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用動物產品外包裝消毒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廣東畜牧獸醫科技雜志》2014年第三期
1單因子消毒實驗
參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試驗菌片采用濾紙制作,大小為10mm×10mm。滴染法將菌液滴至濾紙上,置37℃溫箱內干燥30min。
1.1密閉時間對消毒效果的影響設試驗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試驗組:將銅綠假單胞菌(ATCC15442)、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ATCC9372)菌片各放置于無菌試管內(1片/管),在集裝箱內四角與中央距地面1m處隨機放若干含菌片的試管,試管帽置于試管旁,關好集裝箱門。在控制空氣相對濕度為70%,持續發動臭氧發生器45min(輸入臭氧量7.5g),停機后,對菌片分別密閉15min及30min后開集裝箱,并取樣(在每個時間段消毒完后,集裝箱內臭氧濃度降至0.2mg/m3時方可取樣)。加蓋試管帽后取出試管。取5.0mL稀釋液加入上述含菌片的無菌試管中,用電動混合器混合20s,將菌洗下形成菌懸液,培養,并進行活菌計數。陽性對照組為未經消毒處理的同批菌片。陰性對照組用同批次稀釋液培養計數。試驗重復3次。
1.2輸入臭氧量(持續注入臭氧時間)對消毒效果的影響設試驗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將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ATCC9372)菌片放置于無菌試管內(1片/管),在集裝箱內四角與中央距地面1m處隨即放1支試管,試管帽置于試管旁,關好集裝箱門。在控制空氣相對濕度為70%,常溫下(28℃)持續發動臭氧發生器45min(輸入臭氧量7.5g)及60min(輸入臭氧量10g),停機后,各密閉15min。加蓋試管帽后取出試管。實驗組及對照組樣品如1.2.1處理、培養,活菌計數。試驗重復3次。
1.3環境濕度對消毒效果的影響試驗菌片為銅綠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菌片。在輸入臭氧量及停機密閉時間為1.2.1及1.2.2實驗確立的最佳輸入臭氧量及最佳停機密閉時間的條件下,分別在相對濕度60%以下及70%以上環境下進行消毒。其余步驟同1.2.2試驗。
1.4低溫低濕(冷藏集裝箱環境)對臭氧消毒效果的影響試驗菌片為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ATCC9372)。在1.2.1、1.2.2實驗確立的最佳停機密閉時間、最佳輸入臭氧量及相對濕度20%、-18℃溫度條件下,進行消毒。其余步驟同1.2.2試驗。
1.5外包裝自然菌的模擬現場殺滅試驗
1.5.1常溫下自然菌的消毒在集裝箱內前、中、后各放置紙箱若干個,在各個紙箱的表面相對一致的相鄰區域,分別用規格板標定2塊面積各為25㎝2的區塊。其中1塊供消毒前單獨采樣,另外1塊供消毒后單獨采樣。做好標定,各采集30個樣品。消毒前,將無菌棉拭于含5mL稀釋液試管中沾濕,對每個紙箱的標定消毒前一區塊涂抹采樣,橫豎往返各5次,做好標記。以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采樣端剪入原稀釋液試管內,用電動混合器混合20s,將菌洗下形成菌懸液,作為陽性對照組樣本。調節密閉時間、臭氧濃度、空氣濕度為1.2單因子消毒試驗確立的最佳條件下,實施消毒。消毒完后,采樣作為試驗組樣本,采樣方法同消毒前。陰性對照組為同批次稀釋液。三組樣本一起進行培養、活菌計數。試驗重復3次。
1.5.2低溫、低濕下自然菌的消毒試驗(-18℃)將冷藏集裝箱內溫度降低至-18℃后,維持低溫時的自然濕度,其余步驟同1.3.1試驗。
2結果
2.1不同密閉時間對細菌的消毒效果臭氧發生器停機密閉時間為15min時,臭氧對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和銅綠假單胞菌的殺滅率分別為97.95%、100%;停機密閉時間為30min時,則分別為89.36%、99.27%。陰性對照組不長菌。試驗結果見表1。
2.2不同輸入臭氧量(持續注入臭氧消毒時間)對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消毒效果輸入臭氧量7.5g(持續注入臭氧時間45min)的平均殺滅率為94%,輸入臭氧量10g(持續注入臭氧時間60min)的平均殺滅率為99.98%。陰性對照組不長菌。試驗結果見表2。
