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家書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分析當前農家書屋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使農家書屋得以長期發展,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關鍵詞:
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
一、農家書屋的重要作用
“農家書屋”是為滿足農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農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農民實用的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閱讀視聽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1]。很久以來,我國的農村文化建設一直都處于被忽略的狀態,農村嚴重落后的文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時期我國要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對農村的發展提出了嶄新的要求,如果要實現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統籌協調發展和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就必須加快我國的農村文化建設。農書屋在提高農民文化素質,促進知識更新和科技發展,創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農家書屋獨特的文化環境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資源優勢奠定了它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農村經濟能否興旺,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能否實現的關鍵。建立農家書屋是新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能激發農民內在的潛能并且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進而發展新農村經濟,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二)為農民提供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所需的知識與信息“知識的一半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尋找它”。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出現了許多的科技戶和專業戶,他們對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等各類信息的需求愈來愈強烈,書屋可以為他們提供各種圖書、報紙、期刊等資源,方便他們了解各種信息。而且,農家書屋還能成為接受社會各種延伸服務和獲取知識信息的通道,以及與外界信息交流的窗口,進而豐富農民的生活[2]。
(三)改善農村的貧困現狀從而豐富農民的公共文化生活貧困即收入貧困和能力貧困的統稱。能力貧困是指基本生存與發展能力的匱乏與不足。在中國農村,由于農民基本生存能力不足和教育水平低下,農民即使在豐富的信息資源面前仍處于無法或無力發現、表述、提取、吸收的弱勢狀態。農家書屋可以使農民近距離獲取知識信息,在書屋這樣的公共知識交流場所參與交流,豐富農民的生活,改善能力貧困的狀況。
二、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及內涵
(一)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1“.農家書屋”建設客觀上要求其可持續發展“農家書屋”從其建設目的看是要長期服務于農村的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徹底改變農村落后的文化建設現狀。“農家書屋”對農村文化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必須把它作為一項長期的工程發展下去,其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農家書屋”的發展要立足當前,放眼長遠,要從戰略高度認識“農家書屋”對我國農村文化建設及整個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農家書屋”不僅要滿足當代人的文化需求,還要隨著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不斷滿足后代人的文化需求。2.農村社會的發展形勢要求“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隨著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農村整個發展形勢客觀上也要求“農家書屋”不斷發展變化。“農家書屋”是一個不斷發展個體,需要循序漸進的完善它。“農家書屋”需要在整個農村發展變化的進程中,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不斷的豐富自身內涵,更要具有不斷的自我更新、自我適應能力。3“.農家書屋”面臨的根本性問題是可持續發展“農家書屋”工程實施的時間不是很長,還處在一個摸索的階段,期間會有一系列新問題出現。從各地“農家書屋”的發展速度和建設規模上看,先期的投入建設因為有國家在政策、資金、組織上的保證,基本的布點設置都已大部分完成,“農家書屋”現在面臨的多是建成后的另一個問題,即投入使用,投入使用要用持續發展作保證。沒有“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任何投入使用都會失去根基。雖然各地因探索的投入使用方式各有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但是最后要根本解決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就是要探索“農家書屋”的長效發展機制。
(二)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涉及的內容有生存體系、動力體系、環境體系和管理體系建設。生存體系,即維護農家書屋存在的基本條件是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和扶植。動力體系,探索靈活的經營機制結合市場,在主體上堅持公益性方向,在經營上可以適當地創新,多種形式搞活“農家書屋”,靠市場的力量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環境體系,“農家書屋”的發展既要考慮在周圍環境的承載能力范圍之內,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創造有利于其發展的環境要素。管理體系,農家書屋是現代化的公益性文化組織,其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科學規范的管理。一個組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甚至興衰存亡,因此,農家書屋要充分意識到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要性[3]。
