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須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才能拉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面對生態環境保護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實現畜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加,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如何打造從生產基地到消費者餐桌的畜牧業全產業鏈,是擺在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文章通過分析肅南縣在畜牧業全產業鏈的開發建設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產業實際,借鑒其他縣市的成功經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肅南;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對策
甘肅省肅南縣是一個以天然草原放牧為主的畜牧業縣,兼營少量的種植業。畜牧業是全縣的主導產業,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近年來,肅南縣深入貫徹全省現代畜牧產業發展大會和全市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試點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工業化思維謀劃畜牧業,以生態保護為核心,以提高發展質量為主線,以舍飼半舍飼養殖為主要模式,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目的,強化完善“政策扶持、示范引領、項目驅動、金融創新、品牌帶動”機制,推動畜牧業由傳統生產經營方式向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轉變,提升畜牧產業品質,打造特色品牌,大力發展以細毛羊為主的羊產業,著重從養殖、加工、營銷三大環節入手,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在標準化規模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創建、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發展環節取得一定成績。
1肅南縣畜牧全產業鏈開發建設情況
1.1調整產業布局,提升主導畜種
肅南縣立足本縣資源優勢,突出細毛羊特色畜種,著力調整畜牧產業內部結構,優化區域布局,大力實施產業化經營戰略,基本建成了70萬只甘肅高山細毛羊生產基地、6萬頭牦牛生產基地、800頭祁連山馬鹿馴養基地和3333hm2(5萬畝)優質牧草種植基地。實行舍飼育肥、錯季銷售等方式,年育肥出欄肉牛肉羊50萬頭(只)以上,有力地推動了季節性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大力支持發展甘肅高山細毛羊,積極引進優良品種開展細毛羊改良,年改良細毛羊20萬只以上,細毛羊數量逐年擴大,品質穩步提升。2016年6月末,全縣細毛羊飼養量達到70.1萬只,只均產毛量達到3.93kg,羊毛綜合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1.2突出標準化生產,打造特色品牌積極推廣應用
引種改良、人工授精、舍飼喂養、綿羊穿衣、機械剪毛、分級整理、標準化標記等畜牧業實用技術43項,全面推行優質細羊毛地方生產標準,實行標準化生產,畜牧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累計推廣綿羊穿衣15萬件、機械剪毛89萬只,組織化銷售細羊毛2330t,每千克價格均比分散銷售價格高2元左右。著力推進品牌化經營,提升天然畜產品綠色品牌優勢,“祁爾康”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賽美奴”(毛)、“九排松”(肉)2個商標被認定為甘肅省著名商標,“惠成”牌鮮凍牛羊肉和風干牛肉取得綠色食品認證;全縣7個鄉(鎮)通過無公害牛羊肉一體化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肅南高山細毛羊、肅南牦牛、肅南馬鹿鹿茸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認定登記證書,以“草原惠成”、“賽美努”、“九排松”等商標為系列的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品牌效應進一步發揮,“三品一標”養殖規模占總量的45%以上。
1.3強化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依托項目建設,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基礎設施配套投入力度,畜牧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累計建成養殖小區85個、暖棚羊舍12535座、綿羊人工授精配種站160座、藥浴池134座、剪毛棚32座、儲草棚950座、大小青貯氨化池224個、高標準細毛羊育種棚4座、高標準羊毛存儲棚6座,建成加工、儲存為一體的飼草料點16處,發展人工草地1.13萬hm2(17萬畝),95%以上的小畜和50%的大畜越冬實現了暖棚化,舍飼養殖率達到70%以上。積極開展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努力實現以規模化帶動標準化、以標準化推動規模化互動互促的發展目標,帶動畜牧產業提質增效,已創建省級標準化示范場4個、市級標準化示范場7個,標準化規模養殖主導作用日趨凸顯。
1.4積極開拓市場,穩定銷售渠道
先后建成1個綜合市場和4個鄉(鎮)農貿市場,積極扶持畜產品運銷經營大戶,初步建立起穩定的銷售渠道。推進畜牧業與生態工業、特色文化旅游業的融合發展,鼓勵企業開發以綠色原料為主的保健產品、以牛羊肉精細化分割包裝為主的冷鮮和熟制系列產品、以裕固族傳統美食為主的民族特色餐飲新產品,推動畜產品加工銷售的系列化、品牌化,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1.5培育經營體系,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牧戶的基本模式,支持規模養殖戶和能人參與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鼓勵土地(草原)向合作社、種養大戶合理有序流轉,先后組建農牧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297個,采取招商引資的辦法創辦了以草原惠成肉食品加工廠和皇家牧場等為主的肉食品加工企業,以祁連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主的食品保健品加工企業。
