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屬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酰腙及其金屬配合物因獨特的結構,具有抗腫瘤、抗菌、抗結核、消炎鎮痛、抗氧化、殺蟲等多樣的生物活性,在醫藥、農業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對該類化合物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近況進行綜述。
關鍵詞:酰腙及其金屬配合物;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酰腙類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活性亞結構基團(-CONHN=CH-),是由酰肼中伯胺氮原子與醛或酮的羰基發生親核加成反應縮合而成。酰腙在合成過程中還可以靈活地選擇不同含氮有機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進行反應[1]。酰腙結構中存在的亞胺氮原子和羰基氧原子可作為配位點,酰腙基團自身存在酮式和烯醇式的互變異構體,可與多種金屬元素發生配位反應,形成酰腙類金屬配合物[2]。這使得金屬離子自身的某些特性(如熒光和磁性)能夠得到最大發揮[3]。酰腙及其金屬配合物因獨特的結構而具有多樣的生物活性,如抗腫瘤、抗菌、消炎鎮痛、殺蟲、抑菌等,在醫學、農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是近年來的研究重點與熱點。
1抗腫瘤活性
韓學鋒等[4]合成了兩個3,4-二甲基吡咯-5-甲酰基-2-甲酸乙酯-2-羥基-4-甲基苯甲酰腙及銅的配合物,通過實驗發現這兩種金屬配合物對人食管癌細胞ECA109,肺癌細胞A549和胃癌細胞SGC7901均表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活性。Feng[5]等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水溶性Cu(Ⅱ)基酰腙卟啉衍生物,對人肺癌細胞A549和肝癌HepG2和人正常乳腺細胞Hs578Bst表現出具有良好的抗增殖活性及選擇性。楊瑩麗[6]對苯甲醛氮芥吡啶酰腙及其銅配合物抗腫瘤機制進行了研究,發現兩者均抑制肝癌HepG2細胞和結腸癌HCT細胞的生長,且配體與配合物的抑制機制都是通過產生大量活性氧,導致細胞內DNA斷裂,引起癌細胞凋亡。經研究發現,銅配合物的活性強于配體,可在體內可產生更高效的活性氧。蔣伍玖等[7]對合成的兩個芳甲酰腙的錫配合物研究發現,對人乳腺癌細胞MCF7、人宮頸癌細胞Hela、人結腸癌細胞Co-lo205、人肝癌細胞HepG2、人肺癌細胞NCI-H460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對正常的人體胚腎細胞HEK293和人體肝細胞HL7702表現出較低的細胞毒性。李書平等[8]合成了一系列恩諾沙星噁二唑硫乙酰腙類化合物,發現目標化合物在體外對白血病細胞L1210、人早幼粒白血病細胞HL60和肝癌細胞SMMC-7721等3種癌細胞的抗增殖活性明顯高于母體恩諾沙星。
2抗菌活性
葉英等[9]在微波輻射條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雙吲哚酰腙類化合物,抑菌活性實驗表明,部分化合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甲?;投□;〈哪繕嘶衔飳瘘S色葡萄球菌的MIC50與臨床用的阿米卡星(1.5μg/mL)相當。海士坤等[10]利用MTT法對合成的芳酰腙銅(Ⅱ)和鋅(Ⅱ)配合物進行了活性測試。結果顯示,芳酰腙及其銅(Ⅱ)和鋅(Ⅱ)配合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銅綠色假單胞菌及白假絲酵母菌、黑曲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銅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強于芳酰腙及其鋅配合物。王海潮等[11]對合成的8種新型含二氫吡唑結構的甲酰腙化合物進行了抗菌活性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3抗結核活性
JoshiS.D.等[12]合成了新型吡咯酰腙及其酮配合物,并對其抗結核活性進行研究。其中[N-(4-溴苯基)-2-{-[1-(1H-吡咯-1-基)苯甲?;鵠肼亞甲基}丙烷酰胺]銅(II)酸酐和[N'-(4-(4-氟苯基氨基甲?;┒』?2-亞乙基)-4-(1H-吡咯-1-基)苯甲酰肼]銅(II)酸酐在體外抗結核分枝桿菌活性的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抗結核活性,其MIC為0.8μg/mL。任金鳳等[13]設計合成的新型酰腙類化合物(E)-4-[(2-異煙酰肼基)甲基]苯基異煙酸酯、(E)-3-[(2-異煙酰肼基)甲基]苯基吡啶甲酸酯和(E)-3-[(2-異煙酰肼基)甲基]苯基異煙酸酯,體外抗結核分枝桿菌活性比先導化合物IMB-HC109[14](MIC=0.25μg/mL)強2倍以上。
4消炎、鎮痛活性
MoradiA.等[15]對合成的2-苯氧基煙酸酰腙類化合物進行消炎鎮痛方面的研究。以甲芬那酸為對照藥,測定目標化合物在31μM/kg時的鎮痛活性及抗炎活性,最高的抑制率可達66.41%和61.27%。
5抗氧化活性
段志芳等[16]合成了14個含水楊醛席夫堿黃酮衍生物,化合物7-(2-對甲氧苯亞氨基乙酰腙基)-苯氧乙氧基黃酮在濃度為0.5g/L時,顯現出抗氧化作用,對超氧自由基(O2—•)、2,2-二苯基-1-苦味?;杂苫―PPH•)、羥基自由基(•OH)均有較強的清除能力和總還原能力。
6殺蟲、抑菌活性
