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大數據的法律確權研討范文

大數據的法律確權研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數據的法律確權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數據的法律確權研討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5期

摘要:

在信息時代,一切數據都是有價值的,大數據的商業化利用已成必然趨勢。大數據商業化利用的前提是大數據的確權。根據其產生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大數據分為個體數據和整體數據。個體數據是基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等個體在互聯網上的行為而產生的數據,屬于個人信息,權利歸屬于個體,商業價值不大;整體數據是海量個體數據的集合,屬于民法上的“集合物”,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其所有權歸屬于信息控制者。整體數據即通常意義上的“大數據”,對大數據的搜集和利用須以不侵犯個人信息權為前提。

關鍵詞:

大數據;法律確權;集合物;個人信息;信息資產

在數據化時代的浪潮下,每天都有大量的數據產生。“淘寶網每天有超過數千萬筆交易在發生,單日數據發生量超過50TB(1TB等于1000GB),存儲量40PB(1PB=1000TB)。新浪微博的總注冊用戶超過了6億,日活躍用戶達到4980萬,月活躍用戶1.3億”。[1]這些存儲于服務器中的海量數據,通過特殊的處理模式就可以轉化為十分有價值的商品,應用到商業、科研、教育服務、軍事等各個領域。例如百度利用用戶的搜索和瀏覽數據分析個人的興趣愛好、上網偏好等,推出精準的網絡廣告,實現個性化的服務推薦。谷歌則利用其龐大的搜索數據庫推出流感預測等公共服務;在信息化時代,一切數據都是有價值的,數據交易市場也初具規模。Infochimps、Factual、日本富士通公司、微軟的WindowsAzureMarketplace、中關村數海大數據交易等都在構建數據交易平臺,進行數據交易。但無論是大數據的使用還是交易,前提都是大數據的確權。只有明確大數據的法律性質是什么,受何種法律保護,數據權利歸屬于誰,才能明確數據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更好地促進數據的使用和保護。

一、大數據的界定析概念

以辨理,明晰大數據的內涵和外延是分析其法律屬性和權利歸屬的起點。大數據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匯,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等多個學科都在定義和分類自己的“大數據”。那么從法律的角度如何對大數據進行定義和分類,才能使其具有法律確權的意義呢?

(一)大數據的定義與特征

大數據,或稱巨量數據、海量數據,目前在法律上對其的定義還沒有形成共識。著名產業調研機構Gartner認為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IBM公司對大數據給出的4V特征受到學者和產業界普遍認可,即數量大、快速變化,龐雜內容和精確性。他們認為在總數據量相同的情況下,與個別分析獨立的小型數據集相比,將各個小型數據集合并后進行分析可得出許多額外的信息和數據關系性,可用來察覺商業趨勢、判定研究質量、避免疾病擴散、打擊犯罪或測定實時交通路況等。換言之,從計算機學科的角度而言,大數據是原材料,利用特殊的處理模式和計算方法能夠從海量數據中得出有價值的信息,其關注的重點在加工過程及加工后的產品。而在法學上,大數據則指原始龐大的數據庫,側重看大數據的來源和利用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

(二)大數據的分類

1.標準化數據與非標準化數據

根據數據呈現的方式不同,可以將大數據分為標準化數據和非標準化數據。這種分類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大數據的含義、組成及特征。所謂標準化數據即傳統意義上的數據,一般為“數字”信息,也包括利用數字制作的圖表、圖片等。常見的標準化數據有客戶量、業務量、營業收入額、利潤額、調研數據等等。非標準化數據則不僅包括數字,還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格式的信息,涵蓋范圍十分廣泛。例如微信、微博、博客、QQ等社交媒體上的文本、圖片信息,賬號,音頻視頻分享,通話錄音,電子郵件,位置共享,點評信息,交易記錄,搜索記錄等。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一切行為產生的數據都可以構成大數據。因此,較傳統數據而言,大數據范圍廣、數量大、內容雜、變化快,是典型的“大”數據。對利用大數據的企業而言,大數據一般來源于兩部分:一是產生于企業內部的運營數據,通常為結構性、標準化的“數字”信息;一部分為存儲于自己網絡服務器中的龐大數據庫,例如用戶個人信息、賬號、交易記錄、搜索記錄、支付記錄等等。因此,大數據本質上是各種標準化和非標準化數據的簡單集合。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得出的商業秘密或其他智力成果,則屬于大數據的利用成果,而非大數據本身。

