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結合幼兒興趣增加區域環境內容
增加區域環境內容與幼兒活動質量息息相關,能夠讓幼兒盡情盡興地探索他們的世界。活動區域必須是豐富多彩且具有科學性的,但增加環境內容并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幼兒的注意力并不能長時間集中,且過于復雜的環境雖然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但是也可能讓他們三心二意,這和幼兒教育目標是相違背的。所以我們在創設區域活動環境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活動主題,做到有的放矢,結合幼兒的興趣對環境進行創造。一般來說在進行區域活動之前應該事先與幼兒進行溝通,再結合他們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以及教育目標,制訂區域活動規則。
2.環境創設要考慮幼兒的個性差異
環境的創設還應結合幼兒的不同需求與實際能力,盡量地提供一些實際操作性強、趣味性高的材料來讓他們自己動手研究。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是有差異性的,不同的孩子的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在創設區域活動環境的過程中不能有“一刀切”的思想,不但要考慮到“吃不了”的幼兒,同時也應兼顧到“吃不飽”的幼兒,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合適的環境中成長。[2]例如,為了幫助幼兒動手能力的提升,我們可以在活動區域設置“夾豆豆”這一游戲內容,準備好豆豆和特殊的筷子之后,讓孩子用筷子將放置于玻璃瓶中的豆豆夾出來,而一些動手能力較弱的孩子或者動作較為緩慢不習慣使用筷子的孩子,我們可以在旁邊放置幾把小勺子,讓他們用勺子將豆豆舀出來。這樣每個幼兒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讓他們都能夠獲得滿足感。
3.區域活動中創設“互動性環境”
幼兒園區域活動主要目的是為幼兒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但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依舊離不開師生的互動。我們應該為孩子們創設愉悅、寬松的區域活動環境,讓他們在和諧的氛圍中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活動內容與活動伙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類活動之中,為此,我們應該將區域活動環境創設成為互動性環境。但是現階段很多教師在區域活動組織的過程中都忽略了與幼兒的互動,通常都存在“教師少幼兒多”“區域多戰線長”的問題,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常常將自己定位為活動的管理者與控制者,而忽略了幼兒的反饋與其進行互動。為了讓幼兒在區域活動過程中表現出更多的探索樂趣和創造行為,我們應該通過語言或情感交流的方式來給予幼兒回應,對他們的想法給予鼓勵和肯定。
4.結語
總之,幼兒園區域活動要充分發揮其教育意義,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環境創設以及教師的指導。作為幼兒教師,應該以“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為教育工作的重心,不斷提升自己對幼兒教育的理解能力與實踐能力,組織更多更好的區域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作者:林海霞單位:福建省平和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