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第一階段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新推出的移動電話系統(IMTS)在原有基礎上做了改進,使用頻段為150MHz、450MHz,頻段區制較大、容量也較以往有所提升,這個系統也成功的實現了無線頻道的自動選擇、自動接續。隨后,德國也推出了類似的移動電話網絡——B網。這一階段使得通信系統更加完善成熟。特點是中小容量、大區制,頻率高達450MHz,能夠實現自動接續。
1.2第二階段第四階段為引動通信發展最為繁榮的一個時期,在上世紀70——80年代,不但誕生了第一部手機,而且,美國的貝爾實驗室成功研發了當時最新的移動通信系統(AMPS),整體采用了蜂窩狀的移動網絡結構,大大提升了系統的容量。1983年該系統在芝加哥、華盛頓等地實現商用,并在全國逐步擴大服務區域。隨后,蜂窩式的移動公用電話系統在各國廣泛研發并推開。這一階段的意義在于第一,微電子技術開始發展,為以后的引動通信設備微小型化提供了條件;第二,蜂窩網式的通信結構形成;第三,大型通信網絡實現初具條件。
1.3第三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移動通信技術80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快速發展。總體可分為四個階段,從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2G)。
1.3.1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及模擬制式手機(1G)第一代的移動通信主要是采用模擬網進行信號傳輸。這個階段的模擬網絡模式基于美國研發的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信號調試是以模擬的方式進行的,通信產品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模擬信號的處理技術以及天線技術。雖然模擬信號具有音質好、失真度低等優點,但是也暴露出了諸多缺點,如易被竊聽、費用較高、頻譜利用率較低、設備復雜等。
1.3.2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及數字手機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基于數字信號進行傳輸,并逐漸向著智能化、小型化、高速大容量的方向發展,并最終取代模擬通信;最具代表性的則是GSM網和CDMA網的發展。GSM全稱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是歐洲的郵電管理委員會于1982年首先研發推出的通信體系,被稱為歐制式。GSM運用的數字調制的技術,核心技術是時分多址TDMA(即每一個用戶在某一時隙上選用載頻但只能在特定的時間下接受信息),它的主要優點是音質清晰、易保密等。CDMA數字網,則是基于分支-擴頻通信技術研發的無線通信技術。最早是由美國高通研發的無線型蜂窩網絡,相比GSM而言,使用頻率更佳。2002年,中國聯通開始營運CDMA網絡,它具有語音低成本、保密性強、系統容量更大等特點。
1.3.3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及終端設備手機(3G)第三代通信網絡即3G網絡,3G主要是講國際互聯網與無線通信技術融合得到的新一代通信網絡系統,3G的主流技術便是CDMA技術。它能夠處理多種媒體形式,如語音、圖像、視頻流等,除此之外還能提供視頻會議、瀏覽網頁、電子商務等信息服務。
1.3.4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新一代的4G技術又被叫做IMT-Advanced技術。2010年10月21日,國際電信聯盟ITU將LTE-Advanced和WIMAX2(802.16m)確定為4G國際標準的候選技術,具有高速的數據傳輸功能,可實行快速的視頻、互聯網訪問等高級應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準4G網絡(TD-LTE-Advanced),以TD-SCDMA為主要技術元素,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及更多的數據業務。如果,國際電聯在WIMAX和LTE兩大技術中確定了4G標準,必將在市場上對4G移動通信的各種應用形成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必將帶動大規模新產業的發展。
2結束語
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從第一代、第二代到3G再到新興的4G網絡時代,需要不斷演進,而且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技術可能會在時間上出現重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通信技術在想著更便利、更快捷、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也許幾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通信技術將因為更加創新兼容的科技而改變我們,改變世界!
作者:聶春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機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