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家庭教育消費的社會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客觀方面
第一,社會化與社會運行的影響。社會化是社會按一定的標準培養、塑造自己的社會成員的過程。只有通過這一過程,使自然人轉變成具有社會觀念和社會技能的社會人,社會才有可能存在和發展。在我們轉變成社會人之后,只有通過系統的社會化過程接受一定的社會知識和規范,社會才能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因此,子女要接受教育,成為合格的社會人,維持社會的協調發展。
第二,社會互動的影響。在社會中,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要依存于一定的角色關系,即社會互動關系。競爭即是這種關系中的一種。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個體之間的競爭愈發普遍、明顯,個體、群體間為了爭奪同一個目標不懈努力。為了勝利,我們要通過教育來提升自己綜合能力,增強自身實力,以達到預期目標,贏取最后的勝利。同樣合作也是社會互動的一種類型,一些社會活動依靠單獨的行動無法達到我們的目標,只有求助于合作才能夠實現成功,這便要求我們接受教育,更好的合作、互動,達成目標。
第三,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整個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傳統型社會向現代型社會的轉變;二是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這兩個方面都對我國的分層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現代化的進程使經濟和技術更加合理化,更加追求經濟效率,促使了勞動分工體系發生深刻變化,一大批技術含量較高的新興職業涌現,而新興職業要求自獲性成就,因此更加依賴于教育,教育系統成為重要的職業分配機制。另一方面市場化的影響,使社會流動性增強,出現了更多的“自由流動資源”和“自由流動空間”,人們從一個地位向另一個地位移動。在這種社會流動中,要想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我們就要具有較有影響力的個人條件和社會條件,教育是為人們創造這些條件必要途徑,幫助我們向上流動,占據更有價值的社會資源,獲取更高的社會地位。
二、教育消費擴大的影響
(一)對人的影響
這應該從教育對人的功能說起,教育對人主要是一種發展的功能,不僅僅是教給我們知識,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教育,我們了解了社會,增強了適應社會的能力,我們懂得如何才能在社會中生存,怎樣生存。家庭教育同樣具有這種作用,而且,一個人的心理品質、個性心理特征、各種能力的形成等是和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直接聯系的。可以說,家庭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發展起著基礎作用。現在教育消費擴大了,教育的功能也就能在更多的人身上體現出來。
(二)對社會的影響
第一,應該從消費的角度談談教育消費擴大對其他消費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教育投入的增加會帶動其他消費的增加。因為接受教育,我們不僅是在教育產業上投資,還會在文化產業上投資,比如書籍報刊,文具等,這便拉動了文化產業消費的增長。另一方面,教育消費的增加也會導致其他消費的萎縮。當一個家庭的教育支出超出了其實際承受能力,而又不得不維持教育的支出是,尤其是農村家庭,他們就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借債來保證教育的消費,從而壓縮了其他方面的消費,這不僅體現在文化產業,甚至是餐飲業等基本需求領域也表現明顯。
第二,應該從社會學的角度談談對社會的影響。首先是教育對社會分層及社會流動的影響。從個體看,個體接受教育有利于個人社會地位的提升,通過教育,個體獲得社會地位的個人條件(主要是自獲條件)提升了,比如學歷與文憑;同樣社會條件也趨于完善,比如職業聲望、經濟收入。這就使我們有條件向高階層流動,在高階層占一席之地。從整個社會來看,一方面教育對社會分層有抑制作用,維持了原有的社會分層結構。這主要通過課程設置、教育權威等起作用。因為教育屬于文化層面,由經濟政治所決定,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統治階層的利益,教育的再生產實現了社會的再生產功能,從而阻止其他階層向上流動;另一方面,教育也是影響社會階層結構變動的一個因素。相對于其他途徑,教育更具公平性,人們通過普遍的教育,公平競爭,這主要還是教育作用的體現。現在,家庭教育消費的擴大,這種功能也就越發明顯,社會流動更強,社會變遷也會更加強烈。
其次是教育對社會控制的影響。社會控制的一種手段是文化控制,家庭教育便是一種體現。家庭教育的內容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經過篩選的,家長總是力圖教育給我們積極先進的知識,而這種知識可以說是當時社會形態的主流,這樣通過這種教育規范化制度保持了當時的社會秩序,實現了社會控制。因此,從整個社會來講,家庭子女教育消費的擴大,不僅僅會影響到社會分層及社會流動,社會競爭性增強,而且使社會控制更加有效合理,社會秩序會趨于和諧。
作者:李曼單位: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2級社會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