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環境綠色包裝的可持續節能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城市環境的發展,包裝廢棄物對城市環境的危害逐漸加大,綠色環境與綠色包裝成為環境設計及包裝的重要研究方向。綠色包裝再創作基本要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無論從材料的選擇上還是形態的設計上,或是視覺的體現中都要有利于保護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本文立足簡化包裝、節約材料、提高可利用率、加強可回收性,趨于可分解、可降解的技術實現綠色包裝,強調受眾的環保意識和勤儉觀念,進一步推進綠色包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關鍵詞:綠色包裝;可持續發展;節能;城市環境
大數據背景下,人類生活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包裝的綠色化、人性化、可持續性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加不能忽視,而包裝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日趨嚴重,這就呼吁設計師及受眾都得從綠色、生態、人性化的角度審視包裝。綠色包裝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上來看,首先要求包裝原材料要具有綠色化、可回收、再利用、可再生、可降解性等特征,用料更要節約資源,避免過度包裝,力求減少包裝的廢棄物數量。其次就是焚燒時能充分回收熱能,盡最大可能性不產生有毒性、有害性氣體,或者進行垃圾填埋時適應環境自然降解。
1節能、減量與城市文化
我國大多數節能、減量化的包裝基本都是從材料的選擇上、利用率上、回收率上綜合考慮和開展的,尤其是食品、藥品的安全保障上,不僅要對商品進行美化,還要方便商品使用,更要節能使其增強可利用率,達到環保再生。從本源上分析,節能、減量化的包裝基本就是對商品包裝材料數量的減少,但是在實際生產和銷售的過程中,加工人員及設計師不能夠局限在單純的減少商品包裝材料,更多的要根據商品和受眾的需要進行合理的縮減,達到不浪費、不過度包裝,保障包裝本體銷售過程的需求。借此來達到包裝材料的循環可持續性,提高包裝材料的可回收率,拓展包裝材料的使用廣泛性,有效延長包裝的使用周期和再利用性。
1.1節能、減量的包裝
節能、減量的包裝結構,可持續循環結構設計可以說是需要簡潔、便捷的包裝結構搭配視覺明快的平面設計,達到視覺、材料、結構多重減量的效果,避免浪費,可以讓循環再利用包裝設計成為一種生活消費習慣,而不是某種任務或者責任。例如一款紙質材料的包裝,利用結構的優勢,采用免填充、自支撐的防震快遞設計,這款快遞盒的作品創意思維來源于Z字形創意結構,充分利用空間原理,使包裝內部分成多個面,均采用打孔的固定方式,在每次使用快遞盒的時候根據產品的材質、輕重、大小等來確定所需固定商品的空間尺寸,進行不浪費減量化的商品放置,既可節約原始包裝箱內大量有害填充物,也能進一步保障商品的穩固,優化了包裝結構的視覺感受。
1.2結合城市形象的包裝
城市形象是每個受眾都較為熟悉的,更是一個城市宣傳的重要渠道,將其應用在包裝中更能喚起受眾的共鳴,從某種角度來說更是一種城市文化的無聲宣傳。例如圖1越南西貢的AtypicalCoffee特色咖啡烘焙店。他們立足城市文化,將城市中的一些視覺形象提取出來,結合包裝的使用功能提供給消費者,從而帶來視覺共鳴。他們也提供零售和批發咖啡產品的銷售業務,從食物的原材料和工藝上將精選的本地和進口口味融合,再通過釀造方法與細致的高品質相結合。包裝的形象鏈接品牌的視覺形象再結合品牌產品的精致,將西貢街頭原始的生活及城市文化抽象化、夸張化。受西貢街頭城市立面的啟發,視覺設計突出品牌的定制字體,創意來源于“混凝土鉆孔機”的破壞行為。包裝系統和宣傳材料也是以西貢各地發現的墻壁照片圖像為特色,這種熟悉的城市味道,統一中又有著特色變化,非常深入人心。
2實現綠色包裝,保護并改善環境
2.1節約材料,綠化節能