三、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現狀“農家書屋”作為一項惠及廣大農村的文化工程,始于2007年3月,僅僅幾年時間,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45億元,地方投入資金達到了30多億元,并且已經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目前全國已建成農家書屋近30萬個,覆蓋全國近半數行政村,完成了原定的“十一五”建設任務。2011年農家書屋建成數量將達到50萬家左右,2012年也已經基本實現“農家書屋村村有”的目標。農家書屋的房舍多是利用已有房屋,一般建在村委會、村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中,或者在中小學校、農民技校等各類學校。各地農家書屋的管理人員也不同,主要包括村委會人員、教師和農民,有些由高校志愿者擔當管理員,只有部分農家書屋配備專職管理員,多數管理員的工作都是義務性的。
(二)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雖然農家書屋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已建成的農村書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普遍存在許多問題:(1)農民的“書屋意識”不強,領導重視不夠;(2)圖書的配置針對性不高,種類欠缺;(3)缺乏經費投入的財政保障機制,資金難以保證;(4)權屬不明,重建輕管;(5)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完善;(6)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服務單一。
四、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農家書屋,構建先進文化需要農家書屋,實現全民小康也需要農家書屋,因此確保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農家書屋建設是一項不斷優化的系統工程,針對可持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措施。
(一)完善運營保障機制農家書屋的建設與管理需要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這就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把農家書屋建設納入到社會整體發展規劃之中,制定切實可行的農家書屋建設及運營綜合保障機制。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農村閱讀習慣的養成、讀書風氣的形成,需要鄉鎮干部、村干部、農家書屋管理員和廣大村民共同努力,這和鎮村干部對農家書屋的認識和重視密不可分。為了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農民閱讀的習慣,改善過門不入的情況,建議農家書屋管理員和各級干部多組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廣大村民喜聞樂見的讀書活動,比如講故事、寫春聯、賽詩會、唱山歌等等。另外,農家書屋管理員還要定期以黑板報和講座等形式對書屋的書籍向村民進行介紹宣傳。
(三)加強資產管理農家書屋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文化惠民工程,縣鄉村三級政府部門和組織要密切配合、各行其職。一是區縣級業務主管部門要檢查登記備案。主管部門指導農家書屋的管理規范化工作,健全農家書屋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監督檢查,及時全面了解農家書屋的資產管理情況;二是鄉鎮黨委、政府要設立監管責任主體。嚴格履行職責,并把工作盡量責任到具體的人,努力克服農家書屋存在的問題如重建輕管、圖書流失、整天閉館等;三是村民自我管理要規范化。村民是農家書屋的管理主體,要對其進行入職前的培訓,做好圖書管理工作[4]。
(四)加強管理員隊伍建設一是配備專職圖書管理員。現在的農家書屋管理員大多是兼職于行政村兩委會的村干部,而不是專職的圖書管理人員,以后,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開展,農家書屋要配備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圖書專業管理人員,才能夠有時間、有能力開展好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的借閱活動。二是加強業務知識培訓。要對農家書屋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使管理人員能夠熟練或基本掌握圖書登記、分類、編目、上架、借閱等相關業務知識。
(五)加強特色文獻信息資源庫建設農家書屋的圖書、音像制品等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及服務活動要符合農村實際、符合農村口味,要因時、因地懂得適宜耕種或收獲的時節,知道農業生產活動,掌握作物的栽培、選種等技術進而滿足農民的實際需要,宣傳推薦與農業技術相關的書籍,不但要配備種植業、養殖業等的專業書籍,還可以從書中選擇出一些實用的農業技術信息和日用科技知識.
五、結束語
“農家書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實施該項工程目的在于惠民利民,改善農村的文化市場,提升農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只有廣大農民的文化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國民文化素質才能得到整體提升,才可能實現中國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因此,確保“農家書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農家書屋.百度百科[EB/OL].[2013-04-15]
[2]趙德菊.淺談公共圖書館如何推動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10):36-38.
[3]羅梅“.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08:16-17.
[4]張華.農家書屋現狀和可持續發展思考[J],大眾文藝,2011(19):195.
作者:孟磊 單位:桐柏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