2.個體數據與整體數據

從數據產生和利用的不同層面,可以將大數據分為個體數據和整體數據。這種分類方式有助于明確大數據中的法律關系及其權利歸屬。個體數據是指基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等個體在互聯網上的行為而產生的數據,包括注冊的個人信息,社交網絡中的圖片、視頻,網絡瀏覽記錄,電子商務中的購買記錄等等。這些數據直接來源于個體的行為,因此許多個體信息都屬于個人信息。從微觀上而言,大數據是由個體數據構成的,個體數據是組成大數據的最小單元。通常個體數據商業價值并不大。整體數據則是海量個體數據的集合,從宏觀的角度而言,大數據就是存儲于網絡服務商服務器上的龐大數據庫。作為整體存在的大數據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商業價值。對于企業而言,數據量越大、來源越廣,數據的價值才會越大。因為通過對不同數據的分析利用,可以透視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消費客戶為例,消費記錄信息能透視客戶的消費能力、消費頻率、消費興趣點等,渠道信息能透視客戶的渠道偏好,消費支付信息能透視客戶的支付渠道情況,一般來說,企業用以分析的數據來源越廣、越全面,其分析的結果就越立體,越接近于真實。信息控制者即指這些能夠實際控制大數據的企業或網絡服務商,只有他們才能搜集和真正利用大數據謀取利益。在理論上就相同的“大數據”一詞,不同的文章其所指意義也有不同。通常從權利保護方面而言的“大數據”多指個體數據,例如大數據時代下的個人信息保護;從大數據的利用方面而言的“大數據”多指整體數據,例如大數據的商業化利用研究。

二、大數據的法律屬性

大數據的法律性質是確定其權利歸屬和法律關系的前提。我國法律還沒有關于大數據的直接規定,因此大數據在法律上應屬于人格權利益還是財產權利益,人格利益中是屬隱私還是個人信息,財產利益中是屬智力成果、無形財產還是有形財產,是動產還是不動產等問題并沒有統一的認識。由上文可知,根據大數據的產生和利用方式的不同,我們將大數據分為個體數據和整體數據,其中個體數據側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而整體數據側重于其商業價值的利用。由于個體數據直接產生于個人行為,理應屬于個人信息,不再贅言。那么作為整體數據存在的大數據,其法律性質為何呢?

(一)匯編作品

有的學者根據大數據“集合性”的特征,認為我國法律上存在與之相關的概念。他們主張將大數據視為“匯編作品”,作為無形的智力成果,權利人可以主張知識產權的保護。[2]對此,筆者認為仍需商榷。《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四條規定,“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由此可知,匯編作品要求內容的選擇和編排要體現獨創性,否則不構成匯編作品。而多數大數據的集合僅僅是一些標準化或非標準化數據的簡單集合,屬于事實集合的范疇,并沒有體現獨創性。如果用匯編作品的標準來衡量大數據的價值,顯然許多應受保護的數據不能得到該有的保護。因此,筆者認為對大數據集合本身,由于其巨大的利用價值,我們理應保護。如果數據的集合還體現了“獨創性”,則還可以主張作為匯編作品保護,這二者并不沖突。換言之,對于有獨創性的集合數據,可以有雙重保護,因為其保護的利益不相同。

