慢行出行環境。人行道+篦子,3.5m+非機動車道,2.25m+綠化分隔帶,1.5m+路緣帶,0.5m+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3.25m+機動車道,3.25m+雙黃線,0.5m+機動車道,3.25m+機動車道,3.25m+機動車道,3.5m+路緣帶,0.5m+綠化分隔帶,1.5m+非機動車道,2.25m+人行道+篦子,3.5m。共=36m。標準段36m路幅形成雙向六車道。②43m交叉口加寬路段橫斷面設計。43m加寬路段方案為將現狀機非共板斷面改造為人非共板斷面,機動車道雙向八車道,設置1.5m的綠化設施帶,現狀設施帶改造后成為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的篦子,人行道和篦子標準寬度為3.5m,可根據兩廂用地的退讓綠化設置不同寬度。加寬段43m路幅形成雙向八車道,同時,綠化條件較好,人行結合退讓綠化設置,打造舒適的慢行出行環境。人行道+篦子,3.5m+非機動車道,2.25m+綠化分隔帶,1.5m+路緣帶,0.5m+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3.25m+機動車道,3.25m+雙黃線,0.5m+機動車道,3.25m+機動車道,3.25m+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3.5m+路緣帶,0.5m+綠化分隔帶,1.5m+非機動車道,2.25m+人行道+篦子,3.5m。共43m。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城區提質改造工程的道路設計過程中,不僅要滿足遠期道路交通通行要求,還要盡可能防止對既有設施造成的影響及破壞,從而為城市居民提供宜人環境,促進城市及其交通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德安.淺談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建設管理[J].門窗,2017(6):256.
[2]劉堯.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設計要點[J].住宅與房地產,2017(3):22-23.
[3]安立秋.關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設計方法及注意事項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8(3):11-12.
[4]袁敏.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設計方案探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7(6):33-34.
[5]袁杰.老城區道路改造工程的交通疏解設計實踐思考[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5):22-24.
作者:王碩 單位: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