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茶產業發展中的環境法律問題分析范文

茶產業發展中的環境法律問題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茶產業發展中的環境法律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茶產業發展中的環境法律問題分析

摘要:閩南茶產業興起于唐朝時期,在宋元時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明清時期達到發展的頂峰,而到了民國時期開始逐漸衰落。時至今日,閩南茶產業在中國民間的影響力仍然很大,閩南茶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很多優秀做法得到了其他茶產業的認可和借鑒。在現代產業發展中,環境法律問題成為了產業發展不可規避的一個課題。本文基于當前閩南茶產業的發展現狀,嘗試從環境法律的角度出發,對閩南茶產業發展中的若干環境法律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和研究,希望對閩南茶產業經營者有所啟示。

關鍵詞:閩南;茶產業;環境法律問題;探究

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說,閩南地區指的是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自古以來,閩南地區就是中國重要的茶葉產地,并逐漸形成了濃厚、影響力頗大的閩南茶文化氛圍,廣為人們所稱道。當前,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各行各業在發展與競爭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從法律的視角對發展進行研究分析,以找到一條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高速發展之路,閩南茶產業也是如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理清閩南茶產業發展需要遵循的政策法規,科學探討閩南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法律問題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對于閩南茶產業的再繁榮、再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1閩南茶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閩南茶產業興起于唐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閩南茶產業逐漸形成了完善的產業形態、成熟的運作機制,無論從產業層面來說,還是從文化層面來說,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時至今日,閩南茶產業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生產規模,從茶葉種植、采摘、制作、銷售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機制,具備了較強的茶葉市場競爭力,茶葉銷售遍布國內外,僅漳州一處有機茶年產值就可以突破1.5億元大關,可謂是茶產業中的強者。從茶葉制作的科技水平上來說,閩南茶產業也沒有落后,由于閩南地區多數茶企業都比較重視茶葉生產科技的提升,閩南茶產業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經具備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在某些流程中達到了行業內的領頭水平。從市場體系方面來看,閩南地區的茶葉市場體系已經基本實現了合理化,閩南地區各茶企業在全國設立的茶葉銷售辦事處、茶莊、旗艦店不計其數,閩南茶產業市場體系的發展呈現出信息化、數字化的鮮明趨勢,為閩南茶葉產品的宣傳、銷售、創新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從產業鏈條方面來說,閩南地區茶產業的生產、加工鏈條基本完善,生產效率較高,產品質量有保證,并基于穩定的茶葉生產、加工鏈條,構建出文化品位較高、文化氛圍濃厚的閩南地區茶葉品牌,與品牌相關的茶產業周邊產品、服務也在一并發展,發展勢頭較好。但客觀來看,閩南茶產業當前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包括地區發展水平不均、地區茶資源利用不充分、創新性較差、可持續發展意識不強、相關主管部門監管效果差等情況。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對閩南地區茶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帶來了較大的阻力。

2閩南茶產業發展過程中需正視的環境法律內容

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需要正視和遵循相關的環境法律內容,這是社會正常運作的需要,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于閩南茶產業來說,同樣如此。在此,將閩南地區茶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正視和遵循的環境法律內容分析如下:

2.1中央對于茶產業發展的環境法律規定

中國是茶葉種植大國,國內有數量眾多的茶葉企業,因此必須有完善、有力的茶產業環境法律規定對行業發展進行約束、引導。在茶產業發展的環境法律制定方面,中央一直頗為重視。2001年農業部陸續了《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NY5020-2001)、《茶葉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853-2004)、《有機茶產地環境條件》(NY5199-2002)等行業標準,對茶葉產地的水、土壤、空氣等從源頭進行了規范。2006年6月,國家質監局了《茶葉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對茶葉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所、環境等進行了細化,《細則》對茶葉的生產環境規定,茶葉企業生產場所應離開垃圾場、畜牧場、醫院、糞池50米以上,離開經常噴施農藥的農田100米以上,遠離排放“三廢”的工業企業。進一步對茶葉生產企業在生產加工流通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做出了明文的規定。總體來看,到目前為止,中央對于茶產業發展的環境法律規定是較為完善的,這是基于中國作為茶葉大國的基本現狀,也是基于輔助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客觀需求。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際對于茶葉產品評價標準的不斷細化,對于茶葉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中央在茶產業的環境法律方面,還將會繼續出臺更多的、更細化的、更具有可行性的規定,以進一步提升國內茶產品的整體質量,提升國內茶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2.2地方對于閩南茶產業發展的環境法律規定

