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博物館建筑符號分析范文

博物館建筑符號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博物館建筑符號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博物館建筑符號分析

摘要:當今社會,新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在現代設計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設計界倡導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設計”。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一座融傳統地域文化與現代建筑理念為一體的新現代主義建筑,通過對其建筑符號分析,可以為中國現代設計中的民族化、本土化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文章第一部分,通過對設計史進行閱讀與整理,以歷史資料作為科學認識的基礎為研究的背景進行調查,并闡述其研究意義。在第二部分中,對設計風格中的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與新現代主義設計理論界定,以便于對本次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第三部分通過上文現代設計手法的歸納與探究,對蘇州博物館建筑符號進行總結,如經理性抽象過的白墻灰瓦、現代材料的結構等,通過理性的裝飾原則、材料與技術兩方面進行說明。

關鍵詞:新現代主義設計;蘇州博物館;建筑符號;地域傳統文化

引言

作為在新現代主義設計語境下誕生的蘇州博物館,分析其建筑符號對中國本土化、地域化的研究有著指導意義。同時,這也對中國新現代主義設計的研究,有著一定的幫助。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現代主義走向了國際主義,減少主義的設計風格讓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被忽略,城市面貌變得單調刻板。醒悟過來的人們重新反思,開始了對現代主義的攻擊。之后的設計主要沿著兩條路線延續——后現代主義與新現代主義。稍晚于后現代誕生的新現代主義通過與后現代主義的對立,得以成熟、發展。九十年代之后,對國際主義的反思讓全球化與本土化,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我們希望“中國制造”走向“中國設計”,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折。日本現代設計的成功是結合日本傳統手工藝,同樣,地域傳統文化是中國現代設計的趨勢。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設計領域便受到新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不同于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絕對主義和雜亂無章,作為對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修正,新現代主義具有著折中性。比后現代主義理性,比現代主義注重傳統地域文化,這使得新現代主義設計語境下的設計作品成為中國現代設計的趨勢。但現今國內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較少。本文通過對相關設計思想進行整理、分析,理論歸納與總結;并通過對蘇州博物館設計思想、精神內涵的探究,來對新現代主義設計語境下的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建筑符號進行分析,也希望能為中國現代設計中的民族化、本土化任務以及新現代主義設計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二)研究意義:對社會具有傳承意義: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是復興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一個首要基本前提。本文希望通過對蘇州博物館建筑符號的分析,研究和思考在設計風格的創新與經典傳統文化保護中存在的矛盾,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當代設計之中予以延續其應有的生命力。對行業具有引導意義:我國當代設計頻繁使用傳統元素,雖然將現代設計思想和傳統元素結合是體現當代中式風格的一種重要手法,但也要理性識別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存在的差異。本文意在通過研究新現代主義成功案例,具體分析,總結規律,為國內出現的不少只重視表面設計而缺少內涵精神的設計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也為環境藝術設計這一行業帶來一些引導與幫助。對專業具有促進意義:我國設計領域中對新時期民族化、本土化的設計認識還不全面,期望通過本次的研究,為我國設計領域中對于新現代主義設計語境下的地域傳統文化設計研究提供幫助。同時希望通過本次研究,掌握研究對象的本質規律,為設計的思考與實施提供依據。

二、相關理論研究

現代主義一直是現代設計流派中的主導。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漸衰退的局面下,涌現出的各種設計思潮和設計流派也都是建立在現代主義的基礎上,是對現代主義的反思、顛覆、風格手法的背叛。當然,這些思潮與流派普遍沒能建立系統的理論體系,就算后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的批判,更多也之只是停留在風格與形式的膚淺表面,無法深入觸及現代主義的思想內核。新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繼承、發展、調整、改造與完善,如要探究新現代主義設計語境,需要厘清其與諸多相關理論的聯系與區別。

(一)現代主義設計:現代主義興起于20世紀20年代。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提倡設計要與新的生產方式、技術相配合,倡導功能主義設計,形式追隨功能的設計美學。現代主義設計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功能主義。2.實用、經濟。3.非裝飾性的簡單幾何造型;標準化;反裝飾主義;中性色彩。提倡在顏色上采用黑色白色。但隨著現代主義發展到國際主義風格,這種風格已經從個性鮮明淪為了一種固定的教條。造型簡單、功能主義很容易成為枯燥與僵化、單調雷同,也會造成藝術性、文化性、傳統性、人文關懷的缺乏,也缺乏對地域傳統文化的繼承。

