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專管理學階梯互動式教課模式的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階梯互動式的教學模式
1.教學對象學習能力的階梯式分布由于學生群體之間存在著理解能力、邏輯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能力也存在階梯式分布的差別。于是,這種學習能力的劃分與階梯互動式教學方法不謀而合。階梯式一詞也隱含了學生在互動式教學中可以不斷成長學習,拾階而上取得進步的涵義。這時,教師的引導的作用往往多于直白教育的作用,要不斷的鼓勵學生,發現學生可進步的空間并加以引導。
在將學生進行階梯式分類時,愉快、平等、輕松的學習環境是不可缺少的,對于不同階梯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帶一的方式進行鼓勵;對于在相似階梯的學生,通過友好公平競爭的方式來取得共同進步。
2.教師的教學過程要階梯式開展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共同考慮,階梯式教學模式都是生動的展現了教育的內涵與深意。學生和教師都應注意到學習階梯式增長是一個緩慢上升的過程,在遇到每一個瓶頸問題的時候,更應該充滿耐心與毅力的對待,才能達到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此外,階梯式教學模式應該是貫穿整個授課階段的。
3.《管理學》課程的階梯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驗開展階梯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應用于實踐,不僅需要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需要學生真實、樂觀的配合態度,具體可按以下步驟逐次展開教學:
(1)學期開始前,進行摸底測驗,根據測驗結果或上一學期的成績及平時表現情況,制定出學生情況表格,可以為考試成績、課堂表現及測驗成績設置不同的權重,匯總一方面或若干方面的成績,并進行匯總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將學生劃入不同階梯。
根據學生人數與所需階梯級的數目,為每一階梯級劃分得分區間。例如,X級學生是課堂表現良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Y級學生通常是整體情況略遜色于X級的一部分學生,可能某一方面很突出,但另一方面造成了劣勢;Z級學生是學習積極性與成績相對較落后的一部分學生。教師在參與階梯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對待不同階梯的學生應有不同的教學重點與教學方式,通過合理的溝通與引導,讓每一階梯學生達到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
(2)教師的教案設計方面,需要將不同理解程度與難度的知識進行劃分,著重突出重點,既不因為課程設置較簡單而影響高階梯的學生學習興趣,又要保證其他階梯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進步空間,增強其信心。小組討論可以根據座位分組,也可以根據不同階梯的學生狀況進行合理搭配。
(3)課堂提問環節或是課后的作業布置方面,教師不應因為方便批改審閱而布置相同的任務。課堂提問時首先遵照學生的自愿原則,例如提問有難度的問題時,如果X級或Y級的學生同時有回答意愿,可選擇Y級學生進行回答,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其自信程度,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對于開放式的提問,可以常選擇讓Z級學生進行回答,并進行正面的言語鼓勵,當然,對X級學生也要進行鼓勵引導,不能讓其失去學習勁頭。總之,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感受與學習狀態。
課后布置練習時,應規定最少完成的任務限度,并在同一聯系中涵蓋基礎題、提升題與加試題等不同層次,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完成能力限度內的任務,并對更高水平的題目產生一定興趣與斗志。
(4)課堂表現的評估及成績的評審方面,教師要規定清晰的平分辦法,可以定期進行簡單的測驗,根據若干次結果的綜合來重新劃分學生所處階梯。
二、結語
階梯互動式教學模式是能激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可行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參與討論、小組集體完成問題解答的過程中,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與思辨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勿按照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應根據具體教學環境做出變通,不斷接納與吸收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達到更加良好全面的教學目標。
作者:陶莉單位: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