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析慈善事業對社會保障的影響范文

淺析慈善事業對社會保障的影響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慈善事業對社會保障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析慈善事業對社會保障的影響

摘要:慈善事業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由于一些天災人禍的客觀事實和中國自古以來的人道主義,慈善事業一直在蓬勃發展,但慈善事業的規范還是在近代。慈善事業作為社會保障的一項補充,對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和諧,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在慈善事業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切不可忽略這些問題,只有發現問題并解決,才能更好地發揮慈善事業在社會保障中的補充作用,更好地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慈善事業;慈善組織;社會保障;和諧發展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我國首部《慈善法》,標志著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更加法制化和規范化,慈善事業在促進社會穩定、維護社會和諧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慈善事業的起源和發展

慈善事業是一種有益于社會與人群的社會公益事業,是政府主導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一種必要的補充。是在政府的倡導或幫助、扶持下,由民間的團體和個人自愿組織與開展活動的、對社會中遇到災難或不幸的人,不求回報地實施救助的一種無私的支持與奉獻的事業。慈善事業實質上也是一種社會再分配的實現形式。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倡并發展慈善事業的國家。與此同時,慈善思想也同樣源遠流長。在中國,許多慈善活動都是在官方的領導下進行的。因此,不同時期的政府也建立了與慈善有關的制度,并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譬如,隋唐時期的倉稟制度,兩宋時期的福田院和居養院等。在中國,慈善理念有許多不同之處。在原始社會的時代,人類社會的福利和安全的概念已經逐步顯現。中華慈善總會創立后,民間慈善機構相繼建立起來,慈善活動也越來越多。慈善事業的新發展階段逐步向著非政府化、法制化、專業化、普及化的過程推進。此外,接受捐贈的慈善機構仍然以基金會和慈善會系統為主要對象,民政部門接收的捐贈在逐漸減少,民間慈善組織接收社會捐贈的比重較小。

2慈善事業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推進,我國慈善事業快速發展,慈善事業的資金籌集數目也在不斷增加,慈善組織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在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緩和社會矛盾和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2.1慈善事業在社會治理和社會發展方

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慈善事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慈善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構成。改革開放促使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發展的不均衡也導致各類社會問題陸續出現。發展慈善事業,并發揮其在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是黨和政府及社會的共同責任。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社會公眾的意識的逐步提高,許多公民、企業和慈善組織等社會組織參加到慈善事業中,為發展慈善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進入了法治

時代201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實施,其中第八十八條明確提出,“國家鼓勵高等學校培養慈善專業人才,支持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展慈善理論研究”。這對培養慈善事業的專業人才有利,同時也使慈善事業更加專業化。

2.3慈善事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挑戰

在過去的幾年里,國家在社區服務和新問題和挑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一,現代的慈善事業蓬勃發展,但社會人才的缺乏、專業技能的缺乏,以及在相關領域及專業的經驗不足,都制約了慈善事業的發展。慈善組織一直都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慈善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急需被建立。第二,社會捐贈規模擴大,但缺乏有效的使用和透明度,需要專業的人士參與慈善組織。公眾對社會貢獻的透明度需要提高,以增加公眾對這方面的信任。第三,企業的社會責任加強,成為社會慈善事業的新推動力。近年來,隨著政府、媒體、行業協會和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持續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然而,總的來說,與發達國家和外資企業相比較,企業的勞動者缺乏專業的慈善訓練,即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也急需慈善專業人才。第四,公益慈善在教育方面較為落后。我國下設公益慈善相關方向的培養層次通常以碩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培養為主,但是,這還有很多不足,基本都是專業方向而非專業;招收人數和慈善事業所需要的人才還相差甚遠等。

3慈善事業對社會保障的積極影響

3.1慈善事業對社會保障覆蓋率的補充作用

我國過去長期采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政策,政府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經濟發展上,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致使我國社會保障覆蓋面和理想水平相去甚遠。[1]由于社會保障制度的普遍不完善,導致其不能照顧到個別人的利益,但慈善事業不同,它可以選擇性地對弱勢群體進行幫扶,從而就拓寬了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另外,慈善事業是通過慈善組織將社會的各種資源集合到一起,再分配給需要幫助的人,實際上是對社會資源進行重新分配的一個過程,實現高效的利用資源,使整個社會保障系統的效率提高。

3.2慈善事業的發展有助于社會文明的建設

慈善是以人道主義為核心,在慈善活動中人們的公德心是重要的支撐,慈善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有利于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提高公民的社會責任感,營造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從而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3慈善事業在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我國現實的社會問題,社會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慈善事業作為社會分配的第三次分配,擴大了社保的保障范圍,對社會資源再分配,縮小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實現了社會的相對公平。

