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老年人社會參與意愿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理論與當代》2017年第11期
摘要:老年人參與各項社會活動,能夠延緩衰老,促進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通過開展調研探究了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發現,城市老年人對經濟、政治、社區、文化等各項活動的參與意愿都較高,但是多數的參與停留在被動層面;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健康狀況等因素會影響參與意愿,且不同活動受影響的程度不同;參與意愿會受到現實條件的約束,如照看小孩,料理家務等.
1提出問題
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為2.22億人,占總人口的16.1%,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4.3%.從人力資源角度分析,老年人具有知識資本和關系資本優勢,投入成本低且收效快,因此具有可開發性和可創造性.從社會養老角度分析,老年人積極參與到社會生產生活當中,既可以防止其與社會脫離而影響到晚年的生活品質,又可以讓其發揮自身能力減輕整個社會的養老壓力,如何在積極、樂觀的社會氛圍中,使老年人身體更加健康、晚年生活更加充實,是積極老齡化所倡導的.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發展中心提出,積極老齡化即人到老年時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使健康、參與和保障的機會盡可能發揮最大效益的過程.老年人應該盡可能長久地保持原本在工作中的生活方式從而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社會角色去取代因退休而失去的原有角色,從而把自身與社會的距離縮小到最低限度.那么城市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包括哪些具體內容?社會活動的參與意愿是否強烈?哪些因素影響他們的參與意愿?各方主體如何促進老年人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基于以上問題,本研究通過開展調研探究城市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
2問卷設計和實施
2.1概念界定
首先界定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即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鼓勵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況下從事下列活動:1)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斗等優良傳統教育;2)傳授文化和科技知識;3)提供咨詢服務;4)依法參與科技開發和應用;5)依法從事經營和生產活動;6)參加志愿服務、興辦社會公益事業;7)參與維護社會治安、協助調解民間糾紛;8)參加其他社會活動.從這個角度來講,老年人參與經濟活動、社區政治議事活動、老年文化宣傳活動、社會公益事業及志愿活動等都屬于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活動.因此,本研究從這些方面設計調研問卷.
2.2問卷設計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對上海市老年人參與各項社區、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意愿進行分析,以具體參與活動為代表,因此問卷中的主體問題設計為是否愿意繼續就業,是否愿意參與社區議事,是否關心國家大事,是否愿意傳授經驗,是否愿意參加老年大學,是否參加宗教活動等.另外,以老年人是否參與各項活動為因變量,以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和文化程度等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開展研究.
2.3實施調研
采取分階段隨機抽樣的方法實施調研,在上海市某中心城區5個街道中,每個街道隨機抽取3個居委會,每個居委會隨機抽取100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問卷采取入戶調查和線上發放兩種形式.采集的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錄入和分析.
3數據分析
3.1基本信息分析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有效問卷1457份,有效率為97.1%.對1457份有效樣本進行分析,男性823人,女性634人,男女比例1.298∶1,男女比例相對平衡;平均年齡為65歲.受教育狀況按照學歷分類,本科及以上占21.89%,??普?0.09%,初中及以下占43.86%,可以看出,學歷兩極分化較為明顯,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占較高比例(31.98%).健康程度分類,非常健康(16.85%)和基本健康(55.06%)的老年人占71.91%,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僅占調研總人數的2.25%,可見大部分老年人健康狀況不錯.繼續從事工作的60歲以上老年人占調研總人數的26.41%,其中退休返聘的占3.93%,主要以高級技術人員和教師為主;已經按照國家規定延遲退休,或者所從事工作不存在退休概念(如經商)的占22.25%;退休或一直賦閑在家的人數占73.59%.由此可見,很多老人沒有繼續參與社會工作,但在調研和訪談過程中發現,沒有繼續工作的老年人其實承擔了家庭大部分的家務活動,如照顧孫輩、收拾打掃家庭衛生、洗衣做飯等.
3.2各項活動參與意愿分析
對有效樣本數據進行分析.超過半數的老年人表示愿意繼續就業.在不愿意繼續就業的被調查者中,61.80%認為自己精力欠佳跟不上目前快速的工作節奏;20.79%由于家里家務太忙,脫不開身;33.71%表示子女不希望自己繼續工作.從社區事務的關注意愿情況來看,對于社區發展肯定會和可能會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觀點的老年人比較多,占54.49%;而表示不太會的占34.27%,他們認為不知道向誰提建議或提出來也不會被重視,甚至覺得社區建設不需要個人提建議.對于老年大學,受訪者的意見呈分化狀況,表示愿意和比較愿意的占總人數的44.38%;不太愿意和完全不愿意的占55.62%.愿意參與老年大學的老年人覺得大家在一起上課學習活動非常有益,不僅交到了朋友,而且學到了一些知識,身心都很愉悅;而不愿意參加的老年人則表示老年大學的活動有點浪費時間,沒什么用處.在被問及是否愿意參加社區志愿活動時,有65.73%的老年人表示愿意或比較愿意,說明大家都比較樂意參與志愿活動.在被問及有哪些社區志愿活動時,83.50%的老年人表示社區已經在做或者聽說過社區互助養老活動,可見越來越多的社區將互助式養老服務作為重要的養老方式之一.
