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退耕還林對農戶可持續生計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可持續生計基本概念
可持續生計是近幾年為了保障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與低碳經濟和節能發展等理念屬于同一發展范疇,主要目的是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可持續生計的內涵并沒有做出統一的定義,有學者認為,可持續生計就是在日常生活受到威脅、壓迫和沖擊等情況時,人們采取多種措施,如保持資產增值、提高生存能力以及為他人的生計帶來動力等,從而滿足下一代生活需要的基本手段。圖1是可持續生計框架結構示意圖。從圖1中可以明顯看出,可持續生計由資本、脆弱性背景以及外部干預因素3部分組成。其中資本包含的范圍非常廣,主要包括金融財產、自然資源、金融資本以及物資資本等;脆弱性背景是導致人們生活貧窮的主要因素,如天災人禍、就業機會以及健康狀況等;外部干預因素是指人們的生存方法、戰略干預以及農戶的基本生存能力等。
2可持續生計分析方法
可持續生計方法在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方法的準確使用是提高農戶可持續生計水平的重要手段。從農戶可持續生計的角度出發,研究人員結合農戶生計實際狀況對可持續生計的重要組成指標以及指標對農戶生計造成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具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解決措施,為提高農戶的生活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20世紀90年代,由于全球范圍內各種聯合經濟組織形式越來越多,可持續生計分析方法受到世界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經過漫長的研究和探索,部分學者將可持續生計方法定義為發展實踐過程中必須使用的一種方法或者手段,該方法或者手段高度重視“人”的作用,以人為發展的中心對確定的發展目標進行分析和探索。簡言之,可持續生計方法是解決各種影響人們健康生活的影響因素的重要手段,是緩解貧困的發展性工具。
3退耕還林對農戶可持續生計的影響
3.1退耕還林對收入的影響眾所周知,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于農作物,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后,農戶的大部分坡耕地被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用來種植林木作物,農戶的基本收入形勢受到較大影響。據相關統計結果顯示: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后,農戶的基本收入在短時間內以上升的趨勢為主,該階段農戶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政府補貼。第二,非農收入。在退耕還林政策實施較長時間后,部分農戶仍然無法使用其他方法替代農作物收入,長時間依賴政府政策后,農戶的基本收入呈現下降趨勢,該階段農戶基本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能夠獲得林業收入的農戶數量越來越少。第二,退耕還林后種植的林木以生態林為主,經濟林數量較少,農戶基本收入隨之降低。第三,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林木植物的生長率偏低,導致農戶基本收入難以提升。表1是我國某地區退耕還林后農戶收入前后對比狀況。
3.2退耕還林對資本的影響眾所周知,土地是農戶獲得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后,農作物種植面積逐漸減少,農戶的經濟收入也受到嚴重影響。我國南北地區地貌差異較大,退耕還林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種植大量生態林,以緩解現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嚴重的環境污染,減少土地荒漠化,保持水土等,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后,農戶的經濟收入向林草轉移,導致實際發展過程中,林草的經濟收入十分低,很難滿足現代社會農戶基本的生活需求。據相關統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僅少部分生態林存在收益現象,絕大部分生態林幾乎不能滿足農戶的經濟收入需求。退耕還林政策能夠有效地轉變農村產業結構,但是,從農戶今后長期生存發展的角度來看,由于退耕還林政策對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的不穩定,進行退耕還林政策后農戶的收入形勢發生了較大轉變,農戶短時間內很難形成另一種有效的收入形勢,導致農戶經濟收入受到嚴重的威脅。例如,我國某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后,本可以給當地農戶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但是,在政策實施轉型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勞動力選擇進城務工,由于大部分農戶勞動力綜合素質較低,在選擇非農工作的過程中比較盲目,缺乏非農工作經驗,導致農戶就業問題嚴峻,與此同時,對退耕還林后農戶可持續生計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4結語
退耕還林工程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伴隨著的是嚴重的環境污染,退耕還林政策在這個大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退耕還林政策一方面可以控制耕地不斷減少的節奏,另一方面可以禁止放牧業的肆意擴張。生產方式與農戶的生活形式有直接關系,因此,研究人員必須從退耕還林對收入和資本的影響兩方面著手進行分析,不斷加強退耕還林的實施力度,為提高我國農戶生活水平提供動力保障。
作者:李鴻江 單位:大理州彌渡縣新街鎮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