4慈善事業對社會保障的消極影響

雖然我國的慈善事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4.1慈善組織自身能力不足

《慈善法》頒布之前,我國慈善組織的設立實行審批制,即設立慈善組織應當經業務主管部門先行審批。這些由政府主導的慈善組織獨立性差,它們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財政和政策的支持和傾斜。一些慈善組織的建設并不完善,金融系統不透明,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并且由于缺乏監督制約,很容易滋生腐敗,從而導致慈善機構缺乏良好的社會信譽。

4.2慈善意識淡薄

慈善事業的發展是以社會成員的公德心為運行基礎。在封建君主專制時期,慈善組織的出現時被視為政府“不作為”的體現,因此慈善事業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取消了一些舊的慈善組織,因此,可以說在歷史階段,慈善事業的發展首先是受到政府慈善意識的影響。由于政府對慈善事業的態度影響了社會公眾對慈善理念的影響,公民也不愿意參加到社會慈善事業當中,一些企業的捐贈積極性也不高。總體來說,社會各界對慈善事業都缺乏應有的參與熱情。

4.3慈善法制不健全

在《慈善法》頒布之前,我國的慈善事業在立法領域幾乎處于空白狀態,沒有法律作為支撐,慈善事業很難發展。但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法律。在這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只有慈善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國家針對慈善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制定相應的法律規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慈善團體或者個人的利益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2]

5對策

5.1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目前,我國成型的有關慈善的法律為數不多,而且《慈善法》頒布時間較短,應根據《慈善法》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改和完善。慈善事業作為社會保障的一項重要的補充,只有將該項活動法制化,才更有公信力,使得各項慈善活動有法可依,更好地發展慈善事業。

5.2提高慈善事業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現代慈善事業存在與發展的基礎,這種公信力體現著社會公眾對捐贈人、基金會和受助組織的主觀評價、心理反應和價值判斷,是慈善事業公信力的直觀體現。[3]目前,我國慈善事業,無論是從捐贈人方面,還是受助人或受助組織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的問題。這也是當今慈善事業的一個顯著的原因,在活動中缺乏開放和透明度是導致公眾不信任的主要原因。在慈善事業公信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更應大力鼓勵慈善事業大發展,公信力的恢復和建立需在具體的實踐中根據具體的情形穩步推進。需要建立一種積極的慈善文化,在慈善活動中與捐助者、捐助者和社會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促進我國慈善事業的良好健康發展。

5.3增強社會各界的慈善意識

加大對慈善事業的宣傳力度。慈善事業是一項倡導互助精神的社會事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慈善事業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4]慈善意識的培養與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是分不開的,社會責任感是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因此提升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對慈善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培養正確的財富觀。慈善自古以來給人們的印象都是富人幫助窮人,但生活可以自給的中產階級也應參與其中。樹立良好的財富觀,使財富來源于社會并通過慈善事業作用于社會,對社會的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5.4完善慈善組織的監督機制

慈善事業的監管是一個動態的、連續的過程,因而慈善事業行政監管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是獲得慈善事業監管權;二是行使慈善事業監管權;三是行使慈善事業監管權后的監督等。而由于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特殊性,如市場機制所產生的信息不對稱、公共物品供給不足等固有缺陷,這要求我國慈善事業行政監管必須首先樹立正確的理念,然后循序漸進地對慈善事業行政監管的立法、運行體系以及調控方式進行完善。[5]

6結束語

由于我國當前社會保障部門財政問題嚴峻,和人口老齡化的現象日趨嚴重,慈善事業作為一項補充項目在當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雖然我國的慈善事業歷史悠久,但各個時期的歷史狀況均有所不同,慈善事業的發展還需根據各地具體的客觀事實進行不斷地完善,而慈善事業的發展也將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莎莎.淺析慈善事業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作用——以我國首部《慈善法》的出臺為契機[J].科學與財富,2016(7):526-526,527.

[2]喬新生.慈善事業不僅僅需要慈善法[N].法制日報,2016-03-22(007).

[3]丁寧.試論社區慈善組織經營性運行模式的開發[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1(12):36-39.

[4]羅豎元,李萍.論慈善意識的培育與慈善事業的發展[J].湖北社會科學,2009(2):52-55.

[5]劉潤秋慈善事業的行政監管制度研究[D].聊城大學,2014.

作者:蔣亞楠 單位: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小视频| 国产精品666| 中文字幕第23页| 樱桃视频高清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2019av在线视频|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夜夜揉|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91极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成人狠狠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天天舔天天干天天操|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26u| 看了流水的小说| 四虎影视大全免费入口| 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97色伦图片7778久久|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深夜动态福利gif动态进| 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动态图 | 中国jizz日本|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第1页|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全高清特级毛片|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国产91精品在线|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 黄网址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