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退耕還林信訪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退耕還林工程政策性強、涉面面廣、投資大、實施年限長,關系到廣大退耕農戶的切身利益。介紹了山西省退耕還林工程信訪現狀與特點,提出了解決退耕還林工程信訪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山西省;退耕還林;信訪
退耕還林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國家實施的一項最大的生態工程。該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投資大、實施年限長,關系到千千萬萬退耕農戶的切身利益,是全社會十分關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生態工程。因此,對于退耕還林群眾信訪問題必須給予高度關注和有效解決,這是維護退耕農戶合法權益、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
1退耕還林工程信訪現狀與特點
山西省退耕還林工程自2000年試點,2002年全面啟動,截止2015年底,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和配套荒山造林157.367萬hm2(其中退耕地還林46.933萬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98.90萬hm2,封山育林11.533萬hm2),工程涉及全省112個縣(市、區)、1104個鄉(鎮)、13908個行政村,退耕農戶100.70萬余戶、383萬余人。退耕還林成效巨大。
1.1“三訪”問題較多
所謂“三訪”,就是重復訪、群體訪、越級訪。有些退耕還林戶期望值過高,所反映的問題經過多次調查處理仍無法滿足,無理取鬧;有些信訪的退耕戶所反映的問題涉及群體利益,這些有共同利益的人往往聚集到一起,想以群體信訪促進事情解決。還有大多退耕戶在問題出現后,不通過正常途徑向當地林業等相關部門反映,認為領導的級別越高,查處的力度才大,直接赴省、市相關部門去反映。
1.2“兩多”現象比較突出
一是利益信訪案件多。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反映退耕地被征占,或因其他原因造成損毀的信訪比較多,這類案件的信訪者都是為了個人利益,希望通過信訪能獲取更多利益,甚至額外的利益。二是違紀違法信訪案件多。這類案件,主要反映有的村干部以權謀私,弄虛作假,騙取國家退耕還林補助款;有的反映其他退耕戶退耕地造林不達標、無苗或復耕等,卻依然領取國家退耕還林補助款等。
1.3虛假信訪問題頻繁發生
在反映退耕還林信訪要件中,有不少虛假信訪現象。一些動機不純的信訪者利用退耕還林工程是國家“高壓線”這一特性,盲目上訪,編造和夸大一些問題;更有一些個人、小團伙勢力為了爭權奪利制造混亂,混淆是非,借退耕還林說事以達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或利益目的。這些信訪問題,尤其集中在村干部任免換屆或國家、省、市等重大活動期間。
2退耕還林信訪問題的主要類型
2.1情況不明引發上訪
退耕戶對退耕還林補助期限、補助資金、發放程序及退耕農戶所具有的權利和義務等不清楚引發上訪,尤其是退耕戶對自己應負的義務不明確或不履行導致信訪問題,如有的退耕戶管護不到位,不補植甚至人為毀壞,導致檢查驗收不合格而不兌現所致。
2.2虛報冒領引發上訪
主要表現為有的村領導干部及承包大戶弄虛作假套取國家補助資金等引發的上訪。有的地方村領導把機動地劃到了幾個村干部或親朋好友名下,虛報退耕還林面積,冒領、貪污退耕還林補助。
2.3土地問題引發上訪
主要表現為土地權屬不清、土地性質不明、征占地補償、土地確權等引發退耕戶的上訪。有的地方在退耕還林實施中,由于工作不細致、程序不嚴格,導致土地手續不完善,為退耕還林后期管理和政策兌現埋下了隱患。有的村將機動地劃在少數人名下占為己有;有的地方基建占用退耕還林地,毀壞原有樹木,致使在年度退耕還林復查中被停發補助,這部分退耕地基本上經林業部門調查后變更設計,采取異地造林的方式進行彌補,做到了占補平衡。
2.4利益紛爭引發上訪
主要表現在村干部任免換屆前后為退耕還林問題的高發期。有些村由于家族或老新干部爭權奪利,在換屆前后,不管是否真正存在問題,借退耕還林制造混亂,以求達到一定的目的。有好些這類信訪問題,經林業部門調查后,情況并不屬實。
3退耕還林信訪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
3.1主觀原因
3.1.1有些基層干部思想認識不高引發上訪
有些基層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對退耕還林政策理解不透,造成政策執行上有偏差,從而引發群眾上訪;個別干部個人素質不高,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不能很好的化解矛盾,引起信訪者不滿;有些干部求穩怕事或因為怕麻煩,無原則滿足上訪人的無理要求,無形中助長了上訪人的不良心態,客觀上鼓勵了群眾上訪,從而形成了越級訪、纏訪、鬧訪。
3.1.2由于政務、村務公開不全面引起的上訪
也不少有的基層干部在退耕還林政策宣傳上不全面,習慣于暗箱操作,搞“一言堂”、“糊涂帳”,對于涉及退耕農戶利益的重大事項,不向村民公開,不透明,或者流于形式假公開,剝奪了村民的知情權,勢必會造成群眾對干部以權謀私、弄虛作假的猜疑,從而很容易引發退耕農戶上訪。
3.1.3信訪者法制意識不強
從信訪過程中來看,退耕農戶缺乏依法信訪的意識,一些農戶對信訪工作不了解,盲目信訪的現象比較多。一些退耕戶出于個人目的,借信訪來發泄對村干部的不滿情緒;有的農戶帶著猜測進行信訪舉報;更有個別農戶,在遇到征占地補償等問題時,由于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了解不透,就煽動眾人集體上訪,以求從中得到額外利益等。
3.2客觀原因
3.2.1增強責任感,正確對待信訪問題
信訪工作無小事。各相關部門尤其林業部門要把退耕還林信訪工作放到首要位置來抓,暢通信訪渠道,實行限期辦理。一要樹立正確的信訪觀,不能談“訪”色變,甚至為達到息訪、止訪的目的而置國家法律和政策于不顧,無原則任意采取辦法進行處理。對待信訪問題,力求件件得落實、事事得圓滿。二要增強責任感。各級林業部門要變上訪為下訪,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易發、多發信訪的重點地區列為排查對象,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國家工程得鞏固。
3.2.2抓多措并舉,擴大政策影響面
一要抓好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多渠道宣傳退耕還林工程有關政策與法規,提高廣大退耕農戶對退耕還林工程的認識和認知。二要強化學習。突出抓好對退耕還林工程新政策和新規定的熟識,不斷提高他們的個人素質和行政水平。三要搞好信訪中政策宣傳。在信訪接待中以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為依據,向信訪群眾介紹、解釋法律,讓他們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
3.2.3嚴把兌現關,預防退耕信訪發生
退耕還林工程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程。檢查驗收是兌現的基礎,縣級要嚴格自查驗收工作,保證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戶,并建立公示和舉報制度。對退耕還林規劃設計、檢查驗收和補助資金等各個環節實行公開,并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提高透明度,減少群眾的猜疑。
3.2.4抓制度建設,完善信訪管理機制
一要建立健全信訪問題排查和處置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一整套完備的信訪排查制度,對可能引發退耕農戶信訪的苗頭性難點、熱點問題,要采取限時解決的辦法,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二要建立信訪終結制度。對多次上訪并已經調查、復查,確定為不屬實的信訪案件,要建立數據庫,避免重復調查,耗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作者:胡彬 單位:山西省造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