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討水利工程施工(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襯砌混凝土技術的價值,探討襯砌混凝土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實踐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共組;襯砌混凝土技術;實踐應用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水利事業的突飛猛進,水利工程數量大幅度增加,這也對水利工程發展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襯砌混凝土技術是當前水利工程施工工作中應用廣泛的技術,具備很好的防滲效果,提高輸水能力,得到了諸多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
1襯砌混凝土技術的應用價值分析
在我國的水利施工工程中,襯砌混凝土技術對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和質量的提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成為了水利工程科學應用的前提[1]。襯砌混凝土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創新,其良好的發展趨勢也預示了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引進襯砌混凝土技術,在不斷應用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一項具有現代化特色的先進施工技術,無論是水利工程的渠道施工,或是當前諸多建筑物的施工,這一技術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各種大型水利事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襯砌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越來越頻繁。比如我國大力興建的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在總長度為4897m的項目中就應用了梯形斷面明渠,采用全斷面現澆混凝土襯砌,渠坡和渠底的襯砌厚度分別是10cm和8cm,渠坡襯砌板下鋪設的是6cm厚擠蘇聚苯乙烯保溫板和復合土工膜,渠底襯砌板下鋪設復合土工膜,要求土方回填壓實度在0.96以上[2]。上述工程項目中,由于前期的準備非常充分,故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尤其是對襯砌混凝土澆筑的間隔時間把握的比較好,在采取了應有的實驗后加以指導才開展施工,又對后期做好了全面的養護工作,因此從整體上提升了工程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進度,體現了襯砌混凝土技術的應用價值。
2水利工程應用襯砌混凝土技術施工前的準備
2.1地基處理
在開展水利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員要對水利工程渠道地基的情況加以處理,施工放樣渠道,并以相關的設計圖紙要求嚴格布置,確保放樣渠道底腳線與渠口線有四條,采用人工開挖的方式推進,保證地基的土水分自然風干,達到降低土基強度的作用。此外,還要將土基動機凍脹的破壞減輕,以實際情況為準進行渠道填方,從根本上平整和夯實地基。
2.2制作與安裝模板
在制作模板時要采用定性鋼槽并根據設計圖紙將其制定為一定的框格,于外圍處采用楔形三角形來固定,制作和安裝模板時要確保有較為牢固的支立和相對緊密的板縫,還要確保表面平整、線條順直以及標高抑制,安裝過程中根據圖紙的要求進行嚴格標準的測量,做好放樣處理工作,提高對重要結構控制的重視力度,拼接的同時必須保證表明的平整度。通常情況下,襯砌混凝土模板安裝時要保持與渠道縱向的距離偏差不超過10mm,寬度方向的偏差不超過30mm。
3襯砌抗滲混凝土的配置與生產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會受到混凝土抗滲性的影響,在具體的施工工作中,要確保施工的質量,就要選擇一些抗滲性能好的混凝土,提高輸水渠道耐久性。而水泥混凝土抗滲性主要是對混凝土密實度的提高,改善混凝土孔隙結構,從本質上減少滲透通道,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抗滲性能。此外,提高水利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還要減少水灰比,選擇合適的品種與等級強度的水泥加以應用。
