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水資源承載力分析及開發潛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水資源的供需關系已演變為限制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一個關鍵障礙,所以對水資源承載力展開探究,以支撐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將會具有現實意義和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從水資源負載指數和承載指數模型出發,根據當前樂山市水資源情況現狀,對當地水資源承載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供需;水資源承載力;負載指數
1.樂山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1.1供水情況
供水量按照取水水源不同劃分成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三大類,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調水工程四種形式。全市2017年年供水量為13.86×108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96×108m3;地下水源供水量0.9×108m3。從各行政區來看,供水量最大的地區是市中區,為2.6×108m3;最小的地區是金口河區,為0.16×108m3(見表1)。
1.2用水情況
用水量按用途分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用水三大類統計,其中生產用水又劃為第一產業(農田灌溉、林牧漁和牲畜)用水、第二產業(工業建筑用水)用水和第三產業(服務行業)用水,樂山市2017年年用水量為13.88×108m3,農田灌溉用水量最多,為6.72×108m3,生態環境用水量最小,為0.56×108m3,林牧漁、工業用水、城鎮公共、居民生活用水量分別0.92×108m3、3.397×108m3、0.72×108m3、1.56×108m3,從各行政分區來看,市中區用水最多,為2.60×108m3,金口河區用水量最小,為0.16×108m3。
1.3用水分析
從全市來看,人均水資源量達到3109m3,人均用水量為423.5m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以2017年核算)用水量為90.4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44.9m3,農田畝均灌溉用水量為340.6m3,城鎮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為177.2L,農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含牲畜用水)為93.2L。受水資源分布、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現狀、產業結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行政區的用水指標差別較大,具體指標值見表2。
2.樂山市水資源質量
2.1河流水質評價
全市境內岷江中下游、大渡河、青衣江、龍溪河、官料河、峨眉河上游、馬邊河、沐溪河、沫溪河總體水質較好,多為II或III類;水質為IV類的河段有岷江干流悅來段(入境)、岷江干流舊大橋段、臨江河峨眉九里鎮段;水質為Ⅴ類的河段有峨眉河的市中區蘇稽段,臨江河市中區臨江鎮段、市中區蘇稽鎮龍灘尾橋段、市中區水口鎮臨江河口段;水質為劣V類的河段有茫溪河井研縣夏家橋段、井研縣三江鎮段、五通橋區金山鎮愛國橋段、五通橋區楊柳鎮鲝草灘段,臨江河峨眉山市九里鎮譚山子段,竹公溪市中區張公橋段,泥溪河井研縣童家鎮段、市中區碧山路泥溪河口段。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總磷、高錳酸鹽指數等。
2.2水庫水質評價
樂山市2017年共監測評價水庫10座。其中中型水庫7座(市中區高中水庫;犍為縣太平寺、新店、三岔河水庫;井研縣大佛、毛壩水庫;峨眉山市觀音巖水庫),小(一)型和小(二)型水庫3座(市中區山珍水庫;沐川縣金旺寺水庫;五通橋區反修水庫)。在全年期各評價水庫中,III類水質類別水庫有4座,占評價總數的40.0%,IV~V類水質類別水庫有5座,占評價總數的50.0%,劣V類水質類別水庫有1座,占評價總數的10.0%。在上述評價的10座水庫中,均為富營養水庫。其中輕度富營養水庫6座,占富營養水庫總數的60.0%;中度富營養水庫4座,占富營養水庫總數的40.0%。無重度富營養、中營養和貧營養現象出現。
3.樂山市水資源承載狀況評價
3.1研究方法
3.1.1水資源負載指數模型水資源負載指數的物理意義是建立以區域降水量、人口數和農業灌溉面積為指標體系來評價水資源需求量,能夠反映當前水資源的利用現狀,從而判斷水資源開發的難易程度。結合樂山市當前發展情況,農業用水不能完全反映該地區的水資源利用情況,因此引入降水系數,水資源負載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式中:C為水資源負載指數;P為人口(萬人);G為GDP(萬元);W為水資源總量(億m3);R為降水系數。降水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3.1.2水資源承載指數模型水資源承載指數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地區水資源的人口承載能力與實際人口之間的關系,并且能直觀地分析比較不同區域間的水資源承載力。水資源承載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3.2計算結果
將研究區的上述各個基礎資料代入公式(1)、(2),計算各行政區的水資源負載指數和承載指數,計算結果如表5。
4.分析討論
根據負載指數計算模式結果,全市水資源利用程度中等,受水資源空間分布、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等因素,差異較大,負載等級為Ⅰ的市中區和五通橋區,主要是由于當地經濟發展較好,人口密度較大,區域水資源量較少,因此發展潛力較小;負載等級為Ⅴ的峨邊縣和馬邊縣,當地水系發達,人口密度很小,因此當地水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根據承載指數計算模式來看,全市水資源基本有盈余,但由于水資源較豐富的馬邊縣、峨邊縣、峨眉山市等行政區,受地形、交通、經濟發展的影響,當地水利設施修建難度較大,因此隨著經濟增長和城市化的發展,水資源的需求量將不斷擴大,由此得出結論未來樂山市會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困境,因此樂山市必須采取科學手段來提高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程度。
參考文獻:
[1]張丹,封志明,劉登偉.基于負載指數的中國水資源三級流域分區開發潛力評價[J].資源科學,2008,30(10):1471-1477.
[2]曉蘭,薩礎日拉,李軒然.負載指數法在內蒙古各盟市水資源承載力評價中的應用[J].唐山學院學報,2016,29(06):25-30.
[3]錢筱暄,孫傳輝,許一,等.基于負載指數的皖中皖北地區水資源開發潛力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10(02):49-50.
作者:郭廣元 單位: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