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教育傳播學研討范文

教育傳播學研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傳播學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育傳播學研討

一、網絡精品課程的傳播過程

教育傳播是一個動態的、有序的系統過程,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體和教育環境等要素構成。當然,還要考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的編碼和解碼。而精品課程主要是基于網絡環境的教育傳播,那么傳播過程中師生的交互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故基于網絡的精品課程的傳播過程可用圖1表示。 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所面對的環境都是網絡環境,他們通過這個環境來傳遞和反饋教育信息,實現課程學習的互動。教學團隊中教師的主要傳播行為是通過多種渠道收集信息、篩選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編碼。在編碼過程中,需要把信息轉換為符號(如:把信息轉為圖片、聲音、文字等),再把符號轉換為電信號才能通過網絡傳輸呈現給所有的學生。而學生的傳播行為則主要是通過網絡接收光等信號,經過加工形成符號,并通過符號和指示物之間的間接映射獲取傳遞的相關信息。學生獲得信息后,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習得新的知識,并通過與教師、學生之間的人際交流不斷提高其認知水平,再經過長時間的總結、反思就有可能實現相關知識的創新,從而達到對課程的高效學習。

二、教育傳播學對西部貧困地區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啟示

要想從教育傳播學的傳播特點出發,促進精品課程的建設,我們必須要先清楚已有精品課程的現狀,然后根據建設出現的問題,結合網絡教育傳播的特點,才能更容易地找到建設精品課程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一)西部貧困地區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現狀

昭通是云南省東北部的一個貧困地市,轄區內的區縣大多數是貧困縣。本文以昭通學院為例,以點帶面地看西部貧困地區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情況是有代表性的。昭通學院從2008年開始積極申報精品課程并建設精品課程網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到2011年,昭通學院共有精品課程二十余門,其中省級精品課程三門。該校精品課程網站的良好運行為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奠定了基礎;精品課程建設團隊的負責人基本都是教授、副教授等高職稱和高學歷的高層次人才;網頁界面設計精美,學習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包括課件、教案、試題、教學視頻和學習互動等;精品課程的網站平臺都是動態網站,更新內容十分方便,這些都為學習者的學習和交流提供便利的基礎條件。昭通學院的精品課程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在以下幾方面存在不足。其一,團隊教師分工不明,網站更新緩慢,后續建設跟不上。課程的建設需要團隊教師的同力配合,但實際上大多數課程中的資源都是課程負責人的一些資料(如:課件、教案、教學視頻等),其他團隊老師的教學資源很少,甚至沒有,大部分成員只出現在團隊教師簡介和科研成果介紹中。有些課程建設者會專門請一位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師加入課程建設,讓其負責網站的制作、內容的和更新。課程建設完畢、評審后,后續的建設進展緩慢,更有甚者一兩年都未更新課程內容。其二,課程使用率低,師生互動程度低。建設精品的課程主要目的就是共建共享,提高教學質量。但事實上精品課程網站訪問量普遍偏低,學生發帖數量很少。課程發帖量較多的也呈現出這樣一種怪現象:發帖時間不持續,隔幾個月后發帖量一時突增,其他時間段基本無發帖量。從這一奇怪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平時并未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程內容,只是在教師布置作業后才想起在網站中發帖以應付,是被動學習的表現。由此可見,師生間的互動程度較低,學生間互動當然也不高。其三,課程資源基本是照搬傳統課程教學資料,并沒有根據網絡環境中精品課程建設的實際需求提供、創新教學資源。精品課程中課件、教案一般都是在多媒體教室中所使用的資料的簡單堆砌,根本沒有考慮網絡環境中資源的組織方式。教學視頻也只是傳統課程的再現,并且大多數視頻都是一堂課的教學實錄。課程的資源建設成了一種簡單的、固定的形式,而無實質的有參考意義的內容。

(二)從教育傳播過程看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問題

教育傳播過程是動態的、持續的,課程內容本身也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因此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也應該是持續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的。

1.教育傳播學對教師角色和行為的要求在傳播活動中,教師是教育傳播中的“把關人”,主要體現在對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方面,盡管通過網絡來收集信息的方式具有便捷、高效的特點,但是需要教師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當前精品課程基本上都是基于網絡來進行展示和傳播的,那么教師在進行信息編碼的時候就不能只是簡單地呈現傳統的線性文本,還應該能根據信息的不同特性將其轉換為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來呈現給廣大學生。此外,在網絡課程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教師應該是課程學習者的“指引者”,主要表現在對課程內容建設和學習的設計上,教師不能像“放羊人”那樣只是簡單地把課程資源堆砌起來。總的說來,對教師的要求不能只是掌握知識技能,還應要求教師要能掌握教育傳播技術,并利用網絡傳播媒體來進行課程資源的建設和課程的學習設計。