3.1降低處理水灰比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粗細骨料組成,而在實際的應用中,水灰比具體的配置決定了混凝土的流動性能,這時會采用較多的水,而一旦混凝土硬化,水分蒸發以后,都會出現一定的毛細孔,這些毛細孔的出現就與水量有正比的關系。另外,對應的滲透系數在一定程度上也和用水量有正比關系,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時,如果混凝土水灰比超過0.6,那么毛細孔就會大量增加,導致混凝土有較大的滲透性,不但不利于節約水資源,還會混凝土的使用價值產生影響。由此可知,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時必須降低處理水灰比,將其控制在0.6以內。
3.2合理選擇混凝土材料如果是選擇水泥,通常會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并保證水泥7d時間內水化熱指標不超過275kJ/kg,盡量處理水泥礦渣。如果是選擇骨料,骨料對應的顆粒越大,那么出現的孔隙也就越大,在選擇時要對5~31mm級配均勻的機碎石加以選擇,確保骨料水泥含量不超過1%。選擇細骨料時,就要盡量減少混凝土后期收縮,并用于粗砂,確保砂中的水泥含量不超過3%。如果是砂率,要避免出現砂率相對過大和相對過小的情況,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控制砂率。
3.3拌合及運輸混凝土在拌合混凝土時,要嚴格檢驗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水膠和泌水率的情況,確保相關指標都處于正常范圍。進行混凝土的運輸時,則要確保混凝土的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盡量較慢,這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混凝土澆筑時有相對標準的坍落度和均勻性,從而保證混凝土拌合與運輸的質量不被影響。
4襯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分析
4.1襯砌混凝土通常情況下,襯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對應的時間間隔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如果現場的溫度超過25℃,那么對應的澆筑施工時間間隔就要在2.5h以內,如果現場的溫度不超過25℃,那么就要確保間隔時間在3h以內。襯砌混凝土技術工藝的應用作為水利工程施工最為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有效控制成本的環節,期間內如果出現裂縫或是沒能成功控制平整度的情況,就會嚴重影響工程的質量。此外,還要考慮到溫度的變化或是切縫延遲的問題,要消除這些隱患,就要采用電動切縫機,在進行施工時預防混凝土的各種通病。
4.2鋪設保溫板完成坡面的施工以后,施工人員要進行現場的檢查驗收,再對保溫板進行鋪設施工。鋪設前要全面檢查坡面,確保坡面符合相關要求,一旦出現端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就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填平,如細砂和砂土。具體施工方法如下:將細砂或砂土鋪灑在鋪面上,將其抹平后采用2m的靠尺繼續填平,切割保溫板過程中確保保溫板與坡面完全接觸,待所有材料準備好后就可以進行坡面鋪設。這時要用竹纖固定保溫板,嚴禁尖銳的物體靠近或在上方行走,保持表面完好無損后,還要預防后期的接縫工作。
4.3鋪設復合土工膜鋪設復合土工膜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注意土工膜的尺寸與匹幅,避免出現褶皺情況,同時保持復合土工膜水流與鋪設方向垂直。每卷土工膜長度比實際的長度要長,進行鋪設時要預留焊接接頭并用剪刀將其剪短,鋪設土工膜后再固定好。焊接的位置選擇在膜和膜重合的10cm位置,以相關參數為準,控制溫度為300~350℃,避免燙傷或是焊接緊密度不夠的情況,再采用充氣法檢測夾膜焊接的合格程度,確保焊接質量。
4.4做好養護工作襯砌混凝土施工的養護工作必不可少,主要是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同時切斷處理混凝土毛孔細連續性,養護時間維持在2周左右,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全面提升其質量。
5結語
綜上所述,襯砌混凝土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工作中應用,不但能有效確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質量,使得水利工程整體的防滲效果與耐久性大大提升,還能降低施工企業的應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進一步促進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永明,高春艷.水利工程施工中襯砌混凝土技術的應用研究[J].工程建筑,2014,2(6):304.
[2]徐順香.水利工程施工中襯砌混凝土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8(185):125-126.
