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地震區醫院工程隔震支座施工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地震可能會對建筑結構的某些部件造成損害,甚至導致結構坍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目前隔震結構己被證明可以很好地抵御地震作用,但是現有隔震結構大多應用于堅硬場地,在軟弱場地應用較少。本文將以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搬遷工程為背景,完成隔離支座的安裝施工工作。
關鍵詞:地震區醫院;隔震支座;施工技術
1引言
隔震支座用于通過在下部結構和上部結構之間提供隔離層來改變結構的整體動態特性。這項技術的想法是“以柔克剛”。典型地震的振動周期大多在0.1到1秒之間,采用隔震支座能使震引起的建筑物的加速響應大大減小,從而達到保護建筑結構的目的。
2工程概況
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建設用地位于原巫家壩機場北端,關上街道和甸營地塊。用地較為方整,地勢較為平坦。用地四周均為城市道路,其西南和東南兩面臨40米寬的城市主干道,西北面臨30米寬的城市次干道,東北面臨20米寬的城市次道。項目由1號樓(門診醫技綜合部分)、1號樓(急診部分)、2號樓—傳染病科、3號樓—后勤樓、4號樓—高壓氧倉、5號樓—住院樓、6號樓—康復樓、7號樓—婦幼中心及二層地下室組成,共10個子項。本標段包括:1號樓(急診部分)、4號樓—高壓氧倉、5號樓—住院樓、6號樓—康復樓、7號樓—婦幼中心、地下室。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為0.20g,場地類別Ⅲ類,設計地震分組第三組,特征周期0.65s。
3.1承臺、底板施工隔震支座的下墩(柱)與支承平臺和底板分開構造,下支墩(柱)的垂直鋼筋在混凝土澆筑在支承平臺底座上之前準確預埋。
3.2測量定位當承臺、底板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時,可以進行測量和定位。為了確保隔震支座中心位置的準確性,每個隔震支座的中心點的投影由全站儀測量并在混凝土表面上校準。
3.3綁扎下支墩(柱)鋼筋安裝上部鋼筋和下部墩(柱)的周圍鋼筋。為了確保預埋錨固件的位置精度,隔離軸承的八個預嵌入錨固件的垂直投影位置在混凝土表面上預先校準。盡可能避免預先嵌入的錨肋,支撐(柱)的加強被阻擋。
3.4嵌入式零件的定位和固定(定位板,套筒和錨)嵌入式套筒和錨固肋的定位和固定是隔離軸承安裝的難點。(1)預埋套管的上部和橡膠套管(為了保證隔離軸承下法蘭板的厚度,便于安裝支架),下部端口用定位螺釘固定確保套筒的位置準確。該過程測量是安裝整個隔離軸承的關鍵。根據偏差大小,及時調整套筒和錨肋(便于控制定位板的高度和平面中心位置,可以采用在對應于定位板的四個角的下支柱(柱)的主肋上點焊短鋼棒的方法。短鋼筋的高度是墩(柱)的設計高度。(2)為了確保預埋套管的錨固長度和垂直固定,加工螺紋的預嵌錨固肋與預埋套管連接。(3)為了保證定位板的精度和平面的位置以及嵌入式套筒的垂直度,嵌入件精確定位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對錨肋和支撐鋼筋進行點焊。確保錨和定位板不移位。(4)安裝嵌入式部件后,使用全站儀或水平儀逐一測量頂板,平面中心位置和定位板的高度,并將其記錄到表格中。
3.5下支墩(柱)側模安裝安裝側模,側模的高度略高于支撐(柱)頂面的高度,支撐(柱)頂部設計的位置在側模上用水校準澆筑混凝土時,方便控制支墩的高度。側模的剛度應滿足新澆注混凝土的側壓力和施工負荷的要求,并且如果需要,可以加密柱夾。模板應緊密包裝,底部固定牢固,并確保垂直狀態。
3.6下支墩(柱)澆筑在泵送和澆注混凝土時,應盡量減少泵管對嵌入部件的影響,并應防止混凝土泵管對嵌入部件產生較大影響。在振動過程中,振動桿不會與定位板和錨肋碰撞,禁止工人踩踏定位板,防止軸線偏離,高度和平整度,影響安裝質量。如果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現嵌入部件的位置偏移,應立即停止混凝土,并在重新定位嵌入部件后澆注混凝土。現場施工可根據施工難度和現場條件進行二次灌漿或二次澆筑,但注意二次灌漿必須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以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對于第二次澆筑混凝土,高混凝土和小收縮混凝土,應采用微膨脹或無收縮高強度砂漿,與原設計強度相比,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混凝土澆筑振動孔的位置必須平整,不允許有凹凸不平。在混凝土的初始設定階段完成之前,應取出定位板,并且應手動調平下支撐墩的頂面。澆筑完畢后,注意混凝土的養護。