2現代畜牧全產業鏈開發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肅南縣在畜牧業全產業鏈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基礎設施薄弱,飼草料基地建設滯后,生產方式轉變進程緩慢,設施裝備落后,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弱。二是畜產品加工企業少,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帶動能力弱;專業合作運行不規范,農作物秸稈開發利用緩慢的態勢沒有明顯改進;缺乏新型經營主體,土地流轉規模小,流轉程序簡單,制約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正常流轉,難以形成規模化經營。三是市場建設滯后,流通渠道不暢,農牧民買難賣難和增產不增收的問題仍然存在。加之農牧民參與市場、走向市場的意識不強,產品進入消費領域的中間利潤被多層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收入。四是受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的影響,產業布局落實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牧民受短期利益驅使,隨意調整畜種,細毛羊整體發展速度受限,同時,產業發展中,初級生產的多,加工增銷的少,存在一頭強、一頭弱的情況,影響了產業規模的提升和整體效益的發揮。五是缺乏新型經營主體,土地(草原)流轉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化經營。
3對策和建議
3.1提升畜產品加工能力,增強生產競爭力
在抓好現有畜產品加工企業建設的同時,采取招商引資、民間投資、合作入股等形式,廣開畜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渠道,開發以綠色原料為主的保健產品、以牛羊胴體精細化分割包裝為主的冷鮮和熟制系列產品,有效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畜產品加工銷售的系列化、品牌化。積極推行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支持企業參與生產基地建設,確定區域發展訂單生產,制定飼草料使用、疫病防治、規范出欄等方面的統一標準,嚴格生產環節管理,確保產品綠色優質,提高市場影響力、占有率,帶動畜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3.2推行舍飼精養技術,促進生產方式轉變
堅持規模發展、適度集中的原則,按照一次規劃布局、分步推進實施的思路,整合項目和資金,連片推進養殖小區建設,不斷完善養殖棚舍、飲水供電、飼草料儲備、牧草加工機械等基本設施,打造一批示范帶動效應顯著的養殖場(小區),走以細毛羊產業為重點的舍飼精養之路,有效壯大舍飼半舍飼養殖規模,積極推廣科學補飼、多胎繁殖、四季均衡出欄技術,改變產品供應季節性短缺、效益受限的局面,推進傳統放牧生產方式向現代舍飼發展方式轉變。鼓勵支持農牧民群眾利用現有耕地、圈灘種植優質牧草,在適宜地區建設草原打草場,用好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增加飼草料產出規模。加大飼草料加工儲備點建設力度,配套飼草料加工設備,推廣牧草加工調制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保障舍飼養殖飼草料有效供給,促進養殖方式轉變。
3.3健全市場體系,拓展銷售渠道
按照“鞏固周邊市場、開拓國內市場、瞄準國際市場”的要求,搶抓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經濟合作,緊緊圍繞主導畜產品,鞏固發展畜產品加工企業,積極研發應用新產品加工技術,擴大系列產品生產規模,在條件具備的大中城市設立銷售網點,并主動開展出口創匯銷售工作,壯大合作經濟組織,培育市場主體,提高農牧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形成穩定的綠色有機畜產品供應體系。創新新常態下的流通方式和流通業態,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鼓勵社會力量發展面向農村的電商網購業務,拓展特色優勢畜產品銷售平臺,建立畜產品流通骨干網絡,開展網上展示和網上洽談,增強信息溝通,搞好產需對接,以品牌的有效運作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擴大知名度。推進電商與實體流通結合,拓寬銷售渠道,暢通各種形式的對接直銷,促進綠色、有機畜產品銷售。
3.4深化農村改革,激發內生活力
全面開展土地(草原)確權工作和農牧業生產設施確權登記工作,創新農牧村融資途徑,推行農牧村土地(草原)承包經營權、農牧業生產設施質押貸款,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建立土地(草原)流轉服務中心,為土地(草原)依法有序流轉搭建平臺,引導和鼓勵群眾通過轉租、承包、互換、入股等多種形式,依法向養殖大戶、經營能手、專業合作社有序流轉,進一步釋放生產要素潛能,激發內生活力,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經營方式加快轉變,提升發展能力。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性合作社,以示范社為載體,加強合作社監管,促進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創建培育家庭農(牧)場,帶動產業提質增效;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帶動農牧村發展、農牧民增收。
參考文獻
[1]劉志勇.倡導健康養殖理念打造放心畜禽產品[J].畜牧獸醫雜志,2011(1):57-58.
[2]武庭斌.加強肅南生態保護促進綠色畜產品基地建設[J].畜牧獸醫雜志,2012(4):85-86.
[3]朵玉玲.肅南縣建設綠色畜牧名縣對策研究[J].畜牧獸醫雜志,2014(2):47-48.
[4]孟范永,徐輝.東營市生態畜牧業發展現狀及今后發展建議[J].畜牧獸醫雜志,2014(2):74-75.
[5]張軍,李桂英.加快祁連山區畜牧業發展的研究[J].甘肅畜牧獸醫,2014(4):47-48.
[6]畢成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甘肅畜牧獸醫,2016(23):9-10.
作者:袁毓鋒 單位:甘肅省肅南縣農牧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