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有森林資源管護方法的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當前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對于自然資源的重視與管護力度日益加大。而森林資源作為自然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其的管護,對于環境保護、經濟增長等方面都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此次研究圍繞國家森林資源管護加以探究,并從森林調查、開發經營、管理、創新等層面提出具體的管護方法。
1科學的森林調查
1.1普查
首先要對森林資源進行責任區劃分,明確分類各責任區,通過對角線樣帶提供輔助功能。由二類經濟負責對責任區域內的森林資源進行調查,并以此作為評價依據。
1.2外業調查
劃分經理小組,對于面積達到1hm2的林地進行責任管理。通過閉合導線的方式,對林區面積加以計算,將測量誤差控制在1/1000以下。調查小班要通過工作圖的方式,對調查結果加以表述,在工作圖中,要明確記錄森林資源的編號、屬性、起止點、距離等數據信息,對于方形樣地,要在其四角及中心處設置樣方,樣方面積為1m2,隨后要在樣方處設置標樁,標記線號及地號。在檢查森林時,要綜合運用清查與普查,對林木進行等級劃分,分為優、良、及格、差,如果林地不足成林標準,要定期對其加以更新調查。
2全方位開發經營
2.1綠色食品
憑借森林良好的生態環境,綠色食品更富營養與使用價值,因此,具有較高的開發空間。在綠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費者喜愛的背景下,森林綠色食品迎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有望成為林業經濟增長點。這就需要管護人員能夠統籌規劃,加強對于市場環境的分析,借助于相關優惠政策,提升產品質量,打造森林綠色產品品牌[1]。
2.2養殖業
在不影響植物、林木的情況下,加強對養殖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自然資源和擴大規模的潛力。養護人員應在堅持傳統項目的基礎上,加強對于高經濟養殖產品的開發,進而加快產品的深加工步伐,以促進森林資源附加值的提升,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
3轉變經營管理方式
3.1分離所有權和經營權
傳統森林資源管理模式下,資源利用率偏低,而且破壞自然環境,因此,需要加強對于管理模式的改革。管理所有權和經營權,由經營者負責管護森林資源,嚴格防范森林資源受到破壞。在加強對于資源管理責任的同時,也提高了森林資源的使用效率,有助于管護人員工作積極性的提升,加大森林資源潛在價值的開發與應用[2]。
3.2完善資源管理體系
森林管護屬于“天保”工程范圍內,通過對林業管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加強對于資源的管理,防范林木的惡意砍伐與破壞,提高資源管理效率。而從林業局角度來看,也需要提高對于森林資源的防范力度,打造“三級”管護體系,通過相關管護職責的明確,確保該管理體系的確切落實與完成。管護成本可由天保專項資金中撥用,組建管護大隊,下屬設置管理分隊,并明確具體的管護經營人員,由此形成至上而下的管理體系。針對林地的實際情況,采用適應的管護方案,常用的有定價管護、補償管護、競價管護等。
4加強創新
4.1先進技術的應用
在科學技術快速革新的背景下,國有森林資源管護過程中,也應當加大對于先進技術的應用力度,以此加快管護效率。與此同時,加強對于管護人員技術水平的培養,借助于培訓、指導等方式,向其講解高效的林業經營管理經驗,指導其使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充分調動林業經營者的工作積極性,加強對于藥材、食用菌等產品的開發力度,實現國有林業資源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4.2提高信息化程度
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具有高效、成本低、便捷等優勢,管護部門應加強對于計算機設備的采購力度,并將其充分運用到林業管護工作中,將林木資源相關信息全面且準確地輸入到信息管理系統中,建立管理統計表。在管護區域內開展信息共享,管護人員定期將管護結果輸入到信息系統中,通過信息系統整合分析相關信息,并及時發現森林管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從宏觀角度開展調控與計劃,提高管護的針對性與及時性,實現國有森林資源的程序化管理。
5結語
加強對于國有森林資源的管護,要開展科學調查,并通過對綠色產品及養殖業的開發,豐富其經營手段,積極轉變管理方式,完善相關管理體系,加大創新力度,加強對信息化管理技術的運用和國有森林資源的管護。
參考文獻
[1]慕曉磊.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J].江西農業,2017(9)
[2]王艷春,李爽.林場森林資源管護研究———以塞罕壩機械林場北曼甸林場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7(6)
作者:毛佛有 單位: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灘歌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