(二)信息資產

由于大數據本質上屬于信息,利用大數據也主要利用其信息價值。因此有的學者主張,大數據是信息化時代下的一種新型資產,傳統財產權的客體無法將其涵蓋,應建立信息資產制度,信息本身即是信息資產的客體。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就是價值,信息就是財產,信息的保護是財產權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信息資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建立信息資產這一財產權客體?在這一制度尚未建立之前,我們應如何保護諸如大數據等信息財產?通過對現有制度的解釋是否也能實現對信息財產的保護呢?筆者認為,制度的建立非一日之功,在新的制度尚未建立之前,我們仍應探索現有制度的保護途徑。事實上,在當下并非一切信息都值得保護,僅有少部分信息體現出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對于這一部分信息,通過現有的民法制度,完全可以實現對其的保護。

(三)集合物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退一步從民法的角度出發,將大數據作為民法上的“物”進行保護。如果大數據能夠符合民法上“物”的特征,則理所當然能適用物權法、侵權法、債權法等一般民事法律。民法上的“物”指具有使用價值,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并能為人所控制和支配的物質對象。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民法上的物是“有體物”,即具有一定的體態,占有一定的空間,并不要求有形;第二,民法上的物是財產物,具有使用價值;第三,民法上的物能為人類所支配和控制。[3]大數據顯然符合這些要求,首先大數據雖然表現為二進制代碼,但是其需要占據數據存儲空間,尤其在網絡空間逐漸成為獨立空間的時代,數據就是網絡空間中物的體現。其次,數據具有使用價值,能滿足人類的某種需求。這點毋容置疑,大數據的適用案例和數據交易的興起皆是大數據具有使用價值的證明。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不僅能滿足人類的某種需求,數據甚至能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再次,大數據也能為人類所控制和支配。大數據雖然數量龐大、結構復雜,但是其畢竟存在于人類構建的網絡空間中,只要信息控制者愿意,隨時可以控制和支配存儲器上的數據,用于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大數據屬于民法上的物。那么大數據屬于民法上的何種“物”呢?首先大數據屬于一般財產物,而非人人都能享有的公共產品,諸如空氣等。因為大部分大數據仍為特定的人享有,例如百度的搜索記錄只能為百度公司控制、支配、處理。即使大數據具有可復制性強的特征,邊際成本很低,也不能將大數據視為公共產品。其次,大數據應屬于民法上的集合物。集合物不是數個獨立物的簡單相加,而是因其“集合”而產生了新的特征,從而成為了新的物。大數據是無數個體數據的集合,而這種“集合”本身才使得這些數據有了價值。如果僅僅是個體數據,而不具有大數據之“大”的特性,沒人會買這樣的數據,對企業而言單個的數據也無價值。因此,筆者認為雖然大數據是由無數的個體數據構成的整體數據,但是這個整體數據因其“大”的特征而具有了價值,構成了新的物,即集合物。這種處理個體與群體關系的方法或規律,在社會科學領域廣泛存在。①[4]

三、大數據的法律確權

個體數據屬于個人信息,整體數據雖由個體數據構成,卻具有自己獨立的價值,屬于集合物。確定大數據的法律屬性之后,其權利歸屬和法律關系的確定便水到渠成了。

(一)個體數據的權利歸屬

個體數據來源于個人行為,屬于個人信息,其權利當然歸屬提供數據的個人。這種權利即個人的信息自決權,核心體現為對個人信息的控制權。這種控制表現為個人有權了解誰在搜集其信息資料、搜集了怎樣的信息資料、搜集這些信息資料從事何種用途、所搜集的信息資料是否客觀全面、個人對這些信息資料的利用是否有權拒絕以及個人對信息資料是否有自我利用或允許他人利用的權利等內容。[5]例如,個體的賬號信息、瀏覽記錄、購買記錄等事實數據的搜集,網絡服務商應征得個人同意,個人也有權要求網絡服務商消除這些信息。