3.7隔震支座安裝隔離支座的安裝只能在混凝土固化時進行,直到下墩(柱)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在安裝隔離支座之前,應首先清潔下支柱(柱)的上表面,以避免砂漿,混凝土和其他碎屑進入套管孔。同時,應重新測試支撐頂面的高度,中心位置和高度,以確保在安裝隔離軸承之前滿足規范要求。清潔完成后,先拆下螺栓和橡膠套,然后根據現場條件使用所需的隔振支座。掛在碼頭(立柱)上,抬起支架時要注意輕輕提升,以免損壞支架和碼頭下的混凝土。在隔離軸承的下法蘭板的螺栓孔位置與嵌入式鋼套筒的孔位置對齊后,將螺栓擰入套筒中。螺栓應對稱擰緊,嚴禁在螺栓緊固過程中用重錘敲擊。隔離軸承安裝完成后,隔離軸承頂面的總高度,隔振軸承的中心位置和水平面重新測試,并使用全站儀或水平儀記錄在表格中。在起吊和搬運過程中,應注意現場人員的人身安全。避免損壞保護橡膠,影響隔離軸承的使用壽命。
3.8上部預埋件固定上部預嵌入式錨和套筒用螺栓固定在隔離軸承(法蘭盤)上。
3.9上支墩(柱)底模安裝澆注混凝土會在底部模具上產生垂直壓力,導致底部模具垂直變形或下降。因此,應采取措施確保底模具有足夠的支撐剛度,以避免支撐法蘭板在混凝土澆筑后落入上支柱的混凝土中。3.10上墩(柱)鋼筋混凝土澆筑和隔離層澆筑上墩(柱)鋼筋依次綁定(上支撐鋼筋和法蘭板之間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持保護層的厚度),側模支撐,混凝土澆筑隔離層部件的構造方法與傳統方法基本相同。由于隔震支座的安裝過程中隔離支承涂料不可避免的損壞和污染以及支撐和拆除模板,在完成支撐的混凝土構造之后,在移除模板之后,修復隔離軸承的涂料并清潔和凈化。
4相關保護措施
4.1抗震軸承安裝偏差處理措施在安裝隔離支座之前,如果不能滿足規定的要求,應處理下支撐的安裝位置。(1)如果碼頭安裝位置的高度高于規定的要求,則應拆除多余的混凝土并重新平整。(2)碼頭安裝位置的下列高度低于規定要求:①安裝支架的下支撐,必須先拆下下隔離支座;②混凝土表面切割不小于20mm,模板支撐,模板到套筒外緣的距離不小于50mm;③使用墊塊并調整至設計標高;④用水充分潤濕界面,但灌漿前不得留下清水。
4.2隔震支座及預埋件保護隔震支座及其內嵌部件運至施工現場后,施工單位應將其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以免污染和損壞。(1)當儲存隔震支座及其內嵌部件時,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直接暴露或下雨。(2)當隔離軸承存放現場安裝時,應保持清潔,避免污染。存放場地,防止施工人員和保安人員將殘留物和剩余物傾倒在隔離軸承上,造成使用前污染;安裝施工現場,避免鋼絲繩外部保護紙或塑料薄膜在提升過程中撕裂;在安裝過程中,避免使用鋒利的工具拉動隔離軸承的法蘭盤,導致法蘭盤脫落。(3)支撐模板和腳手架時,避免接觸隔離軸承。(4)在施工現場安裝隔震支座前,用備用臨時小螺栓更換高強度螺栓。(5)在安裝過程中,應清潔套管,使套管內沒有混凝土或水泥漿,以免污染和損壞高強度螺栓。
4.3施工安全措施(1)工人進入施工現場后應進入三級安全教育和職業健康安全教育。所有類型的工作都應該在安全操作程序之前接受教育。(2)施工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此類工作的技術操作要領,并應對特殊類型的工作進行認證。(3)吊裝隔離支座和預埋板時,使用預留的吊裝螺孔,同時使用雙吊環吊裝。嚴禁單環提升或傾斜提升,以防止在撞擊安裝人員或其他物體時因不均勻的力擺動而導致的事故。嚴禁使用鐵鉤直接鉤住隔離支座進行移動或提升,以防止鉤子脫落時受傷。(4)使用扭矩扳手時,應防止脫落傷人。
5結語
實踐證明,隔離技術可以顯著降低建筑物在地震時局部表面振動時所遭受的損害。建筑物的上部仍然可以保持彈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建筑物的破壞。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和人身安全。
參考文獻:
[1]CECS126:2001.疊層橡膠支座隔震技術規程[S].
[2]03SG610-1.建筑結構隔震構造詳圖[S].
[3]DBJ53/T-47-2012.建筑工程疊層橡膠隔震支座性能要求和檢驗規范[S].
[4]DBJ53/T-48-2012.建筑工程疊層橡膠隔震支座施工及驗收規范[S].
作者:劉莎 單位:中鐵十六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