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如何在國際貿易中有效防范外匯風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所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然而對于我國很多企業來說,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還無法真正做到科學地識別并防范外匯風險。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詳細分析了外匯風險對于國際貿易所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有效防范外匯風險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我國的國際貿易企業加強自身防范外匯風險的能力,提升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關鍵詞:外匯風險;國際貿易;防范
前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力的提升,我國的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開始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現階段,我國企業在防范和應對外匯風險方面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會嚴重阻礙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也會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中外匯風險產生的影響
(一)外匯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一旦出現外匯風險,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就是企業。在外匯匯率發生變化的前提下,企業的經營活動勢必受到很大影響。以美元為例,一旦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上升,在國際貿易中處于負債狀態的我國企業就必須承擔更多的債務。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總負債率就必然會上升。可以說,匯率風險對于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來說,所造成的損失將會非常巨大。此外,匯率的上升和下降,也會對企業的正常進出口貿易產生強烈的沖擊。當本國貨幣升值時,進行出口貿易就難以獲得理想的收益。而當本國貨幣貶值時,企業的進口貿易就會受到不利的影響。
(二)外匯風險對匯兌業務的影響受到空間和運輸手段的限制,國際貿易,尤其是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需要花費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而在交易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匯率一旦發生變化,已經簽訂合同的國際貿易訂單就可能產生損失。例如,某企業以20美元的單價出口一批商品,此時1美元可以兌換6.9元人民幣。這時企業就能從每一單位貨物的交易中收到138元人民幣。在簽訂協議之后,美元貶值,1美元可以兌換6.8元人民幣,企業就只能收到相當于136元人民幣的貨款,相當于每交易一單位的貨物就損失2元人民幣。而當美元發生升值的情況,受損失的將會是進口企業。因此,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就必須時刻關注匯率的上下浮動,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三)外匯風險對國際貿易業務開展的影響在國際貿易市場中,匯率的變化往往會影響商品的需求量,進而對企業的業務開展產生影響。眾所周知,本國貨幣升值會增加進口產品的需求量,有利于進口企業獲利。本國貨幣貶值會增加國外對于本國商品的需求,有利于出口企業獲利。在國際大宗商品的進出口貿易中,企業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更大。通過對一些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進行調研,筆者發現很多企業對于匯率的變化無法做到及時掌握,因而在對外貿易中經常處于不利地位,無謂地損失了很多資金。面對這樣的情況,國際貿易企業就必須對國際外匯市場的變化投入更多的關注,實時了解匯率的變動情況,從而科學地防范和規避匯率風險。
(一)利用特定貨幣進行結算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使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是最理想的匯率風險規避途徑。然而必須看到的是,雖然我國的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但與成為真正的世界通用貨幣還有一段距離。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貿易企業想要規避匯率風險,就應該選擇幣值相對穩定的貨幣進行結算。只有結算貨幣的幣值穩定,企業才能在匯率發生變動的情況下最大程度減少自身的損失。在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中,進行國際貿易的常用結算貨幣是歐元與美元。事實證明,與除人民幣之外的其他貨幣相比,這兩種貨幣幣值更加穩定,因而受到大多數國際貿易企業的歡迎。
(二)在國際貿易中提高融資方式的科學性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活動的過程中,融資是保障企業的資金需求,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對于企業來說,不科學的融資會給企業帶來無法預料的外匯風險。只有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國際融資活動,才能在滿足自身資金需求的前提下確保籌措到的資金不會因為匯率的變化而發生價值上的改變。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匯率的變動情況科學地選擇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此外,對于國際貿易企業來說,在融資過程中科學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也是抵御外匯風險的重要手段。
(三)科學選擇國際貿易的交易形式對于我國的國際貿易企業來說,想要防范和抵御外匯風險,對傳統的進出口貿易形式進行改造也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況下,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結算時應將幣值不穩定的貨幣優先用于支付,而收款時應優先選擇幣值穩定的貨幣。在對外借款中,這種方式也是非常實用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將那些幣值穩定的貨幣稱為“硬幣”,而將那些幣值穩定性不足的貨幣稱為“軟幣”。在“收硬放軟”的結算原則下,我國的國際貿易企業就能夠更加有效地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各種風險,贏得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國際貿易中,外匯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如果無法有效地防范與應對國際貿易中出現的各種外匯風險,就會導致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收益減少,甚至造成國際貿易方面的巨大損失。針對這一問題,我國企業必須加強自身的外匯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科學地防范并規避可能出現的外匯風險,從而避免國際貿易中不必要的損失,進一步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坦.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J].納稅,2018,12(23):232.
[2]邵笑.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措施探討[J].中國商論,2018,2(22):72-73.
[3]林雪萍.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思考[J].中國民商,2018,17(8):15-16.
作者:王榮康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