2.3不同相對濕度對細菌的消毒效果空氣相對濕度52.3%時,臭氧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銅綠假單胞菌的殺滅率分別為99.91%、99.90%、77.20%、99.70%;相對濕度為73.60%,臭氧對四種細菌的殺滅率分別為99.93%、100%、96%、99.97%。陰性對照組不長菌。試驗結果見表3。
2.4低溫低濕對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消毒效果-18℃,相對濕度為20%,持續發動臭氧發生器60min(輸入臭氧量10g),陽性對照組回收菌數為30000CFU/片,陰性對照組不長菌,臭氧對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平均殺滅率為87.58%。
2.5常溫理想條件下,臭氧對紙箱表面自然菌的消毒效果常溫17.4℃,相對濕度為70%,持續注入臭氧時間60min(輸入臭氧量10g)的試驗條件下,陽性對照組回收菌數為184CFU/片,陰性對照組不長菌,臭氧對集裝箱內紙箱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殺滅率為100%。
2.6低溫低濕條件下,臭氧對紙箱表面自然菌的消毒效果低溫-18℃,相對濕度為20%,持續注入臭氧時間60min(輸入臭氧量10g)的試驗條件下,陽性對照組回收菌數為1360CFU/片,陰性對照組不長菌,臭氧對集裝箱內紙箱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殺滅率為99.7%。
3討論
3.1從以上消毒試驗情況分析:停機后密閉30min消毒效果并不比密閉15min的消毒效果好。國內有關報道,大多把停止臭氧發生器后作為結束消毒過程[3,4]。此實驗也得出密閉時間長對消毒效果影響有限。而《消毒技術規范》指出,出于安全考慮,消毒后至少過30min才能進入,使臭氧濃度降至0.2mg/m3以下再打開箱門。在我們實際試驗中,密閉15min后,臭氧濃度已降至0.2mg/m3以下。因此,為了節省通關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減少密閉時間。
3.2持續注入臭氧時間60min(輸入臭氧量10g)消毒效果明顯比持續注入臭氧時間45min(輸入臭氧量7.5g)效果好;相對濕度72.3%下比相對濕度52.3%下消毒效果好。說明消毒效果與輸入臭氧量、環境空氣相對濕度密切相關,這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
3.3從結果來看,低溫低濕環境下對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消毒效果不理想,低于90%,未達到合格標準。而有文獻報道,影響臭氧消毒的因素較多,其中濕度影響較為明顯。因此分析可能由于冷藏集裝箱內相對濕度僅為20%,濕度較低,不利于殺滅細菌。但根據消毒技術規范(2002)的有關規定,對一般物體表面消毒試驗,只要求選擇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為指示菌試驗即可。從表3的試驗數據分析,低濕度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消毒效果是合格的;另一方面,低溫低濕下,紙箱表面自然菌殺滅率為99.7%,殺滅效果也較理想。
3.4常溫下對自然菌的殺滅率達到100%,進一步驗證了濕度70%、輸入臭氧量10g(持續注入臭氧時間60min)、停機密閉15min條件下對紙箱表面自然菌的消毒效果非常理想。低溫、低濕下(冷藏集裝箱),紙箱表面自然菌殺滅率為99.7%,殺滅效果較理想。
3.5消毒過程冷卻水可循環利用,用電量1.2度,消毒過程約1.5h,與目前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采用其它集裝箱熏蒸方法比較,成本低、高效、無毒、無污染。
4結論
利用專用ZA-YD-20G型臭氧生發器,向空氣相對濕度70%的集裝箱內輸入臭氧量10g(持續開機輸入臭氧60min),停機密閉15min,對其內裝載食用動物產品外包裝防疫消毒是有效的;在前述條件下,對裝載在冷藏集裝箱(低溫低濕)內動物產品外包裝消毒也是有效的,同時臭氧消毒又具有高效、潔凈無二次污染、經濟方便等特點,值得推廣。
作者:楊仕青陳娜吳欣榮刁德輝鄒立芬楊濱吳成園劉小雨單位: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