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經濟迅速發展、科技不斷創新的當今現代社會,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等問題也在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逐漸將注意力轉向富饒的海洋,其中豐厚的海洋生物資源備受世人矚目,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產生無可替代的影響。本文將從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的現狀入手,分析開發利用所面臨的挑戰,就提升其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具體措施進行論述。
【關鍵詞】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
1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現狀概述
我國海域遼闊,海洋面積占到國土總面積的1/3,總量大、類型多是我國豐富海洋資源的重要特征。其中,海洋生物資源是最為珍貴、也是利用最廣泛的寶藏,是海洋中動植物群體數量的總稱。一般而言,海洋生物資源可以通過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維持數量相對穩定,種類相對平衡。因此,當環境遭到破壞,種群的數量會急劇的下降,而出臺嚴禁過度捕撈政策時,種群的數量則會迅速擴增。概括而言,浩瀚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主要包括魚類資源、軟體動物類資源和植物資源三大類。
1.1海洋魚類資源魚類資源在可資利用的海洋生物資源中最受人們的喜愛。長期以來,魚類資源都占據著海洋漁業捕獲量中的絕對多數,其中又以中上層種類的魚類資源為主。但是,經過長達幾個世紀的捕撈,加之政策影響不足,對于海洋魚類資源的管理方式不當,“竭澤而漁”的理念甚囂塵上,不少種類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資源匱乏狀態,調查數據顯示,大黃魚、鮐、小黃魚、梅童魚等魚類的產量均在逐年下降。這些現象說明,我國傳統魚類資源的開發利用已臻飽和,有些種類甚至已經面臨過度開發的境地,對海洋魚類資源造成了破壞和損傷;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2海洋軟體動物資源位居第二位的海洋動物資源是軟體動物資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貝類,它對于人類的作用亦不可忽視。作為重要的生物資源,海洋軟體動物具有分布廣泛、種類眾多、肉味鮮美、易于捕撈、便于養殖等特點,如魷魚、烏賊、牡蠣、貽貝、蟶等,一直是我國的主要漁業對象,且都是珍貴的海產食品。此外,不少海洋軟體動物也是十分重要的藥用資源,如鮑、貽貝、牡蠣等雙殼類動物的貝殼都是我國傳統常用的中藥材。據統計,海洋中分布有豐富的頭足類軟體動物資源,而且這些軟體動物能夠形成良好的漁場,甚至在近海區的數量也非常可觀,不過這類資源到目前為止還有待開發,其種群結構及棲息活動的規律亟需更多研究,充分調動其巨大的發掘潛力。
1.3海洋植物資源海洋植物在海洋中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它所承擔的功能與陸地植物類似,作為自養型生物,它們主要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從而為海洋生態環境提供充足的氧氣,并為海洋異養生物創造著良好的生存環境。海洋植物門類甚多,其中以低等的原核藻類植物為主,有近百種可以食用,是人們綠色食品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開發海洋藥物的重要原料、富含碘等多種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的海洋生物。例如海帶,對于預防甲狀腺疾病療效獨特而顯著,運用于臨床醫療等方面也是大有可為,逐漸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中的海味珍饈。但是因為植物對環境最為依賴,也最為敏感,又加之現代社會對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海洋植物的生產和增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海洋植物資源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破壞。
2提升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
基于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的利用現狀,充分應對開發不當、不到位帶來的挑戰,充分實現對有限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應對措施來助力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步入全新階段:
2.1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養殖和增殖業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增加和現代化進程的推動,人們對海洋生物資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自然狀態下的野生海洋生物資源很難再滿足如此龐大規模的供應量。因此,有必要結合現代農牧業領域的前沿熱點技術,將大陸架水域的養殖和增殖業作為發展重心,轉變過度捕撈的理念,以生產農牧化經營理念開發海洋生物資源,以對應國內社會日益增長的資源需求,并減少對自然狀態下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資源相對平衡狀態的影響和破壞,大力發展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的產業鏈條,并利用科技進步實現可持續開發利用。
2.2改革傳統的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傳統的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方式以漁業為主,主要是從人們單方面角度出發的資源利用,缺乏系統科學的管理方式,資源浪費、開發利用不合理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運用前沿科學技術,改革傳統的資源開發利用方式,采用科學系統的管理模式,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基礎上,實現深層次資源開發,合理利用現有技術,改善現階段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的現狀,并降低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資源的影響,保障海洋生物資源的相對穩定狀態,助力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例如,運用最新研究成果———二氧化碳置換法開采可燃冰,開發利用全新海洋資源,對幫助解決能源危機難題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2.3保護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目前保護環境已經上升成為全球熱點議題,世界各國都在面臨嚴峻的環境威脅,同樣,我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也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污染,直接導致我國的海洋生物資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運用環境工程領域的高新技術———基因工程技術開發新型“超級細菌”降解代謝石油、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的海洋污染物來防治海洋污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保護我國海洋生物資源、提升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力措施。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利于海洋生物資源的自我修復、自我增殖、自我調節,推動海洋生物資源的長久良性循環和可持續開發利用。
3結束語
海洋生物資源的重要性伴隨著國內社會的發展而逐漸顯現,并且在漁業、能源、食品、醫藥等多個領域都展現出了突出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但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還有待于人們去探索、去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可持續利用和科學發展觀的深入人心,富饒的海洋生物資源在未來會有更為合理的開發方式和更為廣闊的應用渠道,能夠更大程度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陳清潮.我國海洋魚類資源面臨的問題和出路[J].南洋研究與開發,2001.
[2]張俊翔.關于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環境科學,2018.
[3]林煒,陳洪強.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生物學通報,2002.
作者:吳雨軒 單位:濟南德潤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