(二)后現代主義設計:60年代“豐裕社會”誕生的后現代主義設計追求新穎、差異,這也就是其為何沒有一個標準的規范,而是由不同風格、不同方法,含有不同文化傾向和美學趣味組成。相較于現代主義的理性主義設計,后現代主義設計具有著非理性主義的特征。作為對現代主義的顛覆、背叛,它在強調“顛覆”時,卻沒有注意“重建”的重要性。后現代主義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裝飾主義?,F代主義與國際主義具有著反裝飾主義、減少主義的風格,而后現代主義作為對現代主義的顛覆、背叛,則是提倡裝飾性;2.折中的歷史主義。后現代主義對歷史的風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式;3.娛樂性。后現代主義常常是采用各式歷史風格,古典主義、巴洛克、文藝復興,皆可使用,并且伴隨著戲虐的、調侃的夸張手法,這與恢復、發展歷史風格的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后現代主義思想內涵中對地域傳統文化的調侃與夸張,與當今時代需求有沖突,當它在世界大規模泛濫之際,也是趨于過時、走向衰弱的開始。

(三)新現代主義設計:1982年,詹克斯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新現代主義”。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后現代主義在全世界的泛濫也引起了理論家們的批判,甚至宣稱“后現代主義已經壽終正寢”。而在這種時刻誕生的新現代主義正是以一種折中的方式修正著現代主義。經過后現代主義的沖擊,現代主義表現出了對早期現代主義所追求的功能主義、理性主義的堅持,又吸收了后現代主義對歷史與文脈的重現并對藝術裝飾、生態環境更多的關注。在技術方面,新現代主義提倡先進技術的運用,保持著技術與藝術的溝通。在裝飾上,新現代主義善用材料質感與色彩等細膩、理性的方式表現;在對待傳統歷史上,相較于后現代主義的戲虐和夸張,新現代主義則是容納和尊重的。新現代主義設計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據時代需求提出重新重視自然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以及關注人的精神需求等觀點,以修正現代和后現代主義設計對傳統、民族、地域文化的漠視和濫用,以及對自然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漠視。正是因為符合當今的時代需求,90年代開始,新現代主義成為一種主流設計風格。

三、新現代主義設計語境下的蘇州博物館建筑符號分析

貝聿銘于1999年在蘇州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一座融傳統地域文化與現代建筑理念為一體的新現代主義建筑。走在館內,我們能清晰地看到設計者真正想傳達的蘇州傳統文化的韻味。沒有直接使用古典園林中的符號,而是通過現代材料,帶給人們置身于江南園林的感覺。這種能夠帶來具有中國傳統精神內涵的現代設計,是一個優秀并值得學習的案例。蘇州博物館新館具有著深刻的意義,它顯示了我們對于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應用深入到了內在的程度,并且也能看出,當今設計中,地域傳統文化的體現己經從過去單純的仿古改變為意境的營造上,這一趨勢對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建立起中國本土設計有著重要意義。蘇州博物館新館中的建筑符號,如疊山置石、白墻灰瓦以及其結構方式,主要通過現性的思想與材料技術進行表現,下面將從理性裝飾原則與材料技術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理性的裝飾原則:新現代主義的裝飾手法追隨現代主義的原則,對于地域傳統文化的表現,它提倡以抽象、幾何、簡潔、構成化進行裝飾,善于運用材料肌理、質感的表現。而通過當今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這種裝飾手法表現得更加細膩、豐富和具有美感。設計中沒有刻意、毫無章法的直接裝飾,而是通過材料的質感和肌理來進行裝飾,這樣產生的效果含蓄、細膩、不張揚。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對地域傳統文化的重視。蘇州作為一座園林之城,歷代園林至今保有百十座,而蘇州博物館新館也將是一座園林建筑。這座園林式的博物館中,疊山置石是少不了的。貝聿銘卻認為疊山置石在周邊諸多園林已經做到極致,如果用傳統手法,無法達到這些園林的效果,也不符合新館的設計手法。老路不能走,則另辟蹊徑。經過反復思考與推敲,貝聿銘采用石材切片加以排砌,“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在庭院粉墻前以石片營造了一幅獨特的中國山水畫。同時在屋頂的設計中,是用現代幾何形坡頂來表達錯落有致、傳統瓦片層層壘疊的江南傳統屋頂,這是現代幾何抽象化的產物。并且這種傳統瓦片也是用刻有菱形網格的單層花崗巖所代替,它沒有直接使用傳統符號設計,而是一種更為理性的裝飾原則。棱形“中國黑”拼接的線縫紋路四通八達,與幾何形狀的建筑群體共同烘托出具有現代主義嚴謹韻味的蘇州園林建筑。而這一設計方案完美映照了貝聿銘提出的“精神上很中國,形式上很現代”的設計思路。貝聿銘通過使用新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對蘇州傳統文化中的疊山置石、白墻灰瓦這些地域傳統文化進行再創造,形成了蘇州博物館新館所特有的帶有理性色彩與地域傳統的建筑符號,對現代化、本土化設計的有機結合帶來了啟示性的幫助。

