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媒業態變化在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媒業態是指各類媒體組成的產業環境,具體包括傳媒形態、傳媒熱點、獲益渠道以及傳媒技術等環節。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媒業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普通群眾以“云”形態附著在融媒體之中。本文將對傳媒業的發展進行簡要介紹,并針對傳媒業態變化對新聞編輯工作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傳媒業態變化;新聞編輯;工作影響;應對策略
近年來,互聯網高速發展,普通群眾可以方便地參與到新聞傳播過程中。受此影響,傳媒業態發生了巨大變化,融媒體等新興媒體迅猛發展,普通群眾以“云”形態附著其中,使得傳統新聞編輯工作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一、傳媒業態的發展與現狀
1.傳媒業態的發展傳媒業態是指各類媒體組成的產業環境。其具體可包括傳媒形態、傳媒熱點、獲益渠道以及傳媒技術等環節??v觀人類歷史,傳媒業態的發展,往往是由技術進步和社會結構變化這兩方面因素共同推動的,現代傳媒產業源于西方的城市化進程以及印刷技術的發展。在工業化革命后,產業工人群體逐漸壯大,城市的規??焖贁U張,商人、小型企業主以及產業工人逐漸取代了貴族與騎士,成為了城市的中堅力量。同時這一時期的印刷技術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出版周期極短的晚報成為新市民群體的信息窗口。上世紀80年代,電視機與收音機逐漸進入我國普通居民家中,傳統媒體業態受到較大沖擊,居民對于更為直觀的信息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一時期,我國進入到了改革開放階段,居民的生活觀念以及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得信息傳播更加及時,信息形式更加立體,信息內容更加多元。上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在我國逐漸得到了普及,我國的傳媒業態再次發生了轉變。
2.傳媒業態的現狀我國進入到21世紀后,傳媒業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網絡媒體對傳統的新聞形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早期的互聯網媒體,如新浪、搜狐等新聞網站仍然停留在傳統媒體的形態,只是將新聞內容的觀賞性逐步加強,并增加了評論內容,這一形式對于傳統媒體并未形成強烈沖擊。隨著騰訊等即時交流工具的出現,青年人的新聞觀念改變,在拉黑、屏蔽等功能的輔助下,受眾獲得了新聞的選擇權,傳統灌輸式新聞模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要。近年來,微博、微信以及快手等網絡平臺,為普通群眾提供了發現新聞、傳播新聞以及創造新聞的途徑。同時傳統的新聞業態也朝著小眾化、非營利化、多媒體化以及大眾傳播的方向發展。
二、新業態為新聞編輯帶來的影響
1.新業態對組稿工作的影響組稿是編輯工作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內容是發現、選擇以及組織稿件完成。在傳統的編輯工作中,編輯往往會通過采編、群眾推薦以及采訪等渠道獲得新聞內容,并依據所在媒體的定位與特點,對新聞素材進行選取,再要求稿件的提供者按照具體要求完成稿件。在新環境下,編輯工作方式出現了變化。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當下多數媒體已經取消了采編部門以及多數的采訪活動,同時受到自媒體的影響,群眾推薦新聞的積極性逐漸降低,使得新聞素材大量減少。當下的新聞受眾對新聞有著極強的選擇能力,以媒體定位決定新聞的選擇會導致觀眾流失。