對閩南地區來說,茶產業是極為重要的支柱性產業,是地方GDP的有力貢獻者,因而閩南地區政府對當地茶產業的發展頗為關心,從政策、法律、資金、技術等方面,都給予了足夠的傾斜和支持。為進一步規范閩南茶產業的體制機制,加強閩南茶產業各個運作流程的科學管理和嚴格約束,閩南地區政府公布了閩南茶產品的綜合評級標準,要求各生產企業按照相關的茶葉生產標準組織生產,嚴格杜絕質量低下、名不副實的茶葉產品流入市場,避免對閩南茶產業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對于烏龍茶等閩南地區代表性的茶葉花色品種,政府出臺了細化的茶葉產品質量認證標準,率先執行ISO和HACCP的產品認證體系,對現有的茶葉質量檢測體系、檢測技術進行了逐步的完善,力求通過標準化的執行策略,提升閩南地區茶葉產品的綜合質量水平。為順應食品行業發展趨勢,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綠色、放心的茶葉產品,閩南地區政府重點推行了有機茶產品的管理標準,加強有機茶市場的監管力度,確保從生產環節進入銷售環節的所有閩南茶產品都是綠色無公害的。通過持續不斷的環境法律摸索和構筑,目前閩南地區茶產業發展的環境法律法規、質量評價標準、檢測檢驗制度已經較為先進,對于閩南地區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良性的推動作用,而這些規定、標準,都是相關閩南茶企業需要正視和遵循的。

3關于閩南茶產業發展中環境法律機制的思考

閩南茶產業發展中環境法律機制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閩南茶產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問題。閩南茶產地對無性良種的推廣,雖然提高了茶葉產品與品質,但是卻導致了茶樹資源的消失,許多傳統的優質品種已經沒有了初始的風格。與此同時,全球環境的惡化導致了閩南地區生態系統逐漸呈現出脆弱性的特征,而這給閩南地區茶葉資源的多樣性帶來了挑戰。另外,在一些茶園的管理中,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以及掠奪式采摘方式,導致許多茶樹出現未老先衰的現象;其次,閩南茶產業中的清潔生產問題。無論是茶葉種植地的環境還是茶葉的生產與運輸過程中,都可能對茶葉形成污染。如茶園與茶廠周邊的工廠、茶葉種植帶來的農藥殘留、茶葉加工中的燃料污染、茶產品運輸與存儲中的衛生條件等,都會影響茶葉的清潔程度,而這也決定了閩南茶產業發展中必須構建起完善的清潔生產機制;最后,閩南茶產業出口貿易中的環境問題。歐盟國家屢次提高進口茶葉的各項檢測標準,是橫亙在閩南茶產業出口貿易的“綠色壁壘”,需要閩南有關部門和茶企從源頭抓起,嚴格審查各個環節中遇到的環境問題,并一一提出解決方案。

4閩南茶產業發展中的環境法律機制完善路徑

法律所調整的,是權利義務關系,而環境法律所調整的,是相關環境開發主體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改善自然環境的過程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環境法律調節的重點在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約束人們尊重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生態、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將對自然的破壞限制在可控的范圍內,最終實現可持續、健康的產業發展。在此,為進一步從生態發展、和諧發展的角度規范閩南茶產業發展機制,提出幾點客觀的、關于閩南茶產業發展中環境法律機制的思考,供參考。