(二)整體數據的權利歸屬

整體數據的所有權歸屬于信息控制者。整體數據不同于個體數據,其價值的取得在于集合了大量不同個體來源的數據。我們無法將整體數據與具體的個人相聯系,因此大數據不具有人格利益,是純粹的財產物。在此基礎上,整體數據的財產所有權應歸屬于信息控制者。主要理由有:第一,大數據實際處于信息控制者的支配之下,只有他們才能真正利用這些數據;第二,作為整體存在的數據實際上不可能為個體分別所有,也不能說每個個體都對整體數據享有什么權利;第三,信息控制者為數據的取得付出了代價,理應獲得這些數據中所蘊含的商業價值。網絡服務商能取得這些數據的前提是其為個體提供了相應的服務;第四,將數據的所有權歸屬于信息控制者能簡化數據交易的過程,促進市場更好地發展;最后,從已有的數據利用方式看,利用數據的主體都是信息控制者,而非單獨的數據個體。因此,作為整體數據存在的大數據應歸屬于信息控制者。

(三)大數據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大數據的法律確權不僅要確定大數據的權利歸屬,還需確定大數據利用中所涉的權利義務關系,只有明晰的法律關系才能引導數據市場的正常發展,促進數據的利用和保護。由上文可知,大數據所涉的法律關系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數據的產生和搜集過程中,個體與信息控制者之間的關系,核心內容是個人信息的保護;信息控制者搜集和利用信息必須充分尊重個體的知情權和同意權。如果涉及隱私等一旦為他人知曉就將帶來巨大困擾的敏感性信息,即使個體通過默示的方式同意,也不能公開使用。二是在數據的利用過程中,信息控制者與第三方之間的關系,核心內容是財產權的處分。信息控制者對整體數據享有完全的所有權,即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可與第三方就任何利用方式達成協議并支付相應的對價。協議問題主要適用合同法律關系,數據的轉讓和共享適用物權法律關系,其他方式皆可參照現有財產法律關系適用。需注意的是,對大數據的利用不得侵犯個體的隱私權等人格權益,但有時為了公共利益的除外。例如,為了研制流感疫苗,而調取利用病人的病歷資料等。

四、結語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數據的價值越來越大,數據交易也初見規模,數據確權對數據的保護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個體數據來源于個體行為,屬于個人信息的保護范疇。大數據是縱多個體數據的集合,構成一個龐大的整體數據,這個數據整體因其本身的價值形成了民法的“集合物”,所有權歸屬于信息控制者。信息控制者所有權的利用需以不侵犯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為前提。在信息時代下,信息就是資產,一切數據都是有價值的,如何促進信息的利用和保護是互聯網治理的重要內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為立法和司法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劉宇晗.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J].中國律師,2014(2).

[2]林華.大數據的法律保護[J].電子知識產權,2014(8).

[3]劉凱湘.民法總論[M].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58-159.

[5]王利明.論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以個人信息權與隱私權的界分為中心[J].現代法學,2013(4).

注釋:

①費孝通先生在其《鄉土中國》一書中曾談到,“群體固然是由一個個人聚合而成,沒有一個個人也就沒有群體。但是形成了群體的個人,已經不僅是一個個生物體,他們已超出了自然演化中的生物界,而進入了另一個層次,這個層次就是社會界。……社會本身是實體,生物人不能認為是社會的實體,而只是社會的載體。……實體與載體不同,實體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它可以在載體的新陳代謝中繼續存在和發展。正如細胞與人本身的關系……”。大數據與個體數據的關系,正如社會與群體的關系,大數據的集合本身就具有價值。

作者:涂燕輝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3D|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北条麻妃一本到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色视频免费版高清在线观看| 韩国爱情电影妈妈的朋友| 毛片手机在线观看| 新婚张燕被两个局长|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www.sifangpian|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男人咬奶边做好爽免费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精品自在线拍| 免费观看的a级毛片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91av在线电影| 福利视频导航大全|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免费毛片a线观看|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男同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把极品白丝班长啪到腿软|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www.伊人久久|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日本试看60秒做受小视频|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www.天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