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社會化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社會各方力量長期、穩定的支持和廣泛參與。如何推進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機制從行政化向社會化轉變,更好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環保宣傳工作,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服務,是當前必須認真思考和著力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生態環境宣傳;環境意識;社會化
加強公眾參與,推進社會共治,是建設生態文明中國的重要路徑。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了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的六條原則,這些原則是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我們要以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新思想新要求為指導,扎實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
1確立政府主抓環保宣傳的鮮明導向
黨的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矛盾在轉化過程中賦予生態環境保護更新、更多內容,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訴求,生態環境保護的內涵也越來越豐富,外延也越來越廣,保護生態環境不再僅僅是生態環保部門的職責,而是“大保護”,涉及政府絕大多數部門和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做好生態環保宣傳,政府責無旁貸,需要政府統籌協調,全面推進。在當前形勢下,做好生態環保宣傳更是政府深入開展、深化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讓環保法律法規真正在基層落實生根,發揮作用,需要政府履行環保法律賦予的職責,做好生態環保宣傳,把環保責任層層壓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政府是生態環保宣傳的“當家人”。政府要積極組織開展生態環保宣傳工作,推進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局面。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機制。通過健全例會制度,切實把生態環保宣傳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保證其具備應有的位置;通過健全考核制度,切實把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組織參與生態環保宣傳教育狀況作為評價其政績的一個方面;通過健全工作的協作制度,調動黨委政府各相關部門參與生態環保宣傳的積極性,改變生態環保部門一家唱“獨角戲”的狀況。
2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社會化的實踐
為適應新時期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發展,提高宣傳為民服務水平,應著力實施“四化四社”的生態環境宣傳的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四化”即社會化、信息化、標準化、經常化,“四社”即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宣傳力量(研究機構、高校和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社會化是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信息化和標準化是基本手段,經常化則是“三化”之后取得的必然結果。積極探索“四社”聯動機制,在推進生態環境宣傳社會化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2.1建立“四社”聯動模式
一是在社區層面,搭建組織網絡。在各社區建立宣傳益民站和社區宣傳教學點,社區文教委員負責生態環境宣傳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二是在民間層面,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創建生態環境宣傳服務社、低碳工作室等一批有一定示范引領作用的社會組織。三是在社會層面,挖掘整合企事業單位的環保宣傳資源。與高等院校、科技型企業建立協作關系,共享宣傳資源,合力開展宣傳。此外,還應積極整合轄區宣傳資源,參與生態環境宣傳基地建設。與當地科技館共同組織參與日常管理和活動。四是在社會公眾層面,積極鼓勵支持有志之士參與公益環保宣傳工作。
2.2建立兩項促進機制
一是生態環境宣傳項目立項機制。建立區級宣傳項目申報立項制度,將生態環境宣傳活動開展、宣傳設施建設、宣傳資源開發、公益宣傳類社會組織培育等,列入環保宣傳項目申報范圍,調動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力量參與公益環保宣傳活動。二是公益環保宣傳類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機制。開展環保宣傳公益類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工作,出臺公益環保宣傳類社會組織培育發展辦法,將咨詢服務、教育培訓、探討交流、實踐體驗四類公益環保宣傳社會組織作為培育發展的重點。
3目前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社會化存在的問題
從社會生態環境宣傳的層面來看,環保宣傳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程度還比較低。一方面,不少企事業單位擁有環保宣傳資源,但“藏在深處無人識”。另一方面,因為沒有形成一個合作共贏的機制,企事業單位主動參與環保宣傳的意識和積極性還比較欠缺。從社會層面來看,社會公眾參與度、支持度還不高。公眾既是宣傳的受眾,也是宣傳活動的支持者、推動者和組織者。從受眾來看,目前生態環境宣傳的受眾主要集中在一“老”一“小”兩頭,即老年人和青少年,其他年齡段人群的參與熱情不高。4推進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社會化的建議推進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社會化,要求環保宣傳工作必須建立一個社會化的工作機制,同時,在宣傳的內容和形式上,必須關注社會的發展,必須關注公眾關心的環保熱點問題,以適應社會和公眾的需求。
4.1建立協作共贏機制
環保部門和轄區單位之間信息溝通不夠,轄區居民對環保宣傳工作“應做什么”和“怎么做”了解不多。為此,環保部門要加強自身宣傳,著力推進環保宣傳工作社會化。首先要把自己推向社會,讓外界知道環保部門是干什么的。二是要經常組織開展環保宣傳資源調查,摸清各單位、各行業、各系統宣傳資源的家底,為實現宣傳資源共建共享提供科學依據。此外,要通過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購買服務等方式,激發轄區企事業單位的社會責任感,調動他們參與環保宣傳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2建立培育發展機制
社會組織在組織發動群眾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它既是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活動的重要輔助力量,也是組織、動員志愿者和有特長的居民參與環保宣傳的中介力量。因此,生態環境宣傳社會化的支點是社會組織。只有把這個支點抓好,才能撬動生態環境宣傳社會化這根杠桿。要通過成立資助、項目定向資助、購買服務等,積極撬動環保宣傳社會組織和其他民間組織的力量,參與環保宣傳活動。當前特別要著力推進專家工作室、能人工作室和其他專業性的環保宣傳服務類社會組織建設,以推動生態環境宣傳社會組織向專業化、職業化轉變。
4.3強化社區工作力量
社區是科普工作的主要力量。建議增加社區的機構編制,壯大社區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力量。建議在社區設置一名群團專干,強化群團工作(包括宣傳工作)在基層的力量。
4.4細化內容,細分受眾,創新載體
在內容上,要貼近公眾需求。要貼近生活,圍繞培養群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圍繞社會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來開展生態環境宣傳。同時,要細分受眾,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結構的受眾,精準推送科普信息。在形式上,要創新傳播方式。要積極運用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宣傳工作,推動宣傳教育由單純灌輸式向現代融入式轉變、由單向運動式向雙向互動式轉變、由知識傳輸式向知識傳輸與能力提升并重轉變。以微信、微博等創新手段開展環保知識宣傳。通過微信微博等互聯網互動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的互動,提高網絡化宣傳的吸引力和公眾參與度。4.5積極協調,有效推進社區科普設施共建一是充分挖掘轄區企事業單位的宣傳資源,依托專業或行業優勢,打造特色環保宣傳教育基地,體現專業或行業特色,既作為企事業單位自身的宣傳陣地,也作為面向社會的宣傳教育基地;二是充分利用現有科技園區、孵化創新創意基地以及其他科研基礎設施,打造面向社會,有鮮明專業或產業特色的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
4.6充分發揮科技館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功能
推廣科技場館的功能主要是依托環保宣傳。環保宣傳工作很大一部分都在環境科學普及上,而環境科學普及則要依賴于科普宣傳。只有科普宣傳到位,才能達到最大化的科學知識普及和全民科學素養的培養。科技館作為科普宣傳、開展科技教育的新型教學基地,擔負著展示現代科技、推動科技創新、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任務。在新媒體下,要積極探索科普工作的新途徑,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5結束語
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是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基礎,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社會工程,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任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宣傳已成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前沿陣地,成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是引導輿論、達成共識的重要舉措。生態環境問題既是政治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打贏生態環境宣傳攻堅戰要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構建起建設生態文明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廣泛統一戰線。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宣傳水平,讓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形成人人共創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任勇.關于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思考[N].中國環境報,2018-05-29(03).
作者:林秀紅 單位:福建省環境保護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