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庫生態環境保護策略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水生生態保護措施
1.1生態下泄流量保證措施
為減輕水庫蓄水對下游河道水生生態的影響,水庫初期蓄水階段,在水庫水位低于進水塔底板高程62.7m之前,用水泵將水抽至進水塔,經輸水洞向下游泄放生態流量。水庫正常運行階段,應確保生態流量通過與輸水洞末端壓力箱相連的Φ600mm生態及農業供水管的正常下泄,最小下泄流量為0.79m3/s。應制定施工和水庫運行環保調度方案,建立生態流量在線監測系統,嚴格落實初期蓄水和運行期生態流量泄放保障措施,保證下游河道水環境、河道景觀用水和生態用水要求。
1.2海洋水產資源補償措施
工程運行對六股干流及河口外海域水生生物及水產資源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考慮到本期水利工程的社會公益性質,并為履行對遼東灣水產種質資源的保護義務,擬采取一次性補償資金120萬元,用于購買增殖放流種苗,由遼東灣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部門統一組織增殖放流和跟蹤監測。在補償工程對水生生物和水產資源影響的同時,資助相關研究,為本工程環境影響后評價以及今后類似工程水生生物及水產資源影響分析提供基礎數據。
1.3六股河魚類資源增殖放流措施
為保護六股河野生魚類資源,維持和保護該流域的水生態環境,擬建立魚類增殖放流站一座。人工增殖放流站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進行放流對象野生親本捕撈、運輸、馴養,實施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進行放流苗種的標志(或標記),建立遺傳檔案,提供苗種進行放流,并開展相關科研及監測工作。
1.3.1放流種類增殖放流種類的確定需要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依據保護魚類資源狀況、生物學特性、生態環境變化趨勢、技術經濟可行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遠近結合,合理優化。結合魚類資源監測結果及河流、水庫魚類資源狀況,青山水庫及六股河相鄰水域主要放流對象應是鰱魚、鳙魚、香魚和黃顙魚等。
1.3.2放流標準放流的苗種必須是由六股河野生親本人工繁殖的子一代,因此放流苗種的親魚應是六股河收集經人工馴養的野生親本。在國家尚未有魚苗放流標準情況下,放流苗種必須是無傷殘和疾病、體格健壯的。
1.3.3放流數量和規格放流魚種的規格越大,適應環境能力和躲避敵害生物能力越強,成活率越高。但規格越大,培育成本越高,所需生產設施也越多。
1.3.4親魚采集要求青山水庫建成后對上下游魚類種群及基因交流可構成一定影響,為盡量彌補這種損失,魚類增殖站在親魚采集期間應在壩址上游和下游均進行采集,以期在繁殖放流苗種期間達到基因交流的目的。
1.3.5放流地點和放流周期放流地點擬設在庫區及壩下,符合交通便利,坡度平緩,無浪,背風的港灣等放流條件要求。青山水庫建設期連續投放,此期間所需費用計入本環保方案投資;青山水庫建成后,根據庫區及下游河段魚類種群及數量特點,對放流魚類的種類和數量做適時調整,并長期放流,所需費用納入水庫運行成本。
1.3.6增殖放流站建設規劃1)增殖放流站選址。通過現場查勘,青山水庫魚類增殖放流站擬建在壩址下游約500m附近水庫管理局范圍。該場地目前規劃有水庫管理局,并規劃有永久公路與外界相通。魚類增殖放流站規劃與水庫管理局緊鄰布置,可提高管理效率。魚類增殖站水源考慮泵站引自六股河,青山水庫最小下泄流量為0.79m3/s,水質、水量均滿足魚類養殖要求。2)增殖放流站規模和布局。魚類增殖放流站規劃占地2hm2,建600m2催產孵化車間一座,其他配套魚池0.67hm2以及辦公、試驗、供電、供水、交通、通訊等相關設施。0.67hm2室外魚池包括魚種培育池6個,每個50m2;親魚培育池6個,每個300m2;后備親魚池4個,每個225m2;活餌料培育池2個,每個200m2;大規格魚種培育池6個,每個400m2。600m2催產孵化車間包括親魚催產、人工孵化及魚苗開口培育3部分。此外,內另需建設300m3蓄水池1個,配套六股河~魚類增殖放流站引水管線1km(管徑300mm)。3)儀器設備購置。為滿足青山水庫魚類增殖放流站日常運行需要,增殖站修建辦公、實驗、倉儲、生活用房一棟,建筑面積400m2,并配備相關生產、科研、生活設施及設備。
1.3.7放流技術和放流效果監測為保證放流苗種的自然成活率,苗種放流前需在自然水體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性暫養和鍛煉。放流時,則應該將苗種分散于廣闊水域中,使其獲得適宜的生存環境與餌料條件。為評估人工增殖放流效果,需要在放流期間以及放流后一段時間進行監測。監測內容主要包括種群數量和遺傳多樣性變動兩個方面。在人工培育、放流技術及放流效果監測等方面,應進行科技公關研究,以保障增殖放流任務的順利完成。
2結語
總之,青山水庫生態環境主要通過陸生生態保護措施和水生生態保護措施進行合理、有效地保護,水庫的生態環境將會越來越好。
作者:杜榮海仲朝暉孫貴軍單位:凌海市水利勘測設計處葫蘆島市水土保持辦公室錦州北鎮市水土保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