從商品或企業形象上樹立良好的印象,簡化包裝形態、減少視覺垃圾、節約用材、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從人性化的角度拉近與受眾的距離,更多的讓受眾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到包裝中,不僅增加了興趣度又對環境進行了優化。包裝最初的目的和意義就是保護商品不受到損傷,便于商品的運輸和儲藏,并使受眾攜帶和使用方便,在這些基本的元素基礎之上考慮視覺形象美觀、大方,達到一定的銷售宣傳力度。隨著受眾對生活水平和情理需求的不斷提升,過度包裝一度占據了禮品市場,導致浪費了大量資源,對環境造成了極度破壞。例如包裝當中常用的瓦楞紙,市場上有三層、五層、七層等,發達國家或環保意識強烈的國家常常使用三層瓦楞紙,而中國多數使用五層瓦楞紙,導致國家每年要花很多錢進口紙漿和紙板。這其實就可以從用材的根本上解決一部分環境污染的壓力,將五層換成三層會節省三分之一的費用。另外用材過度不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更對受眾的消費利益造成了損壞,更嚴重的也會損壞社會利益。例如中秋節的月餅包裝,部分設計師為了迎合過節送禮的行為,常常采用浮夸、奢華的包裝材料,造型上更是復雜多樣,使得包裝比月餅本身的價格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就只為送禮時博得所謂的“面子”,所以要呼吁廣大受眾共同營造節約型社會、經濟型包裝、綠色化生態環境。
2.2加強功能性優化
包裝的可利用性也就是人性化的多功能包裝,這一類包裝在受眾使用后可以變廢為寶,例如稍做加工后制作成展銷架、展臺盒、儲物盒、衣架、展示柜等等,實現了包裝材料的可再利用性。將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更新包裝設計理念,從根本上堅持環保、節約、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原則,從受眾的各個角度高度重視包裝生產過程優化、流通領域的凈化、消費過程的綠色化,同時也呼吁國家制定相應的廢棄物管理法規、可回收利用和資源浪費的管理法規,及時通過各種渠道呼吁受眾凈化環境、有效保護、創造更有價值的生態環境。例如圖2除臭劑的包裝,這款包裝的形狀像鵝卵石,材質上也采用了鵝卵石的特色,從形象、材料、視覺、文化等方面綜合體現了產品長壽和可持續性。當受眾把商品放在手里時,與用戶的生活方式、城市形象無縫融合。產品的材質選擇啞光飾面,與家居產品相呼應時逐漸呈現出古色,由于材料的環保性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可以變得越來越懷舊,突顯出本質的古色美,結合自然生活,看到產品就可聯想到海灘上發現的鵝卵石。
2.3分解、降解材料
依照先進技術和研發結果,制作可分解與可降解的包裝材料,目前市場上研制出的這類包裝材料多種多樣,多以復合塑料的形式出現,使用完畢后,可統一回收埋到土壤里,成為土壤微生物的食物,從而供給其他生物營養。例如市場上應用率較高的蜂窩紙,它是由蜂窩芯與上下面紙復合加工的全紙質材料,不僅質地輕、堅韌性強、穩定感好、硬度適中,利用這種材料優化結構,借助建筑當中的某些搭建方法,做到良好的支撐和緩沖,這無疑是一種成本低廉、節木代木的新型環保包裝材料。通常在家用電器、家具等護角和底座上應用較多,達到了低成本、車間裝配容易、生產線加快的目的。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許多加工廠家重點使用稻綠色包裝研究•設計草、麥秸稈等草本植物纖維,在食品包裝當中也推廣可食用包裝,比如土豆、玉米、淀粉等食物進行拉胚塑形,繼而制作成簡易造型,用來盛放茶水、咖啡、果汁等,諸如此類以廢治廢、環保再生、降低成本、本源同體等發揮物質的最大利用率,使常態生活進入可持續和良性的生態循環中。
3總結
經濟生活水平日趨提高的同時對包裝工業、環境保護、空氣凈化、尋求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都有著沉重的考驗,呼吁大眾節能減排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和優化包裝現狀有著指導性的意義。包裝設計今后的發展方向、環境保護的進一步推廣、良性生態循環的優化必然要以人為本,滿足受眾生活的需要,充分減輕對地球生態環境的負荷。無論在教育上、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要時時刻刻增強民眾的環保意識、綠色思維及節儉精神,推進城市環境中綠色包裝的可持續節能設計必是大勢所趨,更是設計師們深刻思考的創新源點。
作者:顧海璇 單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