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媒下駐站記者自我管理的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媒體行業中有一個特殊職業——駐站記者,這類人員遠離總部與管理中心,甚至遠離自己熟悉的環境,在一個陌生環境中工作、生活,與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媒體記者有很大差別。有鑒于此,本文中結合現代傳媒環境的變化,分析駐站記者做好自我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現代傳媒;駐站記者;自我管理
現代傳媒環境下媒體行業迅速發展,其工作模式也逐漸變化,各類新媒體不斷涌現。各媒體單位為了及時獲得新聞與市場占有率,分別在外地設置記者站或辦事處分社。在這樣的背景下,駐站記者這個特殊群體應運而生,他們是存在于總部之外的群體,其做好自我管理工作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1現代傳媒環境分析
新媒體是指不同于傳統報社、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而是在人們生活中通過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產生的微商、微博、網絡視頻和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型的媒體形式。其特點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動性強且表現形式豐富,其優勢是廣大使用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更多的信息,同時也可以創造和傳播更多的信息,可以加快社會信息和商品的流動交流[1]。新媒體產業由于和互聯網技術密切相關,且發展環境較好,利潤空間巨大,市場競爭也比較激烈,因此新媒體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擁有較強的資金基礎和前衛的信息技術和專業人才,才能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2現代傳媒環境下駐站記者的自我管理
2.1保持良好形象
媒體單位為了增加新聞的及時性與廣泛性,會在各地設置分社或駐站記者,而這些地方則是展現媒體單位形象的窗口,駐站記者的表現直接關系到所屬媒體的社會形象。因此,駐展站記者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斷加強對自我的管理意識和形象意識,自覺加強和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駐站記者要不斷加強對思想政治內容的學習,促進自身素質提升,提高自我要求標準;日常做好專業知識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依靠科學理論指導日常實踐工作和活動[2]。其次,駐站記者要時刻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自律、廉潔,提高自身拒腐防變的清廉能力,警鐘長鳴,始終堅持自我,堅決抵制社會上各種腐敗觀念和潮流的侵蝕;從自我做起,堅持杜絕有償報道。同時,在報道過程中要緊密聯系基層群眾,撲身基層、深入群眾中,認真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多走、細看、廣聽、深思,通過新聞報道反應基層群眾的實際民生。再次,堅持求真務實理念,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不能為出彩、博人眼球而憑個人主觀臆想憑空捏造虛假新聞;要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雷厲風行,保證人到、口到、心到,堅決抵制拖延癥;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能依靠自身記者身份自恃高人一等。最后,要深刻認識新聞報道的服務意識,樹立講政治、顧大局的工作觀念,能夠憑借自身工作將地方黨委政府做出的重大的決策部署和總結出的經驗做法及時傳播出去。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線”。
2.2做好日常管理
媒體單位駐站記者要做好自身飲食、起居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駐站記者一個人在外獨自生活是非常艱苦的,對個人的飲食和起居經常不注意,再加上四處采風,飲食作息無規律,再加上經常熬夜趕稿子,對身體機能影響極大。因此,駐站記者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對日常生活飲食和作息習慣的控制,樹立正確、健康的生活觀念,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戒煙戒酒,加強鍛煉,確保身體健康;外出工作時盡可能準備些常用藥品,如感冒藥、止瀉藥、頭痛藥等,以防萬一。因采訪需要,絕大部分駐站記者都要趕夜路開展采訪,目前車流量不斷增加,事故發生率持續提升,因此要重視自身安全;若乘坐其他車輛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若自己開車,一定要嚴格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平時,一個人在外租房,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居住環境安全,確保用電、煤氣和門窗等的安全;不斷豐富業余生活。駐站記者下班后并沒有家人陪伴,甚至也沒有熟悉的朋友,一個人難免感到孤單,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還可以主動參與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如加入當地戶外運動等愛好群“夜爬小組”,經常與隊友一起爬山、游泳或者攀巖等,參加一些小組組織的球類籃球比賽等活動,遇到同行可以交流工作經驗,探討新聞行業發展等,駐站記者要在豐富自己業余生活的同時,加強與外界交流。
2.3提高專業素質
第一,提高采訪能力。駐站記者既要具備撰寫新聞稿的能力,又要廣泛涉獵各類專業知識。這就需要駐站記者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并有學習的決心與毅力,在日常生活中貫徹學習計劃。駐站記者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看新聞、讀書等,經常與前輩溝通學習。養成這些好習慣,可以大幅度提升駐站記者的文化水平及專業素養。與此同時,還要提高駐站記者的社會責任感,避免故意制造噱頭與爆點情況的出現,保證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達成正確引導輿論走向的目的。在進行采訪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采訪對當事人進行采訪,記者要不斷豐富采訪與提問技巧,不能呆板地按照稿件進行采訪,需要充分考慮當事人的心理變化,創新提問??刹扇【W絡交流、電話交流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掌握更多的信息與資料時,為了避免偏聽偏信情況的出現,記者應該拓寬采訪方位,通過采訪當事人還原事情真相,確保新聞節目的真實有效性[3]。第二,培養應變能力。首先,觀察力培養。駐站記者在新聞事件發生時,應該準確判斷與分析新聞事件,快速挖掘出新聞點,并對事件周邊進行詳細分析,全面把握新聞事件涉事人員的動態、心理活動等。其次,強化提問能力。優秀的駐站記者要具備靈敏的新聞嗅覺,通過設計封閉式或開放式問題的方法,通過多角度分析還原事件真相。提問時要保證客觀冷靜,確定采訪順序,避免出現疏漏。再次,采訪過程中常用的提問方式有兩種:開放式提問與封閉式提問。通過封閉式提問可以快速掌握被采訪者對相關新聞事件的態度、看法及立場。但是封閉式問題范圍有限,不能得到全部答案;開放式提問問題沒有限制,受訪者可以根據不同話題發表看法。駐站記者要根據采訪對象的特點,例如文化水平、性格特點等選擇適合其發揮的提問方式,推進采訪工作的順利完成[4]。最后,媒體單位一地的駐站記者數量較少,但是工作內容繁多,既要完成總部任務,又要做好本職工作,這就需要駐站記者分清輕重緩急,抓住工作重點,并在當地建立人脈網絡,確保新聞信息渠道的暢通性,以便及時獲取各類新聞線索。利用日常采訪、為市縣通訊員授課等工作機會,廣泛與通訊員建立聯系。與此同時,可以主動參與一些駐地記者之間舉行的聯誼活動,實現順利溝通、信息共享。3結語現代傳媒環境下駐站記者強化自我管理,可以提高新聞報道質量與及時性,提高自我修養與專業素質,可以更好地為大眾提供新聞信息。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推進媒體單位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周永源.駐站記者在突發事件報道中優勢與作用[J].傳媒觀察,2010(4):27-28.
[2]楊奕.近水樓臺如何先得月—淺談駐站記者做好駐地新聞報道的實踐與思考[J].新聞傳播,2017(14):44,46.
[3]黃黎.信息時代傳統主流媒體駐站記者的特殊傳播角色[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8):54-56.
[4]劉積林.駐站記者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角色扮演與應變能力[J].東南傳播,2010(10):133-135.
作者:李永輝 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