作者:龔浩1;郭燕燕2 單位:1上海眾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01811)2,上海市嘉定工業區水務管理所(201811)
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的作用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大要點和難點,其不僅與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亦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不斷加大對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改革創新力度很有必要。部分建設專家表示,將導流施工技術的作用與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有機結合,能夠在顯著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的同時確保最終施工質量的完善性和優越性。目前,如何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合理應用導流施工技術,從真正意義上切實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已成為了水利工程建設相關人員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關鍵詞:水利工程;導流施工技術;圍堰法;明渠導流法
0引言
我國水利工程項目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而發展,在建設規模得到顯著性擴大的同時亦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合理有效地運用導流施工技術,有利于確保水利工程建設地順利開展,進而最大化地發揮出水利工程的綜合實際功能。由此可見,導流施工技術對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來說應用價值和應用意義十分重大。
1導流施工技術概述
1.1導流施工技術的內涵
所謂導流施工技術,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確保水流能夠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間繞過施工區域并順利流向下游的水利引導技術[1]。這一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水利工程施工區域附近的水流進行良好的引導與控制。作為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導流施工技術主要包括了基坑排水以及截流和下閘蓄水等一系列子工程,其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整個水利工程設計方案的開展以及施工進度和最終施工結果。由此可見,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期間,注重對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與完善至關重要。
1.2導流施工技術的主要特點
第一,科學選擇壩址。在設計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前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工程壩體選址方面的問題。對地形地貌進行考察是工程壩體選址的必要前提。在選擇壩址時,勘查人員應充分考慮到地形地勢、水能指標、地質條件以及施工難度等諸多問題。第二,制定并完善水電樞紐工程施工方案[2]。水電樞紐工程施工方案對于工壩體選擇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確定工程壩體選址后,為進一步提高工程項目分布的合理性,通常以導流明渠為施工方案的著手點。第三,編制施工計劃。編制完善的施工計劃是確保整個水利工程建設能夠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在編制施工計劃時,務必要充分考慮到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問題,以制定出更為完善和優質的施工計劃。第四,涉及內容較廣。從綜合的角度來看,導流施工技術涉及范圍十分廣泛。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下游生態環境、水能指標、居民搬遷規劃以及周圍建筑分布等[3]。而這也都是施工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第五,革新水利施工技術。我國在水利工程施工方面可謂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性發展,新型建筑材料以及水利工程大型專用機械設備亦在不斷革新,同時也帶動著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改進與發展。
2導流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實際應用
2.1明渠導流法
明渠導流法主要是指通過在河岸或灘地等處開鑿渠道或基坑上下游修筑圍堰等方式,令水流沿渠道順利流往下游。一般來說,這一技術較適用于岸坡平緩或有寬廣灘地的平原河道。與此同時,若當地河流附近有古河道,亦可充分發揮其作用進行明渠導流,由此不僅可減少施工量,并且還有利于縮減施工成本。
2.1.1明渠導流的適用條件具備以下諸多條件之一者便可考慮采用明渠導流法:①導流流量較大且地質條件不適于開鑿導流隧洞;②河床沿岸有較寬的臺地、埡口或古河道;③缺乏挖洞經驗和相關設備且工程施工工期較緊;④施工期間需進行通航、排冰或過木等操作。
2.1.2明渠導流的布置主要包括明確明渠進出口位置與高程以及妥善布置明渠導流軸線。明渠導流軸線的布置應首選寬度較廣的臺地、埡口等區域,同時亦可考慮古河道沿岸;除了要確保渠身軸線能夠伸出上下游圍堰外坡腳外,還應確保水平距離滿足防沖需求(約50~100m);必須確保明渠的進出口應能夠與上下游水流銜接,同時還應確保其與河道主流的交角低于30°;為保證水流暢通,明渠的轉彎半徑務必要超過渠底寬度的5倍,以確保水流通暢。
