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農技推廣完善帶動產業升級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優勢產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安全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農副產品的有效供給直接影響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種植業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值是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因素。為此,我們利用項目在全縣實施的大好機遇,圍繞全縣玉米及甜糯玉米、雜交谷子、優質特色瓜類三大優勢產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帶動全縣玉米產量實現跨越式增加
玉米是定襄縣的優勢作物,播種面積占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80%左右,總產量占全縣糧食總產量的90%左右,玉米產量的豐歉決定著全縣糧食總產量的走向,因此,我們把推廣玉米高產優質集成技術作為項目實施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通過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帶動了全縣玉米產量實現跨越式增加。項目實施的3年來,我們通過推廣以先玉335為代表的高密玉米品種,增加玉米種植密度500株/畝,推廣配方施肥,機械化單粒機播、化學除草、適當晚收等集成技術措施,全縣2011年玉米產量平均水平已達到750千克/畝,個別地區個別田塊實現畝產噸糧,全縣糧食總產量由1.62億千克增加到1.86億千克。
2甜糯玉米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定襄縣位于北緯38.5°,地處世界玉米優質生產帶,糯玉米產業是定襄縣的傳統優勢特色產業。全縣甜糯玉米有華北最大的甜糯玉米加工企業———山田園甜糯玉米加工股份有限公司,年可生產加工甜糯玉米達億穗,年生產基地達5萬畝以上。全縣有穩定的農民經紀人隊伍30余人,他們大多采用通過土地合理流轉包租農民承包地,規模種植200~300畝左右,再通過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訂單生產,包租冷庫貯藏加工、淡季市場批發銷售的形式來實現規模經營。全縣生產甜糯玉米品質上乘,在國內、國際市場倍受青睞,但多年來,甜糯玉米在大田生產均為單作,農民種植效益不高,種植積極性不斷下降,我們利用項目支持,進行了糯玉米間作辣椒、糯玉米套種馬鈴薯、甜糯玉米套種制種瓜菜,品種引進示范,寬窄行種植,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等試驗、示范,采取個性化服務,為企業、農民經紀人和種植大戶服務,提高農民種植效益,提高產品商品性能。全縣甜糯玉米生產基地穩定在5萬畝左右,畝均增收500元以上,全縣共計年增收達到1500萬元以上,帶動了5000余戶農民增收,實現了企業和農民互利雙贏,促進了甜糯玉米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3促進設施優質瓜菜產業發展
定襄縣受錄、季莊鄉是全縣種植業大鄉,甜瓜和辣椒兩個經濟作物是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作物。甜瓜方面,我們推廣了育苗移栽、設施栽培、吊蔓栽培等技術,使甜瓜由過去單純地膜覆蓋點播,發展到現在的育苗吊架大棚生產,由過去畝產值2000~3000元,發展到現在的提前上市2個月,畝產值2萬~3萬元,使定襄甜瓜成為當地饋贈親友的佳品,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成為定襄為數不多的優勢產業。定襄縣北坡辣椒產量高、品質佳,深受市場和外地客商歡迎。但多年來受當地夏季炎熱,病毒病和疫病發生嚴重影響,產量不穩,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我們通過推廣玉米(糯玉米)間作辣椒栽培模式,不僅增加了一茬玉米收入,而且降低病毒病和疫病發病率,使辣椒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萬畝以上。
雜交谷子得到全面推廣
雜交谷子由于產量高、品質佳、抗逆性強,是小雜糧生產上的一個突破,我們利用項目支持,在全縣谷子優勢產業———北、東、南三面丘陵山區,大力推廣雜交谷子品種和配套集成技術,全縣雜交谷子種植面積由2008年的3000畝到2012年的1萬畝,占到全縣谷子種植面積的85%;品種由過去的晉谷21號,更新為張雜谷系列品種張雜谷5號、張雜谷10號等,單產由200千克/畝提高到400千克/畝,僅此一項,每年可為定襄縣提高糧食產量600萬千克以上,為全縣農民增收2000萬元以上。通過3年來的項目實施,帶動了全縣農業產業升級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項目經費不足,基地建設規模不大,示范帶動作用有限;二是項目周期設置與本地生產不配套;三是項目經費下撥滯后。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示范基地建設規模定襄縣科技示范村50個,占到全縣行政村總數158的31.6%,科技示范戶1000戶,占到全縣5.8萬戶農戶總數的1.7%,每戶補貼標準不足200元,再加上定襄縣財政資金貧乏,無法保證項目配套資金到位,使許多工作無法開展。為此,建議上級財政能加大項目經費投入,支持加大示范基地規模,加大示范基地科技研發力度,提高示范戶物化補貼標準,使項目能發揮更大的輻射帶動作用。
2.重新設置適應北方的項目實施周期項目實施周期為第一年的7月份到翌年的6月份,6~7月份為全縣大秋作物生長旺盛期,因項目周期設置的原因,項目基地和項目大部分技術措施落實只能推遲到第二年的春季,但到第二年的7月份本年度項目已完成,因此試驗、示范結果只有到下一個實施年度才能體現,這樣到項目最終完成時,總的試驗、示范結果整整少了一個年度,再加上不同實施周期,按照項目要求淘汰和更換技術指導員和示范戶,工作銜接困難,使項目實施帶來了一定的混亂,為此,建議項目實施周期設置因地制宜,在北方改為適應北方的項目實施周期1月份到12月份。
3.提前項目經費下撥農業項目實施要提前承包土地,購買生產資料、儀器設備以及進行考察等,需要大量資金,如果項目經費下撥滯后,很大程度上影響項目實施效果。總之,項目實施以來,不僅提高了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科技素質,建設了穩定的基層農技推廣網絡,而且提高了農民科技文化水平,增加了農民收入,輻射帶動了全縣特色優勢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對定襄縣農業產業轉型跨越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農工程,今后在項目實施中需要不斷完善、提高,更大地發揮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
作者:張志平單位:山西省定襄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