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電力技術監督的新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技術監督創新的必要性
截至2010年底,泰安市高危和重要客戶155家,公司供電安全壓力巨大。但是高危和重要客戶在設備和技術管理上卻存在弱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設備老化嚴重、檢修力量薄弱、管理分析能力差和人才流失嚴重等4個方面。以電氣管理較為規范的肥城特鋼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廠區內現有110kV線路3條,110kV變電站2座,35kV變電站6座,10kV開關站34座,廠區內全部采用電纜接線,電纜總長度近100km。而特鋼廠目前僅有電氣管理員工8人,電氣操作人員63人,負責全部廠區內的電氣相關工作,管理和操作任務繁重。廠內110kV開關為90年代初期少油開關且存在滲漏油現象;保護設備為電磁式繼電保護,運行狀況差;全廠未配置專業的保護人員,資料管理不規范。
目前,客戶設備與電網聯系越來越密切,客戶設備故障導致的公司設備跳閘次數也越來越多。2009年公司全年10kV及以上開關跳閘295次,客戶設備原因跳閘72次,占總次數的24.4%;2010年公司全年10kV及以上開關跳閘307次,客戶設備原因跳閘79次,占總次數的25.8%,客戶設備故障成為跳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須將客戶設備納入公司技術監督的范圍,提高客戶設備健康水平,減少公司開關跳閘次數。
電力體制改革完成后,供電企業只能在用電環節為客戶提供服務,不能干預客戶用電設備的選取。而客戶選取電氣設備往往更注重價格而忽視了產品質量,導致客戶電氣設備投運后缺陷較多,進一步影響了公司電網的安全運行。公司2011年更是發生了因客戶電纜頭質量問題起火爆炸燒毀公司開關柜的嚴重故障,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創新技術監督方式,在符合法律法規和確保優質服務的基礎上加強客戶設備全過程監督,保證公司電網安全運行。
2技術監督新舉措
2.1采取“生產性”服務
2.1.1“生產性”服務涵義“生產性”服務是公司針對高危及重要客戶開展的一種個性化服務,主要通過定期走訪、技術支持、設備診斷治理、節能服務、電工培訓等無償或有償服務,逐步將客戶設備納入公司停電計劃管理,從而促進客戶電氣設備運行、維護、檢修管理規范、合理,為客戶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更加有效的供電支撐,促進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
2.1.2“生產性”服務主要做法(1)設置“生產性”服務辦公室,同時成立技術組和專家顧問組,從專業技術人才配備上保證“生產性”服務全面推開。(2)制定《“生產性”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并聯合政府先后出臺多個管理文件,保障重要電力客戶的政策支撐。(3)規范基礎管理,對高危及重要客戶進行全面梳理,健全完善包括客戶基本供用電信息、設備臺賬、設備試驗記錄、風險點分析等方面的供電檔案。(4)強化技術支持,舉辦企業電工培訓,協助客戶健全完善設備運維以及“兩票三制”等規章制度,適時組織專業小組協助客戶進行設備檢修和維護。
2.1.3“生產性”服務實踐選取東平瑞星化工公司和肥城特鋼公司作為試點單位,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試點單位就供用電設備、節能服務等11項內容開展“生產性”服務調研。在石橫特鋼廠現場檢查中,發現設備缺陷和隱患22處,及時告知客戶并形成設備診斷分析報告。積極與石橫特鋼商討安全隱患治理計劃,提出技術要求,落實整改措施。
2.2嚴把客戶設備投運驗收關
為加強客戶設備的監督管理,公司制定了《泰安供電公司客戶資產設備進網接入工程驗收管理辦法》。文件中明確規定了客戶設備驗收條件、驗收程序和參與驗收部門職責,規定了驗收試驗項目和驗收資料清單,進一步規范了客戶設備投運條件,提高了客戶設備健康水平。針對京滬高鐵牽引站等重要工程,公司成立了驗收啟動送電委員會,由副總工程師帶隊,各專業主要骨干人員參加,對客戶設備進行深入細致的驗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要求客戶整改,保證了高鐵牽引站的順利投運。
2.3客戶設備納入公司統一計劃管理
將客戶設備逐步納入公司停電計劃管理,實現客戶設備與公司設備同步檢修,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位監督指導,防止客戶設備“失修”,最大限度減少停電次數,提高檢修質量。2012年春檢中,公司配電專業結合變電站停電,有計劃地協助客戶對其專線和設備進行了清掃檢修和預試,不僅提高了客戶設備的健康水平,更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3.4建立重要電力客戶管理平臺為加強對重要客戶的管理,公司計劃針對重要客戶的管理需求,構建政府、供電公司和重要客戶三者之間的通訊平臺,實現供電工程報裝、建設、運行、檢修過程中所涉及的監督、檢查、管理、服務、申請等工作網絡化管理,實現技術監督和服務的公開、公平、公正。
3效益分析
3.1電網安全效益自2012年初公司加強客戶設備技術監督后,公司10kV及以上開關跳閘次數和客戶設備原因跳閘次數明顯減少。截至2012年10月底,公司10kV及以上開關跳閘220次,客戶設備原因跳閘31次,占總次數的14.1%,與2011年同期相比,客戶設備原因跳閘次數減少38次,比例也較2011年下降12.2%。
3.2經濟效益公司方面,跳閘次數減少38次,每條線路按1500kVA負荷,每次跳閘按停電10h計算,則全年累計減少損失電量為57萬kW•h。客戶方面,對冶金、化工等企業,每次停電將會造成一批次產品不合格或生產線停產,減少停電次數對其經濟效益巨大。
3.3社會效益加強客戶設備監督,實施“生產性”服務,提高客戶設備健康水平,確保了煤礦、電氣化鐵路、高鐵等客戶的安全用電,不僅保證了煤礦工人的井下安全和鐵路乘客的順利出行,更樹立了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提升了企業優質服務水平,踐行了國網公司“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理念。5結語技術監督工作是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科學管理形式,是防止和減少設備運行事故的有效手段,公司創造性地提出了“生產性”服務理念,拓寬了技術監督服務領域,強化了公司全過程、全方位技術監督,提升了安全管控能力和超前預控能力,確保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作者:孫慶森王猛張大偉單位: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泰安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