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水牛繁育生物技術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開展水牛生物技術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水牛超數排卵和活體采卵、胚胎性別鑒定和胚胎移植等一整套胚胎生物技術程序進行研究和開發。主要目標是擴大河流型水牛繁殖和產業化,提高水牛品質和新品種的形成速度。第二階段是采用轉基因和體細胞克隆等技術,以培育水牛新品種和開發轉基因新藥品,更好地為水牛產業的發展和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1超數排卵和同期發情
一般母牛每次發情只排一個卵。人們通過使用外源激素,能使母牛一次排多個卵以生產多個胚胎,并通過胚胎移植加快優良母畜基因型的擴散。水牛卵巢上原始卵泡數分別比奶牛低30%,卵泡閉鎖率較奶牛高,且水牛對超排藥物的反應力低,個體反應差異大,因此胚胎回收率遠低于奶牛。近年來,水牛的胚胎回收率雖已有很大提高,可用胚胎可高達2.5~3.0枚,但大多數仍在1.0~2.0枚范圍內。常用于水牛超排的促性腺激素有PMSG(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FSH(促卵胞素),FSH的超排效果優于PMSG,每次超排獲得有效胚胎的數量是2.09比0.56。同期發情技術可便于掌握適時輸精,縮短發情配種時間,有利于提高人工授精配種受胎率和胚胎移植受胎率。近年來,國內對水牛同期發情技術的應用做了一些研究,已發展了多種同期發情方法用于誘導水牛的發情和排卵,如孕酮法、兩次PGF2α法,GnRH結合前列腺素法、孕酮和ECG方法等。研究表明通常有優勢卵泡和黃體存在時處理成功率較高;在繁殖季節同期發情的效果較好;在乏情季節,結合使用孕酮可提高受胎率。但總體來看,水牛同期發情技術的效率還有待提高。由于水牛對激素類藥物的反應力較低,個體差異大,而且多出現安靜發情,因此超數排卵和同期發情的效率仍然較低。因此需要制訂中長期的研究計劃,探討水牛卵泡發生和繁殖內分泌規律,找出有效的發情鑒定方法。
2水牛胚胎體外生產
胚胎體外生產(Invitroproduction,IVP)包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Invitromaturation,IVM)、體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IVF)和體外胚胎培養(Invitroculture,IVC)。通過IVP可大量生產良種胚胎,是解決水牛品種改良過程中胚胎來源困難的一條有效途徑。胚胎體外生產的卵母細胞來源主要分為屠宰場卵巢和活體采卵(Ovumpick-up,OPU)。屠宰場卵巢容易獲得,但由于系譜不明確,且絕大部分為沼澤型水牛卵巢,因此對水牛品種改良的意義不大。OPU通過B型超聲波引導,經子宮壁采集卵母細胞,可重復從遺傳價值高的水牛身上采集卵母細胞,其與體外受精技術相結合可生產大量系譜明確的胚胎,從而充分發揮優良母畜的遺傳潛力。OPU與體外胚胎生產技術相結合,生產的可移植胚胎為超數排卵的2~3倍,每頭供體每月可生產更多的可移植胚胎(2.0±0.6枚),并可克服母畜生殖道疾病對胚胎質量的影響。體外胚胎生產雖然也取得一些成績,但水牛胚胎體外生產所需條件較高,需要專業的儀器設備進行操作,實質上仍處于研究階段,還未能真正應用于生產。今后應降低胚胎體外生產的成本,提高體外生產效率。現在正由專業的單位進行良種胚胎體外生產,而后將胚胎冷凍保存,提供給基層的水牛養殖戶進行移植生產。
3水牛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是水牛超數排卵、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的最終環節,對良種水牛的擴繁具有重要意義,但關于水牛胚胎移植的報道很少。胚胎移植首先要解決供體母牛與受體母牛發情同期化問題,常用的方法與供體母牛情期同期化處理基本一樣,受體母牛注射兩次PG或其衍生物,注射間隔時間11天。胚胎移植的操作關鍵是將胚胎準確地輸入到卵巢有黃體的子宮角中。由于水牛黃體突出表面不明顯,難以觸診,給胚胎移植準確到位造成一定困難。母水牛子宮頸在發情后不久就處于基本閉鎖狀態,使輸胚管插入困難并容易造成子宮損傷,影響胚移受胎率。為了提高受胎率,選用已產2胎以上的母牛作為受體母牛較好。由于受體牛的質量不能保障,水牛胚胎移植效率也低,目前水牛鮮胚移植受胎率一般只有6%~13%,個別試驗受胎率達到33.7%~66.7%,胚移受孕水牛三個月內流產比較嚴重,流產率有時達到40%~50%。因此應加強和建立規范的受體母牛飼養管理,此外還應開展胎兒互相作用和胚胎發育免疫學的研究,切實提高水牛胚胎移植效率。