2.2圍堰法
2.2.1全段圍堰法
全段圍堰法即利用在河流上建設圍堰的方式來確保河道能夠被一次性截斷,并充分發揮圍堰建筑物的作用使河水涌向泄水建筑物,進而使其以分流的形式傾瀉。與其他導流施工技術相比,全段圍堰法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因而為不斷強化對施工質量的控制力度,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時刻準確把握泄水建筑的實際情況,在明確水量等諸多因素后利用導流施工技術將水流進行合理劃分,進而從真正意義上發揮導流施工技術的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倘若河流水量較大或河槽較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明渠導流、涵洞導流等導流方式,在一次攔截處理后再利用全段圍堰法進行二次導流處理。
2.2.2分段圍堰法
分段圍堰法與河流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在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圍堰法是其用以多段劃分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方式,劃分完畢則表示整個水利工程項目操作圓滿結束。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大化發揮導流施工技術的綜合作用,采取分段圍堰法時應充分考慮到河流、河床、河槽等的特點,并將該項技術與其有機結合,以進一步落實好河岸的封堵處理工作。由此便可確保河流能從圍堰建筑物上順利通過,加快工程建設,于潛移默化中提升施工質量。此外,亦有部分專家表示,分段圍堰方法在河水流量較大或河流河床較寬的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適應性較為理想。
2.3隧洞導流法
隧洞導流法在山區河流、兩岸地形陡峻或山巖堅實等水利工程建設中較為常見。同時,因該項導流技術在泄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造價較高,在水流汛期時一般采用淹沒基坑方案。在設計導流隧洞時,應盡可能地與永久隧洞相結合。隧洞導流法主要適用于以下幾方面:導流流量相對較小且壩址河床相對較窄;河流兩岸地形較陡峭,綜合地質條件良好。
2.4涵洞導流法
縱觀實際,涵洞導流法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較為常見,通常用于水閘及中小型土石壩工程中。該項導流施工技術旨在于水利工程施工下游修筑圍堰擋水,從而實現引流導向作用。另外,大量實踐證明,該技術在后期導流中的應用價值亦較高,同時由于其具備了高度靈活性與便捷性等一系列優勢,還能在加快施工速度的基礎上降低工程造價。在該項導流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可根據水流兩岸山體或灘層表層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通常情況下,涵洞均呈直線狀,而為進一步確保水流通暢,應在設置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淤泥或滲漏等問題,以免影響該項導流技術作用的良好發揮。
3結語
總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充分發揮導流施工技術的作用,不僅能夠加快施工進度,進一步確保施工質量的優越性,并且還有利于合理控制工程造價,進而最大化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江峰.試論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J].質量探索,2016(1):48-49.
[2]劉勇.淺談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6(4):12-14.
[3]許朝會,孫凡永.淺談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10):6-7.
作者:柏晟1;韓亮2 單位:1上海自來水管線工程有限公司(200082);2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201612)
第三篇:水利工程堤圍加固施工技術探析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作為我國重要民生工程的水利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先進,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不少問題,如水利工程圍堤的加固問題。水利工程中的圍堤能夠起到緩解當地內澇的問題,同時可以提高水庫的蓄水調節能力,因此,加強對水利工程圍堤加固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非常深遠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水利工程;堤圍加固;施工技術
1水利工程的施工特點
水利工程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關系著我國的農業和民生問題。首先,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技術要求高,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保證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其次,水利工程施工速度提高,伴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設采用了先進的材料和技術,機械化程度也越來越高;最后,國家的水利工程多位于地形復雜、位置偏遠的地帶,水利工程地基施工難度大。
2圍堤加固的施工技術
2.1處理堤基
