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雙語教學對財務管理學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目前的高校數量不少于1500家,開設財務管理或經濟類專業的高校占到總數的20%以上,其中絕大部分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大綱基本雷同,沒有高校特色,國際接軌性較差,因此有部分高校開始嘗試其他方式比如用其他語言進行專業課的介紹,希望學生能夠掌握專業知識,同時還能夠具有一定的專業英文知識,能都用英文看,聽,讀相關的專業文獻和專業知識,培養現代化的新型人才。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雙語財務管理教學都處在摸索階段,暫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因此本文在總結前人經驗,教學實踐和學生反饋的基礎上,針對雙語教學提出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看法。首先,國家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專業,為社會培養大量準財經人才,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只是單純的記憶公式,模型和定義,對公式,模型的來源根本不了解,練習考試只靠平時記憶,考過就完全忘記,完全不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但是如果能夠了解公司的來源,推導的過程,那么學生的記憶將會保持較長的時間。
但是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大部分是由國外傳入我國的,大量的模型等都是采用英文字母表達的,很多學生不了解專業英語的知識,因此對于這些專業模型很頭痛。如果引入雙語教學,這些問題就能被很好地解決,學生能了解知識的基本起源,能對知識保留較長的記憶時間,還能根據相關的知識,自己推導相關的模型。國內教材側重于演繹———即從基本的概念、原則或公理出發一步一步地推理,而國外的教材側重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因此引導學生逐步往自主思考的方向發展,利用雙語教學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單純的告訴學生題目應該怎么解答。其次,現在很多企業不光“走出去”,還能把國外的企業“引進來”,不管企業處于國內還是國際的環境,財務管理和會計學的發展都逐漸和國際接軌,需要財務人員不僅僅熟悉我國的會計制度,還要能夠了解國際會計制度,編制英文狀態的財務報表。而專業的財經詞匯的翻譯和普通的大學英語的詞匯翻譯往往相差很遠,比如“balance”這個單詞,一般普通的詞典給出的意思就是“平衡”,而實際這個單詞在財經中特指“資產負債表”,兩者翻譯結果大相徑庭,不是專業人員根本不了解。因此,為培養專業的財會人才和國際接軌,我們有必要開設財務管理的雙語教學,幫助學生盡快的熟悉國際財務的基本流程。
第三,我們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本能的就有一種抵觸情緒,很多同學都基本不敢開口英語,跟有甚者直接說看見英語就頭疼,這和我們平時沒有機會開口說英文,學習英語就靠死記硬背有很大的關系。其實英文很好學,只要我們多加練習,多開口,英語就和我們的母語一樣簡單。因此,我覺得開始雙語教學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聽力,同時盡量給學生創造練習口語的機會,使得他們不僅能夠用英語表達日常生活,還能夠用英語做專業的稱述。目前很多大型跨國公司招聘都是采用英文面試,從日常交流到專業介紹,因此,開始財經雙語課程也是迎合時代的人才發展需要。前文我們論證了開始雙語教學財務管理的必要性,下面我們論證開始雙語教學的可能性。
首先,我們目前經濟發展迅速,大量跨國公司進入,大量的國外的財經專業知識被帶入我國,同時我國也有大量的學者出國深造,能過接觸和學習到較為系統的西方財務管理知識體系,因此從知識儲備的觀點看,我國高校不缺乏能夠用雙語進行教學的專業人才。同時,各種翻譯的書籍在市場上也能被找到,教材的選取非常豐富,而且互聯網極大的幫助了我們,各種我們需要的知識都能在互聯網上被找到,同時當面選取大量英文教材的時候,還能幫助我們吸收國外教材的優點,尤其是吸收最新的教學內容。
其次,各個高校目前的教學環境有很大的改善,計算機的運用在教學中屢見不鮮,聽力,圖片,影視文件等各種嶄新的教學工具在教學中也被屢屢使用,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教學,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自學,培養學生的主動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節省時間,加快教學進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信息量,并且形象生動,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有助于學生對講授內容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通常國外原版教材配有相應的教學軟件、光盤和網上教學資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拓展和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同時設立互聯網,網上有中英文課件、英漢對照詞匯表、習題集、模擬試卷等學習資料,建立了師生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在線相互提問,相互回答,也可以向老師提問,老師在線回答。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增加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機會,提高了學習效率。
第三,目前有很多高校和海外的高校開設了聯合辦學的項目,不管采用“半外型”還是“全外型”教學,都力爭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專業財經英語的知識,這對高校采用雙語教學也是一個很好的促進因素。綜合以上的幾點,我們覺得高校既具有開設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的必要性,也具備雙語教學的可能性。但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存在的幾個問題。
首先,教師的匱乏。目前開展雙語教學的高校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高校依然使用中文開展財務管理的教學,能夠熟練使用雙語教學的高校教師人數比例很小,所以能后被雙語教學的學生數量很不高。
目前高校的教師中,按照最樂觀的估計,能勝任雙語教學的教師不超過10%,而在不發達地區,情況更不樂觀,因此,小班教學不現實,基本大班教學。第二,資金的匱乏。雙語教學最好需要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或材料,而英文原版的書籍價格一般較高,一般都在三位數以上,不管對學生還是對高校都是一筆比較大的開銷。雙語教學所需的成本遠高于普通教學,學校方需付出更多的成本,學生方也同樣。第三,學生的基礎不同。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不同,導致對英語的教學投入也有所不同,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普片英語基礎較好,能夠快速的適應雙語教學,而經濟不發達,特別是農村或者偏遠地區的學生英語基礎普片較差,有的甚至完全聽不懂簡單的英文,因此,大班教學效果很差,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的匱乏,小班教學也很困難。因此,我們面臨兩難的地步。如果從教學效果來說,尤其是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小班教學的效果肯定要高于大班教學,能夠給學生充分的機會去鍛煉口語和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
綜合我們目前面臨的各種情況,我們認為,全面推行財務管理的雙語教學確實存在不小的難度,但是如果有條件的高校能在適當的基礎上推廣財務管理的雙語教學,能幫助我們的學生同時掌握兩門知識,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雙語教學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是一個挑戰。一方面,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相當的英語水平。給學生樹立很好的典范;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營造出一種互動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雙語教學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必然趨勢,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舉措。在進行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的探索中,要認識到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改革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深入實踐,逐步探索出高效的財務管理雙語教學模式。
作者:翁旻徐仲達單位:淮陰師范學院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