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山開采工傷風險防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力資源管理雜志》2015年第二期
一、非煤地采礦山企業工傷風險防范對策
1.管理措施(1)加強現場管理。地下礦山現場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關鍵。每天、每班須有管理人員下井巡查,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要盯緊薄弱環節,徹底消除安全“死角”。另外,加強作業區建設,把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各項技術措施細化落實到班組。嚴格遵守循環作業制度,嚴禁超員生產。交接班時,嚴禁兩班人員在現場交叉作業。對在用設備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檢測檢修,嚴禁超期服役。各工種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履行安全生產職責,避免進行“三違”作業。要重點關注易發工傷崗位,可在事故易發點安裝攝像頭監控違章行為。(2)完善出勤、出差管理。加強員工請假書面管理和出差人員的出行管理,有利于防止“偽工傷”事故的出現和避免企業成為“冤大頭”,撇清不應當由企業承擔的侵權責任,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勞資糾紛。要求員工請假申請必須由員工本人簽字確認,人力資源部門留存原件。勞動合同中要明確約定員工在出差期間所能從事和禁止從事的行為。另外,對高工傷風險崗位盡量安排熟練工,對易患職業病的崗位采用輪崗制并定期對這類人員進行體檢,以確保及時排除職業病風險。(3)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文化指安全行為準則和安全價值的總和,體現了企業以及企業員工對安全的行動、思維及態度。加強安全文化教育從長遠看,能夠促進地下礦山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礦山職工的安全素質。通過構建企業安全文化,借助安全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引發職工安全觀念的轉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安全觀,杜絕“三違”,遠離事故。
2.技術措施(1)引進專家咨詢。地下礦山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技術性極強。在事故預防及處理過程中,可采用專家咨詢服務。一方面,專家可以彌補企業領導者知識、能力和經驗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可在安全管理的各個階段為決策者提供科學性、技術性和專業性的咨詢意見。(2)推進技術管理。一是做好知識儲備工作。在開展新技術和設備更新時,礦山管理者要及時組織學習,拓展職工的知識儲備,提高其技術水平與能力。二是加強預防冒頂片幫和中毒窒息等措施。要制定和落實頂板管理制度,從采礦工藝、支護技術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預防冒頂片幫事故。還要制定通風管理制度、測風測塵制度,強化對井下作業人員防中毒窒息事故的教育培訓,制定防范盲目施救的措施,防止事故擴大。(3)建立更為先進的預警、應急救援體系??山柚嬎銠C信息系統平臺,對礦山環境安全風險進行辨識、分析和評價,以便在事故預防、預警和應急疏散、緊急救援方面提出切實有效的方案。具體講,就是找出冒頂片幫、塵毒、火災、水災等事故發生原因,按規定建立礦山救護組織,配備救護器材,還要定期進行應急救援的演練,并總結每次的演練活動,找出不足進行完善改進,以確保能夠應對突發事故,從根本上提高礦山企業的防災、抗災能力。
二、經濟措施
安全科學理論的“海恩法則”告訴我們,任何嚴重事故都不是偶然發生的。如果平時肯在安全生產上花本錢,注意把保證安全投入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就能防微杜漸,大可減少甚至杜絕安全事故。以筆者所在的地采礦山為例,每月末按當月井下鐵礦石產量10元/噸計提安全生產費用,在成本中列支,由公司統一管理、統一使用,實行專戶核算。專門用于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和重大安全隱患治理支出以及完善礦山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緊急避險、壓風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聯絡等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支出,還有應急救援技術裝備、設施配置及維護保養支出,事故逃生和緊急避難設施設備的配置和應急演練支出等等。
三、風險轉移措施
1.以商業險轉移風險企業除積極參加并為職工按時足額投保社會保險外,還應購買相應的商業保險,如意外傷害險、雇主責任險等。作為替代支付途徑,商業險補充了工傷保險基金未能涵蓋的工傷待遇。一方面可以保障工傷職工利益不受損,另一方面合法地將賠償責任轉嫁給了商業保險公司,會使企業減少和規避工傷費用支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工風險和成本。建議為返聘、實習人員和試用期的未正式錄用人員購買短期商業險,并在合同中約定保險賠償金優先用于沖抵工傷賠償費用。
2.選擇合理的用工方式用工方式按照法律屬性劃分,主要有勞動關系、民事關系和其他關系。企業首先應根據本單位內部崗位用工現狀及崗位本身的工作性質、勞動條件、勞動強度、所擔負的工作職責大小以及崗位所需人員資格條件等進行梳理、清查,嚴格區分關鍵崗位和輔助崗位。然后按照崗位分類,選擇合理的用工方式。對輔助、一般崗位,與生產不緊密相關,未涉及企業核心機密和關鍵技術,技術含量不高的崗位及苦累臟險、可替代性高的崗位,如清溝、封堵、守衛、放礦和撬毛等,首選與專業公司建立服務關系,由勞務派遣人員來完成這些工作。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地下礦山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所以,在進行開采之前,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不斷強化員工的安全風險危機意識,利用科學技術對潛在風險進行辨識和預測,使用新技術、新設備,以努力降低礦山事故發生率,實現礦山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同時,需要建立成熟的工傷處理機制,這對于公司穩定員工情緒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曾譯樂單位: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蘭尖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