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下碳匯林業發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國際政治形勢和我國的特殊國情
目前,國際上就氣候變化的問題一直在談判磋商,各個國家質檢部門都在努力地尋求合作方案,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年)到《京都議定書》(1997年),再到《哥本哈根協議》(2009年),國際氣候合作框架正在形成。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一致提出了中期減排目標,歐盟的目標是到2020年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20%,日本則提出了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目前減少60%~80%的目標。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又是一個以重化工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化國家,在實現工業化進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我國目前還不需要承擔《京都議定書》中的減排任務,但是我國確實呈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排放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政府一直致力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積極發展低碳經濟。
2低碳經濟下的碳匯林業
2.1碳匯林業的概念目前,工業直接減排和間接減排是減少碳排放的主要方式。工業直接減排,就是通過對技術的改造以及能效的提高來減少能源,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源;間接減排,通過森林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植物體和土壤中,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匯,也叫增匯或碳匯。碳匯林業,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經濟有效的手段。
2.2低碳經濟下我國實施碳匯林業的意義中共中央國務院2009年“1號文件”要求“建設現代林業,發展山區林特產品、生態旅游業和碳匯林業”,這是碳匯林業首次出現在中央文件。主席在2009年9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出:中國將“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hm2,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m3”[3]。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工林面積,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大力發展現代林業的今天,實施碳匯林業具有重大意義。一是據此能夠樹立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二是能夠加快我國參與國際林業熱點問題的步伐,提升林業地位[3];三是可以把碳匯林業作為一個產業去抓,既加強生態建設,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四是拓寬了林業發展的融資渠道,有助于探索生態建設投融資機制的改革;五是可以進一步改善森林經營,提升森林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碳匯林業作為我國發展現代林業的一項重要舉措,逐步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3碳匯林業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3.1清潔發展機制碳匯項目清潔發展機制(CDM)是指發達國家把幫助發展中國家削減的排放量算作本國的削減量,清潔發展機制下的再造林碳匯項目,是《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在林業領域內的唯一合作機制,也是一種雙贏機制。“中國廣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項目”是全球第一個清潔發展機制碳匯林業項目,通過混交栽植馬尾松、楓香、木荷、桉樹等鄉土樹種,預計在未來的15年間,由世界銀行生物碳基金按照4美元/t的價格,購買項目產生的逾60萬t二氧化碳當量[3]。
3.2中國綠色碳基金2007年7月,中國綠色碳基金成立,改變了單純依靠政府力量改善生態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局面。這一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增加森林植被,鞏固國家生態安全,能以較低的成本幫助企業志愿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截至2008年底,中國綠色碳基金已有資金超過3億元,完成碳匯造林逾13.33萬hm2,預計今后10年可固定1000萬~2000萬tCO2[3]。
3.3企業和個人參與一些企業和個人捐資到中國綠色碳基金造林,所造的林木按照規定的計量方法計算成碳匯,這些碳匯可以作為企業或個人自身排放二氧化碳的抵消,或者用于出售。目前,已有個人捐資在北京八達嶺林場營造了碳匯林。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幾個項目試點,并且和世界上十幾個發達國家簽訂了碳減排合同。正在實施的各類碳匯林業項目主要有:中國東北部敖漢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項目、中國廣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項目、中國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項目、中國綠色碳基金北京市房山區碳匯造林項目、中國綠色碳基金北京八達嶺林場碳匯造林項目等。
目前,我國碳匯林業的發展尚處于起步試點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只重造林不重經營,森林管理力度不夠;缺乏統一的碳匯計量監測和價值核算體系;碳匯交易尚不成熟等。這些問題中,有些是共性的,也有些是我國現代林業發展過程中所特有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探索,深入研究,以期最大化發揮碳匯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功能與作用。
作者:吳承英單位:安徽省旌德縣版書鄉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