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氣象服務提供方式的現狀及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氣象災害防御》2018年第1期
摘要:氣象服務是我國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社會各行業正常運作的保障。本文主要在分析中國氣象服務提供方式的基礎上,對氣象服務的未來發展和改革思路做了探討,以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服務;提供方式;現狀;展望
在國家大力改革公共服務方式的形勢下,氣象服務要在市場開放的基礎上適應市場需求、改變氣象服務的市場服務方式,以建立多樣性、多元化的氣象服務模式。
1中國氣象服務提供方式現狀
1.1政府直接提供方式
隨著社會對氣象服務需求的增加,雖然市場和社會組織等也在提供氣象服務,但主體還是政府進行氣象服務提供。政府提供氣象服務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政府氣象行政職能沒有完全改變,再加上氣象部門政企不分的現狀,使氣象服務提供的能力和水平都受到限制;二是政府提供氣象服務的投入不足,使氣象相關部門不能集中精力進行氣象服務的提供;三是公共氣象服務不到位,氣象部門之間不能進行信息共享,使得一些氣象數據和信息不能向公眾公開;四是氣象服務不均衡,一些偏遠農村、山區等流動人口不能及時接收到災害預警信息。
1.2政府購買氣象服務方式
隨著公共財政體系的完善,政府購買氣象服務將成為氣象服務提供的主要方式。政府對氣象服務的購買可以設為政府向公眾提供氣象服務的一項職能,主要通過政府財政向社會氣象組織進行氣象服務的購買,目的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最優質和高效的氣象服務及產品。一是政府購買氣象服務現狀。政府在對一些氣象服務進行購買時認識不到位,使購買成為一種形式。另外對一些服務是否應該購買還存在異議。政府雖然在購買氣象服務,但是購買制度還沒有形成,各區域差別大,對氣象服務購買時的權力、責任、原則和方法等規定不一。購買規則的不完善,使得各地購買氣象服務的標準不統一,導致政府在進行氣象服務購買時存在隨意性。再加上購買招標機制不規范和購買資金預算沒有納入政府財政體系,氣象服務購買總體規模比較小。氣象服務在購買后監督機制不到位,使得政府既要對氣象服務進行購買,也要履行監督職責,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的服務績效評價顯得不公正。二是政府購買氣象服務對象。目前,氣象服務的購買主要是通過市場作用來實現服務主體和方式的多樣化,政府進行購買氣象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國家事業單位。氣象服務多樣性和社會發展的不均衡性,使政府進行購買氣象服務時方式比較多樣,但是也要在靈活、公平等原則指導下進行購買。三是政府購買氣象服務的范圍。原則上可以確認受益主體且能衡量受益程度的氣象產品都可以進行交易。但是實際上政府要進行氣象服務的購買需要有服務提供者、需要有健全的法規和政策做支撐、需要有監管機制進行監管、需要對購買的氣象服務進行正確評價。
1.3氣象服務市場提供方式
氣象服務市場提供方式主要是由政府做決定,確定好氣象服務的數量,并通過市場進行競爭來確定提供方。在此過程中政府依舊有政策制定的責任,目的是挖掘社會資源提高氣象服務的提供能力。市場提供方式可以增加氣象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提高氣象服務的供給率。中國在氣象服務領域市場參與起步晚,氣象服務社會化程度低,市場推動氣象服務進程比較慢,但是新媒體等氣象服務提供能力相對較強。氣象服務市場提供的專業化和個性化在推進時,受提供主體成長速度和國家政策、技術等影響,使得市場氣象服務的提供在主體、國家政策完善和技術強化等方面還與專業氣象服務有較大的差距。針對不同的氣象服務可以將其分為部分市場資源配置的氣象服務和完全市場資源配置的氣象服務,不管是哪種服務,推進市場氣象服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中國氣象服務提供方式重點研究
2.1堅持以政府提供為主在氣象服務的重點提供方式上基本氣象服務由政府提供,以政府提供為主。政府通過氣象服務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目的是鞏固政府的決策者地位、資金供給者和生產安排者地位。在此過程中政府是氣象服務提供的主體。
2.2其他形式提供為輔助對于基本氣象服務之外的其他氣象服務可以由市場進行提供。在政府主體的主導作用下,將市場引入到氣象服務提供中來,目的是改善氣象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實現社會對氣象服務中高需求的要求。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和補貼促進營利組織進行氣象服務的有效供給,通過建立需求與提供的政策與法規,可以為氣象市場提供創造條件。社會組織主要有氣象學會、人工影響天氣協會等,隨著社會發展,這些協會目前已經承擔起規范氣象服務的提供工作,并形成一定規模,在氣象服務提供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自愿提供主要是由志愿者和志愿團體以其專業性和自愿性為社會提供免費的氣象服務內容,目的是實現利益的公共化。氣象服務在政府主導提供下由市場、社會組織、自愿組織等進行輔助提供,這種混合提供靈活性強,在政府控制下不排斥市場化,同時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可以在各種組織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氣象服務協作關系,目的是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氣象服務。
3結語
在全球變暖的惡劣氣候條件下,對氣象災害進行預見并進行預警是氣象服務多樣化的基本要求。深化氣象服務提供方式改革,使氣象服務提供能在適應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進行分類運行、多樣化服務模式的構建,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在實際操作中要以政府提供為主體,其他社會組織進行輔助的方式,以促進氣象服務多元化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矯梅燕,王志華.探索氣象服務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J].氣象軟科學,2009(04):9-12.
[2]孫健.我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研究[D].廣州: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2.
作者:李方明;李田;董元元;馮瑤 單位:吉林省氣象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