曾凡付、李浩杰等[17-19]將合成的含有芳香基團的酰腙類化合物進行了殺蟲活性試驗。結果表明,目標化合物對菜粉蝶幼蟲具有較強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且化合物結構中含有雜原子的酰腙體現出更強的殺蟲活性;雜原子越多,殺蟲活性越強。杜歡等[20]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2,4-三唑酰腙類衍生物。抑菌活性測試表明,絕大部分目標化合物在100μg/mL濃度下對水稻白葉枯病菌和柑橘潰瘍病菌表現出良好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在50μg/mL濃度下對番茄灰霉病菌也有較強的抑菌能力。田月娥[21]等研究了N-苯磺?;?3-?;胚岜郊柞k觐惢衔锏囊志钚?,5個化合物對小麥赤霉病菌、煙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等5種植物病原
真菌表現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及廣譜的抑菌活性。
7其他作用
謝嘉霖等[22]合成了水楊醛異煙酰腙熒光探針A,當Cu2+濃度在4~20μmol/L范圍內,Cu2+的濃度與水楊醛異煙酰腙(10μmol/L)的熒光強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結果顯示水楊醛異煙酰腙是一種選擇性高,靈敏度好的Cu2+熒光探針。酰腙以其獨特的分子結構與其金屬配合物具有多樣的生物活性,應用研究已成為當今的熱點領域。這為研發更具修飾潛力、更低毒副作用、更好生物活性的酰腙類藥物先導化合物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思路。盡管研究人員已經報道了不少具有高活性的酰腙及其金屬配合物,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理論依據和實驗數據,酰腙及其金屬配合物難以投入到實際應用中去。為提高酰腙及其金屬配合物的研究價值及應用能力,今后的研究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23]:①利用電子等排原理及活性基團拼接原理,在酰腙的結構上引入或替換其他活性基團,以達到改善或增強生物活性的目的。②加大對酰腙類化合物的性質研究,利用其獨特的分子結構進行多元配合物的探索,開發出更多結構新穎的酰腙類金屬配合物。
參考文獻
[1]肖文,張華新,盧忠林,等.酰腙化合物的分類、配位和性質[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0(1):39-43.
[2]鄧記華.酰腙類Schiff堿及其金屬配合物的研究進展[J].宜春學院學報,2008,30(2):80-82.
[3]李志有.酰腙希夫堿及其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
[4]韓學鋒,蔡紅新,賈磊,等.兩個吡咯酰腙銅配合物的制備、結構及抗腫瘤活性[J].無機化學學報,2015,31(7):1453-1459.
[6]楊瑩麗.苯甲醛氮芥吡啶酰腙及其銅配合物抗腫瘤機制研究[D].新鄉醫學院,2016.
[7]蔣伍玖,譚宇星,庾江喜,等.2-羰基-3-苯基丙酸芳甲酰腙二(2,4-二氯芐基)錫配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及生物活性[J].無機化學學報,2016,32(8):1383-1390.
[8]李書平,姜亞玲,王蕊,等.恩諾沙星噁二唑硫乙酰腙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7,34(9):763-767.
[9]葉英,索有瑞,楊芳,等.新型雙吲哚酰腙類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化學試劑,2015,37(7):585-589.
[10]海士坤,婁淑芳,仇曉陽.芳酰腙銅(Ⅱ)和鋅(Ⅱ)配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及抗菌活性[J].無機化學學報,2016,32(5):906-912.
[11]王海潮,李紅俠.含2H吡唑結構的甲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與抗菌活性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17,32(3):100-105.
[13]任金鳳,蒙建州,趙躍,等.新型酰腙席夫堿類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抗結核活性研究[J].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7,12(3):201-206.
[16]段志芳,邵玲.含水楊醛席夫堿結構的黃酮衍生物的固相合成與抗氧化及抗菌活性[J].應用化學,2015,32(9):1005-1013.
[17]曾凡付,王榮,李水清.酰腙席夫堿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殺蟲活性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5(17):4192-4194.
[18]李浩杰,林燦,俞雪萍,等.取代酰腙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殺蟲活性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6,V31(4):761-766.
[19]李水清,易雄健,任俊峰,等.芳香醛縮對甲基苯甲酰腙的合成及其殺蟲活性[J].湖北農業科學,2016,55(21):5545-5547.
[20]杜歡,范治江,楊嵐,等.含喹唑啉-4-酮片段的新型1,2,4-三唑酰腙類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J].有機化學,2018,38(2):531-538.
[21]田月娥,車志平,劉圣明,等.N-苯磺?;?3-?;胚岜郊柞k觐惢衔锏囊志钚訹J].農藥,2018,57(4):263-265.
[22]謝嘉霖,彭化南,陳鵬,等.水楊醛異煙酰腙Cu~(2+)熒光探針的研究[J].分析試驗室,2017(12):1456-1460.
作者:高繼豐 于姝燕 馬宇衡 宋磊 陳榮榮 張燃 佟玉蘭 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