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書出版版權保護的困境及出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現階段我國圖書出版領域有關于版權保護的問題可以說是困境重重。我國尚未形成一種全社會性質的版權保護意識,也即我國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尚顯薄弱。另一方面有關于版權保護的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著諸多的欠缺之處,許多圖書的版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而且在版權主體和侵權責任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認定手段,使得許多出版圖書在面臨侵權問題的時候很難借助有效的法律手段來保護其合法權益。本文對當前我國圖書出版版權保護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對未來我國版權保護的出路提出建議。
關鍵詞:圖書出版;版權保護;困境;出路
一、現階段我國圖書出版版權保護面臨的困境
(一)圖書版權保護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作為保障在網絡等新媒體沒有全面興起之前,我國傳統圖書出版領域主要面臨的兩大問題是盜版問題和版權歸屬問題。眾所周知,盜版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圖書出版領域的主要問題,甚至有一段時間圖書的盜版現象十分猖獗。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國家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也從法律角度對于版權保護做了諸多的補充。但是也同樣是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數字圖書對于傳統出版領域的沖擊十分嚴重。而伴隨著數字圖書的出現,盜版問題再一次成為挑戰圖書出版版權的主要問題。數字圖書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于圖書既往的認識,許多免費數字圖書的下載與閱讀已經成為時下人們非常推崇的一種圖書閱覽方式,這其實本質上與傳統意義上的盜版問題并沒有區別。雖然我國在傳統圖書出版領域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應對圖書盜版問題的法律制度,但是卻明顯在數字圖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為出版圖書提供版權保護法律支持的《出版管理條例》和《互聯網出版暫行管理規定》目前尚未有關于網絡出版的明確規定,這就使得圖書出版版權面臨著網絡肆意“復制”的威脅。而關于版權主體歸屬問題同樣也面臨著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困擾,面臨著數字圖書版權保護困難的問題。許多版權意識較強的圖書作者更愿意選擇與數字技術相對成熟的電子運營商簽訂版權合同,對于傳統出版領域的出版社,則很少有作者愿意將電子版權交付給出版社,這就使得出版社在出版圖書的時候不得不面對電子圖書的挑戰。而傳統意義上的圖書版權被一分為二,版權具體歸屬問題存在著諸多的爭議。
(二)現階段我國社會版權意識薄弱長久以來,我國圖書出版領域盜版猖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薄弱,正是由于有了盜版問題滋生的土壤,盜版問題才會如此之猖獗。此外,我國出版行業的經營者和從業者一直缺乏相應的版權保護意識。由于這兩方面的原因,我國出版圖書版權保護工作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出版圖書相比于其他商品而言,其易傳播性和易復制性的特點十分明顯,如果出版行業自身缺乏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則很容易被不法的盜版者鉆空子,非法謀取圖書盜版利益。而且我國社會版權意識薄弱的問題不僅體現于此,近年來頻頻曝出的抄襲事件更是揭示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氛圍的缺失,知識產權擁有者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這就給許多不良作者留下了可乘之機,而又由于相關法律制度的缺陷,使得抄襲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這就加劇了我國版權意識薄弱的問題。
(三)版權主體認證難,侵權責任難以認定我國圖書出版問題的監管權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所有,但是通常在版權主體問題存在爭議時,雙方往往都會采用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隨著近年來數字圖書的興起,有關于出版圖書的版權主體問題再一次成為我國圖書出版行業聚焦的問題。在網絡上出版的圖書經常會存在著版權主體界定困難的問題,許多數字圖書的著作人難以明確,當事者在版權歸屬問題舉證時也十分困難。例如許多作者在進行創作的時候都會使用筆名,在網絡上進行創作的作者也同樣如此,而如果作者所通過的數字運營商版權意識薄弱或者是版權保護技術不到位,則很容易出現作者版權主體界定困難的問題。而且由于網絡具備高效的傳播性,發生于網絡之上的版權侵權問題危害性極大,蔓延速度也非常快,所造成的損失難以有效認定。而且由于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許多作者在版權受到侵害的時候無法對造成的損失進行有效的界定,也很難通過有效的舉證來證明侵權行為對自身造成的損失和傷害。
二、我國圖書出版版權保護的發展出路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對于知識和文化的重視程度決定了這個國家和社會的文明程度和未來的發展。對此國家有著明確的認識,也一直致力于完善版權保護法律制度。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版權保護意識已經成為社會公眾日益加強的一種社會意識。對于圖書出版行業的從業者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并且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全面到來,知識保護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共識,在此背景之下圖書出版行業的從業者要大膽地提出有關于版權保護的意見和建議,為我國的圖書出版版權保護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增強版權保護意識長久以來我國圖書出版版權保護問題之所以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根本原因還是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這使得許多不法分子存在著僥幸心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全面到來,我國在相關法律制度方面也在不斷地加強和完善。雖然近年來隨著數字化圖書的興起,在相關版權保護問題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但是國家仍在積極地對網絡版權問題進行立法保護,從完善法律制度的角度來給予版權保護以強有力的支撐。對此,有關版權保護的法律制度應當進一步完善版權使用權限、適用范圍等方面的相關規定,尤其是圖書版權在網絡傳播過程中的版權歸屬問題要有明確的規定,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同時也要在舉證、侵權責任認定等方面進行完善,為合法版權擁有者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依靠。另外在法律制度不斷完善的基礎之上,文化稽查、工商部門以及版權保護部門也應當積極地參與到版權保護工作之中,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提高自身的監管和執法能力,對于侵權問題要嚴懲不貸,為全社會樹立一個強有力的版權保護表率,從根本上杜絕侵權問題的發生,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種濃厚的版權保護意識,為我國知識經濟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版權保護系統,從技術角度確保版權保護版權保護既需要完善的法律作為基礎,同時也需要完善的保護系統和先進的保護技術作為支撐,圖書版權具有易傳播性和易復制性的特點,對其保護不僅僅是一個意識性的問題,同樣也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在版權保護系統方面,應當首先建立一個統一的互通保護標準,根據出版圖書版權保護的具體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互操作體系,實現對于各種不同DRM版權保護技術的兼容。其次應當積極借鑒國內外相對成熟的版權保護機制,細化版權保護系統,如對于版權的注冊、管理、內容交易、版權使用等提供技術性的支持,明確版權的歸屬、使用、交易等,將版權的每一個重要環節都置于保護系統的范圍之內。
(三)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實現圖書版權保護的可持續性發展解決版權保護問題,需要構建一支具備相應技術能力和專業素養的人才隊伍。而在這方面我國目前明顯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對此,我國應當加強集管理、營銷、技術及版權保護業務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既更好地服務于我國圖書版權保護工作,同時也有效地應對來自于數字出版行業的挑戰。同時在人才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也要格外注重版權法律專業方面人才的培養,從更具說服力的法律角度來維護出版圖書的合法性版權,而且要有效界定侵權事件的性質、責任主體,從而有效解決侵權糾紛,實現對于合法版權的有效保護。
三、結語
目前我國圖書出版版權保護不僅面臨著傳統意義上的盜版和版權主體方面的問題,同時還面臨著數字圖書的挑戰。對于出版行業而言,應當依據不斷完善的版權保護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版權保護體系,并從技術提高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來提高自身對于圖書版權的保護能力,實現圖書出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劉小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