(二)材料與技術:建筑整體的顏色,材質,風格都決定著能不能與周圍傳統建筑相協調。蘇州的傳統建筑整體上是白墻灰瓦,為了以現代手法演繹出粉墻黛瓦的蘇州地域特征符號,屋頂選用來自山西與內蒙古交界地帶的花崗巖石“中國黑”,雖然在材料上與傳統江南建筑不一樣,但在顏色上保持了一致性。屋頂與下墻體邊飾使用這種石材代替傳統小青瓦?;◢弾r石片被加工成菱形后,模塊化地鋪設于屋面之上,立體感極強。花崗巖的堅固性、工藝性以及平整度都非常好,其色澤黑中帶灰,淋雨是黑的,天晴后又會呈灰色。整體屋面看似簡單,其結構卻極其復雜,依次有金屬板、木板、保溫板、鋼體結構、面板、吊頂。通過一系列的結構設計處理,保證自然光源的順利引入。同時在設計中貝聿銘將蘇州傳統梁架結構進行提煉重構,尋求一種現代的結構方式,并且將精細典雅、通透明快的風格融入到設計以改正傳統建筑在用材等方面的弊端。蘇州傳統建筑為木質梁架結構,而在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中采用了鋼結構,后期用優質木材為鋼結構鑲邊、包裝。既保留了傳統文化信息,又保證了建筑的耐久度。通過對傳統文化符號的轉化,蘇州博物館形成了自己的建筑符號。蘇州建筑具有著“柔和、雅潔”的特征,同樣,蘇州博物館通過其建筑符號的塑造,展現了“精、巧、雅”的形象,可以說蘇州博物館以現代設計手法對本土文化和對傳統文化符號的挖掘與運用,使其兼具了時代特征與民族文化特色。研究蘇州博物館建筑符號對現代化、本土化設計的結合以及新現代主義設計的探索起著重要作用??偨Y新現代主義作為現代主義的發展,也作為后現代主義之后的一個回歸過程,在其設計語境下誕生的設計作品對中國設計的地域化、本土化有著重要引導意義。貝聿銘先生通過蘇州博物館建筑符號表現的新現代主義設計,所提倡的注重地域傳統文化對中國設計今后的發展起著指導作用。在設計中,需注重地域傳統文化設計,立足于本國國情,從本土文化中提取原創精華,從外來文化中洞察、吸收先進思想,將二者有機結合,并注重理性的裝飾原則、材料與技術。這正是新時期中國設計師的努力方向。

作者:呂潤丞 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把尿口扒开给男人桶视频|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免费看电视电影|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一级特黄a免费大片| 福利所第一导航| 精品久久久99大香线蕉| 欧美aaaaaa级午夜福利视频| 日日操夜夜操天天操| 国产高跟黑色丝袜在线| 国产一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一女多男在疯狂伦交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稚嫩进出嗯啊湿透公交车漫画|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 国产精品模特hd在线|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点|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chinesefemdom444|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人与动zoz0大全| 天堂网404在线资源|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爽|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1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日美欧韩一区二去三区|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