4社會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4.1繼續就業意愿差異分析
為了分析影響老年人繼續就業的因素,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逐步回歸分析.逐步回歸的思路即在考慮的全部自變量中按其對結果作用的大小、顯著程度大小或貢獻大小,由大到小地逐個引入回歸方程,而那些作用不顯著的變量可能始終不被引人回歸方程.而已被引入回歸方程的變量在引入新變量后若失去重要性則需要從回歸方程中剔除出去.逐步回歸的每一步都要進行F檢驗,以保證變量的顯著性.當選擇性別、年齡、健康狀況和文化程度為自變量時,模型自動剔除性別因素,其顯著性水平為0.124,可見性別因素對于繼續就業意愿的影響很?。捎弥鸩交貧w的方法,分析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和年齡對繼續就業的影響,通過調整擬合度R2,研究不同因素對因變量的單獨影響.分析可知,排除文化影響,單獨由健康所解釋的差異為7.7%;排除文化和健康的影響,單獨由年齡所解釋的差異為3.2%.由此可見,3個因素中文化程度對繼續就業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健康狀況,最后才是年齡.60~65歲年齡段的受訪者繼續就業意愿明顯高于其他階段,愿意繼續就業人數所占比例隨著健康程度的降低而逐漸降低,呈現正向變化.文化程度與就業意愿整體趨勢呈正相關,即學歷越高繼續就業的意愿更強.由此可見,大部分的低齡老年人愿意繼續就業,盡管有一部分人感覺受到各種現實條件的限制,但是從自身意愿上他們是愿意繼續工作的.總體上,繼續就業的意愿與年齡呈負相關,年齡越大,就業意愿越低.這與現實可行性有很大關系,因此,對于老年人力資源在就業方面的開發應該更多關注低齡老人,為他們提供一些切實的幫助和指導.另外,從健康狀況和文化程度兩個方面也可以看出,對于身體健康和學歷較高的老年人來說,繼續就業幾乎符合大部分人的意愿,因此延遲退休政策有一定實施基礎,同時值得關注的是,仍舊有較多的老年人感覺繼續就業受到條件限制,為了讓繼續就業順利實施,需要找到核心問題并加以解決.
4.2社區志愿活動參與意愿差異分析
同樣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篩選對社區志愿活動參與意愿影響較大的因素進行分析.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可知,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參加社區志愿活動表現最為積極.而選擇不太愿意和完全不愿意參加社區志愿活動的老年人中,學歷越高不愿意參與志愿活動的人數越少,??坪捅究萍耙陨蠈W歷老年人幾乎都不同程度地愿意參與社區志愿活動.從不同年齡組別下老年人參與社區志愿活動意愿的情況看,隨著年齡由低到高,愿意參與志愿活動的老年人人數逐漸減少.由此可見,社區志愿活動的參與意愿基本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降低,但是即使85歲以上的受訪對象,仍有人表示愿意參與到社區志愿活動中去.本文所提出的社區志愿服務包括互助養老,共同建設社區環境及與其他社區聯誼等形式,可見老年人對于社區內的活動非常感興趣,社區作為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動場所,也是今后推動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平臺.
4.3老年大學參與意愿差異分析
從調查情況看,老年人參與老年大學的意愿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老年男性表示非常愿意參加的人數占男性被調查者比例為37.08%,高出女性約12個百分點;老年女性因為受到家庭家務活動影響,表示沒有時間精力參加老年大學等類似的集體活動.從文化程度看,學歷較高的老年人非常愿意參與老年大學的比例較低.值得思考的是,目前的老年大學是否形式過于單一,內容不夠豐富,無法滿足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從健康狀況來看,對于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而言,參加老年大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近些年各大城市紛紛建立起老年大學,希望以此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成效已經有所顯現.
5結語
本研究目的是明確城市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狀況、意愿和影響因素;分析老年人參加各項活動的實際意愿和能力,解釋并分析影響因素;幫助老年人解決后顧之憂,真正實現積極老齡化所倡導的健康、參與和保障.通過調研及分析得出如下結論.1)老年人對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活動基本都是愿意參與的,可見積極老齡化理念的倡導和推動存在社會效應.但是多數的參與停留在被動層面,在參與意愿方面被動傾向也比較明顯,缺乏自主性和自發性.2)不同的因素會影響人們的參與意愿程度,這些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健康狀況等.總體而言,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和參與意愿呈正相關;年齡則與參與意愿呈負相關;其中性別因素對參與意愿在不同活動中有不同影響,對于繼續就業的影響很小,而在老年大學等活動中男女意愿差別較大.3)有些老年人雖然愿意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但是往往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比如有些家庭需要老年人幫忙照看小孩、料理家務,造成老年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參加老年大學、參與社區志愿活動等.可見為了使老年人能夠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給予一定的保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仍然是今后老年事業里需要社會各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殷俊,楊政怡.老年群體勞動參與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的抽樣調查數據[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8(6):5-12.
[2]陶濤,李龍.城市老年人閑暇時間安排及對健康的影響[J].人口學刊,2016,38(3):58-66.
[3]楊燕綏,張芳芳.不同的老齡化,不同的發展模式[J].國際經濟評論,2012(1):123-130,6.
[4]張沖,張丹.城市老年人社會活動參與對其健康的影響:基于CHARLS2011年數據[J].人口與經濟,2016(5):55-63.
[5]成紅磊.社會參與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老齡科學研究,2016(5):20-28.
[6]陳汝.基于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2):2-3.
[7]李宗華,高功敬.積極老齡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實證研究[J].學習與實踐,2009(12):114-121.
[8]鄭曉冬,方向明.社會活動參與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基于CHARLS2011數據的考察[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2):16-23.
[9]王錫友.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將持續改善[N].合肥晚報,2017-03-10(A10).
[10]胡安安,許肇然,黃麗華.基于社會參與理論的為老服務網站活動模式研究:以上海老年人學習網為例[J].山東財經大學學報,2017,29(1):36-44.
作者:汪姝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