2.新業態對稿件處理工作的影響稿件處理是體現編輯文字能力的環節。在傳統工作中,編輯會對稿件進行評估,并將意見傳達給作者,使其按照要求進行修改,同時編輯會根據需要對稿件進行加工處理,以使稿件更具新聞價值。在新環境下,稿件處理工作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當下新聞傳播速度極快,稿件處理的工作難以得到足夠的時間。其次當下的新聞提供者往往不愿對新聞內容做過多的更改。在媒體的激烈競爭中,部分新聞提供者甚至將新聞內容傳發至多家媒體,反應迅速的媒體往往會獲得更多的新聞資源。
3.新業態對新聞編排工作的影響新聞編排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的工作,傳統的工作方式中,編輯會依據本媒體的需要對稿件進行整合處理,在平面媒體中需要突出版面設計,在電視媒體中則是突出新聞的順序與畫面配置。近年來,融媒體快速發展,新聞編排工作需要滿足不同媒體形式的需要,以致工作的復雜性增大。在融媒體環境下,不同群體會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傳播形態,因此同一新聞信息的制作需要不同的稿件與音像配置。
4.新業態對工作流程的影響傳統編輯崗位通常采用線性工作模式,即向下對作者負責,向上對總編輯或上級管理部門負責。在新媒體沖擊下,編輯工作的負責范圍更加分散,首先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當下媒體單位往往會縮減編制,部分媒體采用了編輯負責制,使得原本為編輯提供配套服務的崗位被大幅裁撤。其次受到社會需求的影響,新聞編輯往往獲得了更大的責任與權限,在主題選擇、觀點審核以及細節把控等環節,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一些媒體單位往往只要求編輯提供新聞成品,并將新聞效果與編輯的收入掛鉤。
三、新環境下新聞編輯轉型策略
1.尋找新熱點在新業態背景下,提供給編輯的新聞素材較少,使得組稿工作難以開展。針對這一問題,新聞編輯應積極轉變傳統觀念,以更加主動的態度搜尋合適的新聞素材。首先,新聞編輯可通過網絡熱點尋找新聞素材,近年來互聯網高度普及,新聞傳播速度極快,新聞編輯可運用大數據思維對網絡中的新聞進行分析,從而獲得群眾關注度較高的新聞題材。其次,新聞編輯可定期關注具有新聞價值的自媒體平臺,從中選取符合主流視角的新聞素材。通過這樣的工作,編輯可在新環境下更好地完成組稿任務。
2.探尋新視角稿件處理是新聞編輯主要工作之一,受到新媒體的沖擊,稿件處理工作往往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針對這一問題,新聞編輯應當轉變傳統的工作方法,運用新的視角對新聞進行解讀。首先,當下觀眾對新聞事件的真實性關注度高,因此編輯可將收集到的素材,以最真實的方式展現給觀眾,使觀眾可以感受到極強的新聞性與沖擊力。其次,編輯可在真實報道后加入評論,在評論中以社會主流價值為視角引導觀眾。最后,在新聞中編輯應當給觀眾預留反饋空間,使觀眾的心理感受得到釋放。通過這樣的處理方式,會使新聞處理工作以模塊方式推進。將原生態的新聞素材展現給觀眾,會減少編輯的工作負擔,并使新聞的真實性得以加強。同時延后的新聞評論會使編輯擁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并對觀眾的反應做出必要的觀察。
3.磨煉新技術融媒體的發展,對編輯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編輯人員應當掌握先進的多媒體編輯技能,使自身價值得以提升。首先,編輯應當掌握一定的平面設計能力,以應對平面媒體的編輯需要。其次,編輯人員需要學習足夠的視頻編輯以及音效合成技術,以適應融媒體條件下的多元需要。最后,編輯人員應當了解微信以及微博等自媒體編輯技術,使自身技能更加全面。在工作中,編輯人員應當牢牢把握新聞的核心內容,并以不同方式加以表達,以免出現同一媒體的不同解讀。
4.適應新流程在新的傳媒業態中,編輯的責任范圍更加廣泛,工作流程更加復雜。在新環境下,新聞編輯應當積極適應工作變化,并對工作流程進行合理規劃。首先,新聞編輯應當明確,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是將主旋律傳播給社會,在編輯工作中應當加強自我約束,避免出現失誤。其次,編輯應當與受眾建立溝通渠道,建立情感連接。最后,應當適應編輯責任制的推廣,合理安排工作時間以適應工作需要。
作者:閆榮捷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