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封山育林在林業生態建設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林業與生態》2017年第12期
摘要:在林業生態建設中,封山育林不僅可以促進林木的快速增長,還能為林木繁育提供保障。文章重點分析了封山育林的特點,以及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封山育林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其應用措施。
關鍵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封山育林
隨著我國林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與各種現代化林業的建設與發展,封山育林需要配合林業生態工程進行相應的完善措施,從而獲得最佳的效果。按照自然規律與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進行全面規劃、重視植被的培養,對生態環境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1封山育林的特點
1.1順應植被演替封山育林的優勢
在于可以節約時間,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使森林生態系統達到最穩定的狀態。例如在山西某些地區已經完成了全面綠化,其特點是順應了植被演替,可以有效適應在任何自然環境下,由多種植被形成的穩定性高的混合型林木。
1.2提高森林生產能力
封山育林中形成的各種雜交型林木會充分利用光合作用的優勢,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使得森林中的植被可以很好地適應氣候。在保護稀有植被的同時,也能體現植被中個體的穩定與適應性,具有提高森林生育能力的特點。
2封山育林中存在的問題
2.1忽視自然經濟發展規律
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封山育林過程中,應該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手段對林業技術實行相應的措施與工程技術。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自然經濟與生態系統的規律,沒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運用傳統的方式。沒有經過實際考察與研究,全部實行封山育林或人工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森林的發展,對當地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2.2在管護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首先要認識封山育林的概念,然后才能結合理論與實踐,落實到行動上。但在實行的過程中,往往管護方面出現了過多的問題,當地政府與居民沒有意識到封山育林的重要性,沒有制定管理措施與相應的規章制度;有些地方雖然已經制定了相應的制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付諸于實際行動。
2.3在植被培養方面的問題
封山育林作為幫助植被再生長的一種方式,必要時應該通過人工手段進行清理,實行過程中,政府注重人工手段消除,使用大量的藥劑。重視封山卻忽視了育林,藥劑盡管能大面積地消滅害蟲,但也抑制了植被的生長。
3.1促進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因地制宜,合理劃分好人工造林與封山育林。采取任何措施時,都應建立在保證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例如山西晉城市屬于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有著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的美譽,作為生態大市,森林生態旅游是城市旅游發展的載體,封山育林能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推動旅游業發展。在改善自然環境的同時,也有效降低各種自然災害,保護人們的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實施過程中,應堅持生態修復,將天然林保護工程與太行山綠化工程的實施聯系在一起,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的新發展。根據相關規劃,截止到2020年時,晉城市將會完成1萬hm2以上造林任務,森林覆蓋率為45%以上,林業總產值也會達到30億元。
3.2增強管護方面的全面規劃與管理
封山育林作為一項大工程,需要科學的規劃并且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相結合,強化森林資源的保護工程。全面探索有關機制,積極創新管理模式,保證不發生重大的森林火災事故。相關人員應該將森林的火災率控制在0.44%以下,推進各項改革工程,探索封山育林的改革路徑。
3.3重視封山育林的管理升級
實行封山育林工程,需要進行改革與管理,不僅是培養植被,還應實現管理信息化與法制化,在各個區域創新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封山育林管理上,政府應加強組織,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保障封山育林工作順利進行。必要時,還可以成立專任負責的小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為造林用地采取有力的保護措施。在植被養護與病蟲害防治上,也要建立科學的檔案,針對性地建立病蟲害監測點,定期監測,及時報告。同時掌握植被的生長和恢復動態,做出日后的長遠計劃與日常規劃,提高森林覆蓋率。
4結語
封山育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但這種方法也要適度、適量,做好全面規劃。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應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與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確定封山育林與人工造林的比例,從而制定恰當的對策。
作者:石韶青 單位:陵川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