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公有制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黨的明確提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近日,湖南省出臺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五化”建設標準(試行)》,為加強新時代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建設是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的重要載體和重要任務。近年來,慈利縣緊密結合非公有制企業黨員分布零散、黨建工作薄弱等實際特點,通過“雙找雙培”活動,不斷提高黨組織組建率和覆蓋面。通過“三亮三比三爭創”活動,不斷創新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載體。通過“樹典型、強示范、帶全面”活動,不斷濃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良好的黨建工作氛圍。兩年內,新發展黨員120人,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04人,督促48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完成黨建陣地標準化建設,基本實現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率100%。但通過實地調研及縣工商聯直屬會員單位黨建工作季度督查不難發現,當前基層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
認識還有缺位,氛圍不夠濃烈。部分非公有制企業負責人仍然沒有破除“經濟第一、利益至上”的思想藩籬,仍然存在“黨建是黨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之事、企業抓黨建是形式主義”的思想誤區,對待黨建工作態度曖昧,立場不定,甚至心存疑慮,不愿在主題黨日等黨建活動上過多安排,不愿在黨建工作陣地、經費保障上過多列支,不愿在完善制度機制上過多思索,生怕黨建工作與企業效益產生對立,較為普遍的還存在把抓黨建工作等同于抓企業經營管理,把黨組織等同于企業下屬辦事機構,這是典型的認識缺位、定位不準,導致黨組織帶頭、凝聚、引導等作用難以充分體現和發揮。
二是
管理還有空位,機制不夠完善。當前,縣級非公經濟組織普遍規模不大,員工隊伍結構不穩定,人員流動性較大,導致發展黨員比較困難,據統計,慈利縣非公有制企業中從業人員中黨員僅占2%左右。加之在崗職工黨員的組織關系大都在戶籍地沒有及時轉入,屬于“口袋黨員”,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和系統科學的管理辦法,黨員管理存在隨意性、主觀性的問題,對正常開展組織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還有相當部分非公有制企業沒有黨員,黨員管理無從談起,更無從抓起。
三是
保障還有失位,實效不夠突出。現行條件下,縣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人員配備、指導服務、陣地經費等保障還不夠到位。慈利縣財政每年對每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劃撥經費為5000元,資金缺口較大。雖然就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但受限于人員、精力等種種原因,指導服務還不夠精、不夠細、不夠經常。同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自身短板也尤為突出,大多數黨務工作者要么身兼數職,要么年齡偏大甚至是退休返聘,抓黨建工作精力不夠、能力不強,很多時候只能疲于應付滿足工作形式需要,難以適應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需求。據慈利縣工商聯黨建工作季度督查臺帳顯示,各直屬會員單位“”記錄不規范、“雙述雙評”整改方案質量不高等基礎性問題頻現,其背后癥結就在于黨建工作各方保障不力。要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兩個健康發展,首要就在于抓實抓細抓牢非公經濟組織黨支部建設。
一要
解決先導問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凝心聚力的優勢,下大氣力做好“凝聚思想政治共識”這個永恒課題。要嚴格按照“三個結合”和“四個把握”要求,結合“不忘創業初心、接力改革偉業”活動,扎實推動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進非公企業,弛而不息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開展多種形式、多種類型的集中宣講,這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政治任務。充分運用黨校、社會主義學院等優質教育資源,有計劃性、有針對性開展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黨性教育、創新引領等專題輪訓,引導弘揚當代企業家精神,進一步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不斷夯實共同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要
解決管理問題。要將健全完善制度機制作為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建設的核心內容。著力建立完善教育培訓、黨員管理、激勵幫扶、議事決策、重大事項報告、“雙述雙評”等工作制度,確保黨組織管理和黨員管理精細化、系統化、常態化和科學化,推動公開承諾、上級點評、群眾評議、整改落實等工作落到實處。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板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進一步加強黨建陣地建設,進一步增強黨組織影響力,使其成為企業文化展示中心、職工學習中心。要著重培育一批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發展的出資人典型、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典型和黨務工作者典型,充分發揮標桿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要做好從業人員教育引導,促進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與技能培訓深度融合,發現和配備一批素質優良、數量較多、結構合理的入黨積極分子,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建設儲備有生力量。
三要
解決保障問題。堅持“既懂黨建、又會管理”的原則,組織指導非公有制企業遴選一批政治堅定、能力突出、素質過硬的黨支部書記,每年開展黨支部書記專題培訓一次以上,全面提升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特別是可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書記的政治經濟待遇作出合理制度性安排。要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實行“掛號”式臺帳管理,并加大成果運用力度,將其作為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的重要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制度,通過財政專列、稅前列支、利潤“提留”等方式,不斷拓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經費來源渠道,為黨建工作有序開展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戴必欣 單位:中共慈利縣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