4.1閩南茶葉種植地自然環境資源的保護

從生物多樣性的理論角度來說,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自然生態環境當中,無論物種的類型如何,也無論物種是植物還是動物,其生存環境都相對穩定,物種彼此產生著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穩定聯系,這構成了各個物種穩定存在的生態環境基礎。將這一理論引入到閩南茶產業中,需要認清的是,閩南茶產業茶葉產品之所以質量穩定、產品特殊性長期保持,就在于長期以來閩南地區茶葉產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未被顯著破壞,基本的生態環境穩定性持續存在。因此,從環境法律的角度入手,未來閩南茶產業發展過程中,首要保護的就是閩南地區各類型茶葉產區特殊的生態環境,通過環境法律的強制約束力、高度警示性、積極引導性,保持茶葉產區的原生態面貌,杜絕現代化設施對于茶葉產地生態的破壞,維持其物種多樣性、物種穩定性。其次,應當積極推進茶葉的生態栽培,開發地理位置優越的、環境面貌良好的茶葉產區,在保護周圍環境穩態的基礎上,建設茶園、種植生態茶葉,以良好的自然狀態、環境狀態,為閩南地區標志性茶葉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自然環境,并著力提升人們的茶葉種植生態意識。

4.2閩南地區茶產品清潔生產制度的建設

茶葉的口感與質量,是消費者選擇茶葉產品的首要標準,而生產過程中加工流程、操作方式是否清潔、符合相關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到茶葉產品的特殊口感。閩南地區茶葉的口感濃郁、自然、清香,為充分保持茶葉原生態的口味,就必須在清潔生產方法方面下功夫,構建一套與閩南地區茶產品生產現狀相匹配的清潔生產管理制度,規范茶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一方面,要大力普及機械加工的茶葉生產方式,盡量避免人力加工對茶葉產品造成的污染,杜絕產品加工中粗制濫造、應付差事的行為,通過機械的可控性,提升茶產品加工過程中的清潔度。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茶產品加工過程中衛生管理制度,加強對各個生產環節的監管力度,在這方面相關政府部門必須積極帶頭,在管理中積累經驗、去粗取精,排除人力操作、不合格機械對茶葉產品的污染,逐步完善衛生管理制度。

4.3閩南茶產品出口貿易中環境法律問題應對策略

在出口貿易中,對于茶產品質量標準的要求往往更高,由于對綠色貿易壁壘認識不深、行業標準滯后等原因,閩南茶產品在出口貿易中容易受阻,這對于閩南茶產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從環境法律角度分析,閩南茶產品在出口貿易中,必須對綠色貿易形成更高一級的、更加深刻的認識,以此作為產品出口導向,形成行業共識。此外,在茶葉產品種植和管理方面,應當積極和國際標準進行接軌,轉變以往閉門造車的心態,搭乘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快車,嚴格按照更高的、國際層面的茶葉產品檢驗標準組織生產,實施行業管理制度,對使用違規農藥的企業進行嚴肅處理和及時公開,維持良好的閩南茶產業經營秩序,推廣與國際接軌的茶葉生態種植方式、科學管理策略,在保護原生態種植環境的基礎上,提升管理意識、改進生產技術、引進先進設備,讓生態、自然、健康的閩南茶產品持續走進國內外的市場,實現茶業可持續發展。

5結語

閩南地區茶葉種植歷史悠久、積淀深厚,時至今日,閩南茶產業在國內外茶葉市場中的影響仍然巨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產業與生態共同進步的發展理念下,閩南茶產業的發展必須以完善的環境法律體系為依托,走生態發展、綠色發展之路,重視相關環境法律問題,真正實現茶葉產品質量的提升、茶產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這才是閩南地區茶產業發展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林藝珊,周巨根,蔡烈偉,黃國輝,王同和,葉秋萍,蔣芳市,李華鈞.閩南茶葉產業化發展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茶葉加工,2010(2):9-11.

[2]張嫻靜,孫云.閩南茶史[J].中國茶葉,2012(1):29-31.

[3]彭強.普洱茶產業發展中的若干環境法律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

[4]張慶盈.中國文化產業法制建設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

[5]張露,冉景亮.產業低碳發展的環境法律規制與政策體系建構[J].前沿,2011(17):83-86.

[6]彭怡萍.休閑農業發展的環境法規建設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作

者:賈曼 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做一级做片性十三|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 国产720刺激在线视频|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avidolzhd|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视频|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亚洲色图13p| 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香蕉|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希岛婚前侵犯中文字幕在线| 久99re视频9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香港黄色碟片黄色碟片|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z0z0z0另类极品|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宅男视频| a级黄色一级片| 好大好硬别停老师办公室视频 |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最近2019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