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及構建和諧社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水資源供給的支持。水資源工程的建設對于促進社會發展、構筑和諧社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水資源工程所體現的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之間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社會與業內人士所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以水資源工程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為基點,著重的分析了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構建和諧社會;分析與探討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日常已經離不開水資源的支持,水資源工程的發展也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越來越快,對于水資源工程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我國水資源工程起步較晚,發展的還不夠成熟,在現階段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在如何通過有效的責任體系來引導工程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也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一、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
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是工程社會責任的一個分支,也是工程社會責任在水資源工程當中的應用。一個成功的水資源工程應當要包含幾個要素:達到預期的目標與功能;在完成工程目標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工程中的支出;提高工程的整體經濟收入,并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耽誤工程的進度;保證工程的質量,與環境和社會向協調,是水資源工程能夠保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些要素都是現代工程的社會責任體現。并且,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在多個角度都有著不同的含義[3]。從組織角度來看:水資源工程在有關利益相關者來說相對較多,并且各個關系之間較為復雜,但這種關系的維持時間較短,在工程結束之后,這種利益關系變也會隨之結束。其次,大型的水資源工程當中,在合作方面的要求往往要比產期組織更為迫切,合作之間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工程最后能否實現預期的目標。在水利資源工程中可以將企業治理理論、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以及企業生態理論等相關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程當中,通過這些理論能夠體現出水利資源工程的社會責任。從工程哲學角度來看: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是指,水資源工程共同體在水資源工程實踐中對水資源工程價值的一種選擇。這種選擇是需要對社會、生態環境以及受眾的人群復雜,并且還需要將水資源工程中對環境以及人類的各項危害降到最低,在整個工程中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保障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性,實現人與水資源的和諧共存,并在水資源工程中承當相應的社會責任。
二、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目前,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之間的關系已經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其中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對構建和諧社會有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第一,有利于創建精品水利工程。通常,水資源工程的施工規模都比較大,并且建設周期較長、施工技術較為復雜,涉及到了多個方面的專業技術內容,而水資源工程作為我國的一項基礎建設工程,在我國經濟發展與能源戰略規劃中都發揮出來重要的作用[1]。在水資源工程中提高社會責任感,會使施工人員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責,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使其在思想上能夠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水資源工程這種大型工程的建設。同時,還能夠保障水資源工程在項目規劃、決策、施工以及設計方面的科學發展觀精神,使水資源工程無論在哪個方面都能夠得到完善,從而建設出質量優秀、環境和諧、技術先進的精品水利工程。第二,有利于促進水資源工程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性。水資源工程是一項服務于大眾的公益事業,且其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維護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水資源工程的建設目的是為了服務人民、為社會創造更大經濟效益,而不是簡單的企業工程建設獲取利益,在這個層面能夠有效的促進水資源工程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使水資源工程能夠滿足于社會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5]。第三,有利于促進水資源工程與人文的協調性。水資源工程的社會責任履行,不但是一項工程上的建設,同時還是工程精神的創造。在我國大部分的水資源工程建設中都體現出了水利行業精神,使其不但獲得了物質上的收益,同時還獲得了精神與文化上的財富。因此,在水資源工程的建設中需要提高工程的宣傳度以及媒體的曝光度,這樣不但能夠使工程受到大眾的檢驗,同時還能夠在建設和諧社會的環境下,向公眾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水資源工程建設理念,更加有利于促進水資源工程與人文之間的協調性,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
三、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具體策略
(一)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統籌全局
在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當中,首先需要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來統籌全局。科學發展觀理論的第一要素是發展,其中的核心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需要全面協調水資源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在實際的工程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理論。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對于整個工程的技術責任、經濟責任、生態責任以及人文責任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多個方面的要求中體現出人與水的和諧共存,實現工程、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正確的科學發展觀理論能夠在精神與工程中體現出社會的責任感[2],因此,政府應當在其中發揮出主要作用力,準確的體現以創造高效公平、競爭的水資源工程市場環境,使水資源工程能夠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同時,還需要統籌全局,保護水資源工程中的工人、移民等弱勢群體,為其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與環境的評測標準,努力在工程中實現綠色水電,并倡導生態文明。
(二)完善水資源工程中的監管機制與問責制度
完善水資源工程中的監管機制與問責制度能夠有效的對工程的施工起到約束作用,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促進水資源工程的建設與質量。完善監管機制與問責制度,主要體現在維護社會利益與保證社會運行的需要方面,政府在水資源工程當中,需要扮演社會公眾利益代表和社會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使用國家的權利與法律手段來規范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的執行,并建立相關的監管制度和問責制度,強化工程中的執法力度,這一層的約束是企業、媒體、公眾以及政府自身所形成監管問責機制的前提和保障[4]。因此,政府部門需要充當社會利益和公眾的代言人,協調水資源工程中的各項矛盾,以政治干預和經濟調控為手段,引導水資源工程朝著構建和諧社會的方向發展,并對其中出現的逃避社會責任現象進行嚴格的處罰。同時,政府需要堅定自身的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理論,只有作為監督者的政府部門提高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夠有效的幫助水資源工程履行社會責任義務,從而構建出和諧社會發展。
(三)提高水資源工程的創新能力
在對于水資源工程的施工方來說,企業需要提高水資源工程建設的創新能力,其中包括了技術上的創新以及管理上的創新。在水資源工程的建設項目當中,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設備能夠使工程具有一定的科技效益,對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也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工程的創新能力中需要考慮四個方面的要素,科技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管理層面上的創新有著體制創新、組織結構創新以及運行機制的創新和管理方法創新這四個方面。通過以上的各項創新方式,來實現水資源工程的進步,彌補現階段的發展不夠成熟的不足之處。以此同時,企業在不斷的創新過程中,還需要根據當前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制定相關的管理策略與施工策略,不能只抱著一套規章制度不放,要保持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并在此基礎上靈活的針對工程進行改變,體現水資源工程中的技術責任、經濟責任、生態責任以及人文責任。
(四)積極開展社會監督模式
在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當中,不但需要政府來充當監督者角色,更加需要積極的開展社會監督模式。社會監督模式能夠將水資源工程展現在社會當中,增加工程的透明度,使施工能夠受到多方面的約束,更加的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只有施工單位以及各項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得到提升,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工程的社會責任感。同時,開展社會監督模式,也能夠讓人們看到水資源工程中的人文精神,并使人們能夠受到人文精神的影響,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工程的管理者變為相關利益的參與者,在水資源工程中實行民主制度,以保證水資源工程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在招標方面,同樣需要體現透明性,并保證工程招標中的公正、客觀,在社會的監督中建設出一個陽光工程,最大限度的滿足各方利益所求的和諧工程,從而體現出和諧社會。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在水資源工程中的體現社會責任,并以此來構建和諧社會,是當前我國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務,而由于我國的水資源工程發展還不夠成熟,在現階段還需要做出多方面的改善。因此,需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統籌全局、完善水資源工程中的監管機制與問責制度、提高水資源工程的創新能力,同時還需要積極開展社會監督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水資源工程中體現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洪波.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安徽農業科學,2009(23):11276-11278.
[2]劉洪波.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03):70-72.
[3]劉洪波.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評價方法研究[J].人民黃河,2009(01):48+50.
[4]胡虎.水資源工程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河南科技,2014(18):196.
[5]張騰,陳芳.水資源工程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1):55.
作者:竇曉利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