2.教育傳播學對學生角色和行為的要求在基于網絡的課程傳播過程中,學生扮演雙重角色,既是受傳者又是傳播者。特別是在web2.0時代,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消費者,而是應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在自己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新知識的類化、重組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并把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共享給其他學生或教師。當然,這還需要學生有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討論和評價他人的過程中,修正自己的知識,在集體的思想碰撞中創新知識。因此,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這種雙重角色,教育傳播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課程建設才能更有成效。

3.師生的互動傳播教育傳播就是一種師生互動交流、溝通、共享課程信息的過程,因此只有師生彼此深度互動才能實現教育傳播的真正目的。那么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學生為什么對互動不太積極呢?筆者認為主要是受到學生傳播心理兩方面的影響:一是需要,二是習慣。需要是推動學生行為的動力。學生有了互動的這種需要,才能驅使他與他人互動進行學習。那學生為什么沒互動的動力呢?這與教師的教學形式有關。請試想一下,我們平時是怎樣教學的:課上教師講,課后學生做作業,期末評價試卷,這整個的教學過程跟精品課程互動有任何關系嗎?因此,精品課程要實現真正的、持續的學習互動,首先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逐步適應網絡學習的方式。其次,要養成基于網絡的課程學習和教學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利用網絡收集、加工信息的技能,學會利用便利的網絡交流工具(包括實時工具、非實時工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最后,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資源,這樣才符合“臨近發展區”理論,才能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4.教育傳播媒體的作用根據戴爾“經驗之塔”理論,越是塔底層的經驗越具體,越在塔頭的經驗越抽象。這就要求在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教師根據內容的難易程度,選擇合適的承載媒體。如,需要學生深度思考的內容,宜采用較抽象的言語符號或視覺符號來呈現;而對較難的內容,教師宜采用視頻、演示等方法來呈現,以使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經驗。精品課程是一門課程,不是某節課的教學,因此一門課程中的視頻也不是只有一節課或一兩段視頻就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了。這就需要教師要有選擇性地來錄制視頻。比如,針對較難知識點、操作性強的內容就可以把它錄制出來供學習者參考,這些視頻與其他教學資源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為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服務。視頻時間根據重難點的不同可以是長視頻,也可以是微視頻。

(三)提高精品課程建設質量的建議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西部貧困地區高校精品課程的建設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進一步努力:

1.加強教育技術理念的學習,深化理解精品課程建設基本都是依托網絡這個載體來呈現課程內容的,并且大多數課程內容都是傳統課程的簡單遷移,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發展要求。原因就在于課程建設者和評審者沒有深刻地理解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同時也缺乏對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入理解,沒有運用相關理論來支持課程的建設。如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是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并通過人際關系的交互來實現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知識,教師有了這樣的理念后再建設課程就需要考慮課程內容的情景性、協作性以及資源的豐富性;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采用教師起主導作用、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等等;在課程的評價方式上采取多種考核方式,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各種智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總之,高校教師在教育技術理論的指導下,利用信息技術建設精品課程能更好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于培養學習者的創新精神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既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也是信息和課程整合的目標,同時也是“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2011-2020年)中所期望的“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加大師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高校師生要養成適應網絡學習的習慣,除了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理念外,還有一點是必須的,即要養成利用信息技術方式促進學習的習慣。這就要求師生必須有一定信息技術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中也提出要加強隊伍建設,采取各種方式幫助教師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在教育技術理念的指導下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但據有關資料表明,高校教師信息意識有待加強,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另據筆者了解,昭通學院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也仍需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信息搜集、篩選和加工的能力。綜上可知,從整體上說,西部貧困地區高校師生缺乏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信息素養還有待提高。針對這種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著手加強:一是繼續開展各級教師教育技術理論和能力的培訓;二是從大學在校生開始抓起,加強教育技術能力課程的學習,特別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相關課程,因為他們的能力決定了未來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水平;三是通過構建個人學習環境來對個人知識進行管理(包括知識的生產、應用、共享和創新),逐步提高個人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技能。

三、總結

對精品課程建設而言,教育傳播四要素中的教育通道是固定的,即計算機網絡。而教育信息、教育媒體這些要素要發揮重要作用,其前提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素質。因此,師生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筆者在以昭通學院精品課程為例分析了課程建設的情況后認為,要提高精品課程的質量需要加強師生教育技術理念的學習和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此外,也就如何加強這兩方面的學習提出相關的建議。運用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理念整合課程、建設高質量的網絡精品課程依然任重道遠。

作者:張子鋒孔浩單位:昭通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a级韩国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中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2019av在线视频|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与子乱刺激对白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色碰人色碰人视频|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欧美性巨大欧美|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se94se欧美综合色|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看片|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 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猛交xxxx乱大交|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毛| 亚洲人配人种jizz|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免费| 好硬好大好爽18漫画|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武藤兰视频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免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