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在,數字經濟已經變成全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從2008年到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規模增長速度非常快,平均每年幾乎達到10%。2017年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27.2萬億元,在GDP占比上也達到了32.9%(見圖1、2)。在杭州,數字經濟平均增速達到22%,占全市經濟總量的25%。杭州數字經濟規模占浙江省數字經濟規模的50%以上。2017年,杭州數字經濟收入達到8936億元,增長率達到28.6%(見圖3)。杭州的數字經濟建設成果是非常顯著的。杭州已經建成城西科創大走廊等創新平臺,也建成了夢想小鎮、云棲小鎮等在全國都很有影響力的特色小鎮。杭州還擁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數字創新領頭企業。
這些成果都離不開杭州在多年之前就開始的積累與布局。早在2000年,杭州就提出了實施“一號工程”、建設天堂硅谷的戰略部署;2014年,杭州提出了要“發展信息經濟、推動智慧應用”;2016年,杭州明確提出用信息經濟推動杭州全方位改革;2018年,杭州市正式提出要爭創“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見圖4)。在戰略布局上,杭州的起點非常高,觀念也非常超前。在這一系列發展基礎上,杭州在數字研發技術方面積累深厚,既有像浙江大學這樣的傳統高校,也有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這樣的新型研發機構,還有像阿里巴巴達摩院這樣的企業研究院。包括移動支付、互聯網法院、城市大腦、最多跑一次、數字安防、智慧零售等在內的十大社會、經濟、民生相關項目入選“數字經濟新十景”,其實就代表了杭州新的數字經濟發展的成果,也代表了人們對“數字杭州”的印象。
提到杭州,原來大家想到的都是西湖美景,但是今天,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到無現金城市——在杭州,4000多萬家小商家靠二微碼實現收銀,幾乎不用現金;杭州市的政務、醫療、交通等有12大類100多種公共服務都通過支付寶可以辦理。據微鏈大數據,杭州的線上服務功能在政務、醫療、交通、便民、特色服務等多個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超過深圳、北京、上海(見圖5)。2016年10月,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提出創新行業新零售的概念,自此,杭州天然成為了“新零售”的實踐基地。目前,杭州擁有全球最多的新零售的創新產品和業態,成為了新零售的標桿。比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社會消費品增長情況杭州連續8年排名第一(見圖6)。
同樣在2016年,杭州在云棲大會上提出了“城市大腦”的概念,要為城市安上一個人工智能中樞。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城市大腦已經覆蓋杭州的主城區、余杭區、蕭山區,達到420平方公里。2016年,杭州在全國擁堵城市排行榜排在第5位,到2018年,杭州的排名下降到了第57名,“城市大腦”的管理效果非常顯著。杭州互聯網法院開設后,截至2018年7月底,共受理各類涉網案件11000多件,審結9600余件;凡當事人同意的案件100%在線開庭審理;涉網案件開庭平均用時28分鐘,平均審理期限38天,比傳統審理模式分別縮短60%的時間;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9%。杭州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后,辦理社保補貼以前需要跑5個地點,需要兩天時間,但是現在只要跑一個地點,辦理手續只需要10分鐘。截至2018年9月初,“杭州辦事服務”APP上線以來,累計辦件量7萬余件,已為用戶服務189萬余次。杭州累計精簡辦事材料670余件,取消證明材料180多種,實現348項公民個人辦事事項僅憑“身份證”“一證通辦”。根據微鏈大數據,對比各大城市政府服務線上化成效,杭州排名第一。在數字經濟大的背景下,“金芒獎”正在聚焦數字經濟,致敬創新力量,希望能夠讓杭州成為數字經濟的標桿。2017年的創新創業指數大屏,第一次讓杭州人非常直觀地看到杭州創新創業生態(見圖7)。2017年評出的十大創業企業,現在總估值達到728億元,有3家2018年已經成功上市。讓創新成為未來,這就是我們一直的目標。
作者: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