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存在問題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未退耕地生產力堯促進農民非農就業堯加強合理實施生態補償堯落實政府后期服務意識等建議,以期為同行提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問題;建議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我國已經從傳統的農業生產大國轉為現代化工業生產大國。從我國產業結構歷史發展情況來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因為農業生產而大面積毀壞林木的事件,間接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因此,退耕還林工作刻不容緩。當前我國在退耕還林工作方面制定了強制性法律依據和地方性政策,強化落實各級職能部門的行政監管職責。但是由于經濟利益的趨勢和地域發展的不平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落實不到位堯執行力低下等不足,針對當前情況,筆者對工作管轄范圍內木里縣水洛鄉退耕還林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總結可行性意見,以期為同行提供幫助。
1 當前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1 部分農戶退耕還林之后缺乏經濟來源
由于我國地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地形地貌與土壤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上存在差異化執行困難。以農戶切身利益的經濟性收入為例,受傳統農耕思維的影響,廣大農戶本質上是不愿意失去土地的,而在一些山地堯丘陵或者土地貧瘠的地區,退耕還林對于農民經濟收入的影響更大。雖然國家有相關補助性政策,但是各地政府執行力度不統一,宣講解釋不足,沒有形成良性開導和協調,在就業方面對農戶產業轉型工作開展不利,導致農戶經濟補助不足或者失去土地后無相關產業進行接替,最終變相失業產生區域性社會問題,誘發退耕還林工作的惡性循環。
1.2 退耕還林工作普遍存在重造輕管問題
退耕還林工作為政策性號召,是在傳統體制下公有制政府集權下產生的。本身就具有粗放性與片面性。退耕還林適應于哪些地區鑰什么環境造什么林木鑰誰養護鑰誰監管鑰后續維護資金預算應該為多少鑰太多細節問題在政策制訂時沒有去深入調查和研究,最終導致了退耕還林工作的重造輕管問題。舉例來說,東北具有先天性林業資源,自然林由于生物錯落性與各種樹種交叉繁殖具備一定的抗病蟲害優勢,可以基于此先天資源進行人工林的大規模種植,短時間內完成退耕還林任務,后期維護也較方便。只需增強生物多樣性,靠自然生態圈進行平衡性管理,以人工干預為輔,資金投入與人力資源投入較少;但若在甘肅堯陜西等地由于土壤成分與氣候差異,就不能輕視后期管理問題。往往這些地區經濟又欠發達,很可能造成退耕還林越執行而問題越多的怪圈。
2 建議
2.1 提高未退耕地生產力
政府部門應充分考察未退耕地土壤土質,聘請農業專家進行現場勘查。在科學性產量預測上選擇合適作物,優選種苗,并適當進行土壤改良[1-2]。在生態環境人工介入最少的情況下進行未退耕地生產力評估,以全面提高經濟作物產量與種類,提高農民收入。
2.2 促進農民非農就業
隨著現代化農業的不斷推廣與經濟性就業傾斜,導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面積遷徙。據不完全統計,當前農村主要人口構成為老人和孩子,農村退耕還林后的主要矛盾是老人養老與適齡兒童入學教育的問題。基于此,我國各級政府可以在退耕還林處建立林場,聘請當地農戶進行看護,并集中建立福利性養老機構為外出打工的農戶解決后顧之憂。并且加強當地基礎教育工作[3-4],加強退耕還林宣傳疏導工作,全方位解決農戶穿衣吃飯問題。在個別經濟發展地區還可以集體遷徙農戶,進行附近廠礦政策性安置,保障農戶非農就業。對于不具備經濟條件的地區可以引導性安置介紹農戶外出打工,全方位保障農民利益。
2.3 加強合理實施生態補償
首先,繼續延長退耕還林補貼的時間。補貼結束的時間應該根據退耕農戶的收益改善水平來確定。其次,合理增加退耕還林補償標準,以對保護提供者的成本充分補償為基礎和前提條件,主要有保護的機會成本以及環境服務提供成本。最后,積極完善退耕還林生態補償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實現生態補償的法治化。這主要包含了生態補償的資金來源堯管理堯補償方式以及補償標準的法律化與制度化,從而穩定和保障利益相關者的預期。
2.4 落實政府后期服務意識
在后期跟蹤回訪和政府服務工作上,個別政府部門往往只管野賣出冶不管野售后冶。以林下人參導向性養殖來說,部分政府部門只管制定初期方案,說服農戶進行退耕還林,而不去做專業性指導和產銷一體化幫助,使農戶因不了解市場和種植技術而蒙受損失。因此,退耕農戶的生存需求應得到充分保障,政府應提供全方位后期服務。當前木里縣在茶葉與菌類種植上已形成以示范性產業基地與地方龍頭性加工企業一條龍模式的保障,并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下合理運用補償款統一購買種苗,聘請技術人員進行科學管理,保證經濟效益最大化。
3 結語
我國雖然在工業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參照世界發達國家工業發展歷程來看,以破壞環境而換取的經濟發展是不可取的。經濟發展需要穩態和可持續性,環境保護更是如此。退耕還林工作是國家長治久安堯人民安居樂業的有效途徑。只有在環境可持續基礎上合理發展經濟才能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4 參考文獻
[1] 楊永艷,謝濤,宋林,等.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7(18):133-135.
[2] 吳三會,黃海.達川區新一輪退耕還林發展與探索[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7(5):57-59.
[3] 劉新建.以新一輪退耕還林為依托,發展新型農業產業[J].中國林業產業,2017(3):382.
[4] 何兆仙.退耕還林政策可持續實施的對策建議[J].綠色科技,2015(3):138-139.
[5] 薛玲仙,郜志芹.西部地區實施退耕還林的成就堯問題與完善政策建議[J].新西部月刊,2010(3):39-40.
作者:加青杜基 單位:四川省木里縣水洛鄉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