首先,要確定清理范圍,施工人員應根據施工要求,使用挖掘機把水利工程堤面上的雜草、垃圾、石塊等雜物清理干凈,如果挖掘機清理不干凈,則由人工再次清理;其次,根據圍堤的具體情況對表面土渣進行清理,還要把施工分為不同的層次與時段,清理的厚度控制在20cm以內,確保堤面清理干凈再進行相應的施工,可以提高新面與舊面的結合度;最后,將清理出來的雜物運出去,不能隨意堆放或扔到河流中,除此之外,還要根據施工要求對洞穴進行平整化施工和壓實處理。
2.2迎水面護坡和背水坡反慮
在進行迎水面的護坡施工時,為了提高護坡的穩定性,首先需要使用厚漿進行砌石,為了發揮良好的排水性能,排水管的直徑最好保持在50mm,水平間距和垂直間距分別控制在3m之內和1.5m之內。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工作人員要對施工所用的材料,如:水、石料、砂以及水泥等進行嚴格控制,嚴禁使用質量以及規格不符合施工標準的材料。其次,在進行迎水面厚漿砌實筑施工之前,工作人員一定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擋墻式反慮干砌和漿砌石的緊實、飽滿與平穩,保證砌縫的牢固,發現砌縫不緊密的地方可以加入塞墊。最后,迎水面護坡和背水面反慮施工結束后,必須對其進行為期最少半個月的養護,確保迎水面護坡外露面一直處于潮濕狀態。背水坡的反慮施工完成后也要積極進行養護工作,在反慮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粗砂和碎石的反慮均勻。
2.3填筑堤身
在堤身填筑施工前,首先要進行土方填筑施工,在進行土方填筑施工時,工作人員需要按照相關標準將施工段劃分為相應的長度不同的作業段。在施工的過程中,也要遵循施工相關要求進行測量。當輔料施工到堤壩邊緣時,可以在堤壩邊緣的外側多填30cm,提高邊坡的緊實性和穩定性。其次,在新料鋪設施工之前,為了提高下層和上層緊密的銜接性能,施工前必須對路面進行刨毛處理,保證路面清潔。另外,在進行鋪設時還要注意按照施工要求決定鋪設的厚度。在運輸材料入庫時,由于人工有限,加上涂料數量多,汽車應具備自卸功能,再由推土機將材料運進倉庫,這樣能夠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和加快工程進度。最后,在進行土方碾壓前,一定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壓路機,然后進行分層碾壓,碾壓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壓路機的速度維持在2~3km/h。為了保證每一層土層的碾壓緊實度符合施工質量標準,一定要采用靜態的碾壓方式進行碾壓,待碾壓平展再采用振動的碾壓方式接著進行碾壓。碾壓車的施工路線一定要和河堤的軸線保持平行,碾壓寬度和平行的位置的橫向距離保持在50cm之內,垂直距離保持在3m之內。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進行堤身填筑施工時,應嚴格把握使用的材料質量,例如:施工所使用材料的含水量誤差不能超過3%,可以采用烘干法對含水量進行測量,進而保證施工材料含水量達到施工相關標準。
2.4堤頂
堤頂是圍堤施工的最后一個環節,工程工作人員在進行施工時,要充分考慮施工當地的實際交通情況來選擇施工技術,防浪墻的高度與寬度要以當地的汛期浪高為參考依據進行設計與施工。為了進一步保證堤頂之上路面的平整寬闊,堤面的寬度一定要符合標準。
3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質量控制
3.1施工前準備
施工前期準備是工程施工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在施工開始之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施工工序、分工規劃、施工方法的確定、施工材料的選購和入庫、施工機械設備的選擇和調試以及施工場地的清整等工作,確保每一項都達到工程的標準和使用要求,進一步保證工程施工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土方回填時要遵循從下往上的順序,為了避免發生沉陷而影響施工進度,填筑時要留出相應的高度。各類施工材料不能摻雜雜物,一定要達到施工質量要求,填筑材料的粒徑與級配也都要達到設計要求。墊層填筑的鋪設方法一定要符合小骨料的分離程度。
3.2工程質量控制方法
質量控制貫穿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所有環節,因此,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對其進行質量控制:首先,嚴格把握材料關。一定要在正規供應商處購買施工材料,并且要對材料進行檢測,再次確認合格之后才能入庫并投入使用,應根據材料的性質選擇正確的存放方式,保證材料的質量;其次是施工的機械的選擇。要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選擇機械類型,同時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定期對機械進行保養和檢查,在施工之前還要將機械調試至最佳的狀態,保證施工質量;最后,根據不同的施工內容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法。工作人員在施工之前要嚴格按照技術規程進行一段試驗施工,如果實驗效果符合質量要求,則可以正常施工。如果質量與施工質量要求不符,就要找出原因,進行相應的調整,各項內容都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正常的施工。
4結語
水利工程圍堤加固質量不僅關系著農業的發展,還關系著水利工程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因此,必須加強施工技術的監督與指導,不斷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并結合我國的工程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質量,在最大程度上發揮水利工程的各項功能。
參考文獻:
[1]譚衛恒.水利工程堤圍加固的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6(12):36-38.
[2]黃秀云,羅坤城,黃英超.堤圍常見問題及其加固技術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5(7):30.
作者:霍樹強 單位:肇慶市鼎湖區豐樂圍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