4水牛胚胎冷凍
胚胎冷凍技術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解決胚胎生產與移植在時間和地域方面的矛盾,實現水牛胚胎本地生產異地移植,還可長時間保存優良種水牛的遺傳資源,便于胚胎運輸,促進水牛繁殖生物技術的推廣應用。但水牛胚胎的冷凍還沒得到廣泛的應用。今后還應更深入廣泛的開展水牛胚胎的冷凍保存,從冷凍保護劑、冷凍方法、胚胎發育階段等方面著手,以切實提高水牛胚胎的冷凍存活率,加速胚胎冷凍的應用。
5水牛性別控制
目前,實現家畜性別的人為控制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X精子和Y精子的分離;二是早期胚胎的性別鑒定。研究表明將牛的精子分離后進行人工授精,產下母水牛的成功率94%,公水牛的成功率是91%。使用流式細胞分類儀分離X、Y精子,準確率達到90%以上,分離的精子用于體外受精,生產的胚胎移植后產下經XY精子性別控制的雌雄水牛雙犢。通過胚胎分割結合PCR技術進行性別鑒定,切割胚胎移植后得到了性別控制水牛犢;其胚胎性別鑒定的準確率能達到100%,胚胎分割后的存活率可達80%以上。使用性別控制技術進行繁育奶水牛的效率將比無性別控制的提高近一倍,對加速繁殖良種水牛,解決制約我國水牛奶業的發展瓶頸一良種水牛缺乏,推動中國水牛奶業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今后急需發展出一種方便實用的胚胎控制方法,并能在基層推廣,從而確實提高水牛良種繁育速度。
6水牛體細胞核移植及轉基因研究
體細胞核移植在短期內可大量復制具優良基因的動物個體,并為轉基因技術研究提供基礎。水牛的體細胞核移植研究開始較晚,核移植操作復雜,影響因素多,雖針對水牛體細胞核移植的供體細胞類型、供體細胞處理方法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核移植的效率仍很低。自2005年首例水牛體細胞克隆牛犢的誕生,到目前為止,僅報道了三頭成活的克隆水牛。轉基因技術是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結合的一門生物技術。轉基因動物生產是使用轉基因工程技術將選定的目的基因導入動物染色體組,并整合表達和遺傳的過程。通過轉基因克隆的方法對水牛進行定向遺傳改良和研發高效乳腺生物反應器,可解決我國水牛奶業開發面臨的水牛繁殖率低和產奶量低等問題,提高水牛的經濟價值。
國家轉基因專項重大課題“高繁殖力和高產奶量轉基因水牛新品種培育”立項后,先后培育出世界首例單精子顯微授精的轉基因水牛、世界首例慢病毒介導的轉基因水牛、世界首例轉基因克隆水牛。該課題將采用先進的轉基因技術改良水牛的遺傳性狀,提高水牛的繁殖力和產奶量,培育高繁殖力和高產奶量的水牛新品系,提高水牛養殖的效益。水牛業是正在崛起的新興產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水牛覆蓋著全國半壁江山,它的發展直接和間接影響著“三農”問題解決,是不可忽略的問題。水牛的繁殖受氣候和季節的影響大,發情征兆不明顯給發情鑒定帶來一定困難、發情間隔時間長、受胎率低,這些因素制約著水牛的繁殖力。盡管如此,通過科研人員對水牛繁殖內分泌學的研究,以及對水牛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體外受精、胚胎冷凍等生物技術的研究,使水牛繁殖性能的提高呈現了希望。隨著幼畜超數排卵技術(JuvenileInVitroEmbryoTransfe,JIVET)、核移植、轉基因等新興生物技術在水牛上的研究,相信將來水牛的遺傳潛力會得到更好的發掘,水牛奶業也將得到可持續發展。
作者:梁家攀單位:廣西玉林市水產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