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是通過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創新和產業化的知識密集型經濟實體,具有高成長、高收益、高風險的特征。其融資渠道少、融資難、融資風險高。本文從生命周期視角下分析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和融資渠道,進而找出影響其融資風險的影響因素,為企業有效的控制融資風險提高契合實際的幫助,最后提出針對融資風險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
創新;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風險;
一、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及其特點
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增長的動力從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面對新常態,“創新”成為企業乃至國家發展的主旋律。近年來,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是“創新”的主力軍。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是通過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主要從事高新技術成果的研究和開發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知識密集型經濟實體。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群體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要不斷的創新技術和產品才能占據和擴大市場地位,具有很強的創新特征。企業產品進入市場后產品被消費者認可和接受,它將很快占領市場,甚至是壟斷市場,這就為企業帶來大量收益,使企業快速成長和壯大。所以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又具有高回報、高成長的特點。有資料顯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中有一半會在創立后三年內死亡,剩下的一半中有二分之一在創立五年內死亡,余下的四分之一也只有很少能順利進入成熟期。由此可見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具有高風險特征。
二、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分析
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融資來源包括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兩種渠道。內源融資主要是企業的自有資金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積累部分,例如企業創始人個人投入、企業留存收益以及成員集資。外源融資即企業的外部資金來源,分為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政策性融資。直接融資包括商業信用、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企業或個人之間直接借貸等。間接融資是通過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獲得資金,主要形式是銀行貸款。政策性融資是指向政策性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政府提供扶持基金及稅收優惠政策。優序融資理論認為外部融資要多支付各種成本,因此內源融資是首選的融資方式,其次是低風險債券,再次是高風險債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發行股票。與理論不同的是,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具有高投入的特點,而且隨著企業的成長,規模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單純依靠自身積累很難滿足企業尤其是處于成長期的企業的資金需求。因此,對于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來說,外部融資是企業獲取資金的重要渠道。
三、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風險重要性及影響因素分析
1.融資風險是企業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的活動是將高新技術產業化,從而獲得高收益,這一過程主要包括技術研發與創新、產品研發、產品生產及銷售。在不同的階段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不同的,正如下圖所示:企業面臨的諸多風險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的,這些風險都會對企業的融資風險產生影響。在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和各生產經營活動中,融資始終是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由于企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融資結構,所以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風險也不盡相同。融資風險在企業中可以具體體現在融資失敗、融資成本過高、通過融資得到的資金沒有實現預期收益等方面。因此,識別融資風險、調整融資結構從而降低風險是實現企業創新發展、占據市場地位、實現企業價值的必由之路。
2.融資風險影響因素分析融資風險來源于三個方向,一個是融資需求方,即企業;一個是資金供給方,包括投資企業或個人、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等;最后一個是其他因素,包括社會和經濟環境、金融市場、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等。本文從融資需求方的角度來分析,認為影響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的主要因素有:
(1)負債規模,即負債占企業資產總額的比重,企業負債比重越大,就需要越強的償債能力,融資風險就越大。
(2)負債的期限,籌資時采取長期借款還是短期借款、長短期借款分別用在哪項活動中,這些都是影響融資風險大小的因素。
(3)企業發行股票的數量和時機。
(4)債券或股票的利息率,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利息率越高,需要支付的利息費用就越多,企業破產的可能性就越大。
(5)企業資產的流動性,企業的資產有現金、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這些資產的流動性都不相同,當企業流動性強、變現能力強的資產較多時,其融資風險就較小,反之,其融資風險就較大。
(6)技術風險,技術創新失敗,企業已經獲得的市場份額很快會被替代品或者競爭者瓜分,無法持續占據市場就無法獲得持續收益,企業現金流減少,融資風險增大。
(7)產品風險,產品研發失敗或者不能實現產業化,投入其中的資金就無法收回,企業將面臨巨大破產風險。
(8)市場風險,企業產品如果不能進入市場,投入的資金依舊不能收回,不能給企業帶來現金流,企業的償債能力將大幅降低,從而增大融資風險。
(9)管理風險,企業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管理,管理方面薄弱會導致企業的運作效率低,從而導致資金周轉率低、企業盈利能力低,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從而融資風險大。
四、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融資風險分析
1.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完整的生命周期一般來說,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六個階段:研究開發階段、創業階段、早期成長階段、加速成長階段、穩定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完整的生命周期可以用下圖來描述:
2.初創期融資風險
(1)研究開發階段。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剛成立,擁有某項技術或專利,其用途和市場前景可能都是未知數,企業要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產業化,首先要經過研究開發階段。這個階段不僅要對技術進行研究開發或者創新,更重要的是對市場進行研究調查,所需資金數額不是很大。此時,企業能獲得的外源融資基本為零,資金來源主要是企業的自有資金,國外的中小型企業在創建初期會依靠風險投資例如天使投資來吸收大量資金,但是在我國,民間借貸在法律上是不健全的,風險投資者只有在發現企業具有高成長性時才會進入,而且由于受傳統儲蓄思想影響,人們對于投資還是很謹慎的,因此我國的中小企業很少能獲得這方面的資金。由于此時企業并沒有投入生產,沒有任何收益,技術研發的成敗關系著企業的命運,所以此階段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技術風險,如果技術研發失敗,就會造成資本的大量浪費,很多企業可能因此失敗。歐洲投資銀行的一項統計分析表明70%的技術創新在研究開發階段失敗。此時,企業的資金來源于原始資金,不需要對外支付融資費用,因此融資成本較低??傊?,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在研究開發階段的融資風險主要來源于技術研發帶來的技術風險。
(2)創業階段。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在創業階段開始將研究樣品生產出來并對產品進行試銷,這就要求企業滿足諸如配備廠房、生產機器、工人等生產條件,同時還需要購買原材料,此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明顯增加。此時企業雖然已經擁有自己的無形資產,理論上是可以通過固定資產或知識產權擔保來獲取外部資金支持,但是由于企業規模小,未建立起信用制度,固定資產少,無形資產又難以量化等原因使抵押擔保難以實現。面對創業階段大量的資金需求,企業的資金來源仍以自有資本為主,其次是政府基金、技術創新資助基金等,天使投資等風險投資在這個階段開始進入。在創業階段,產品生產是獲得收益的前提,產品銷售是企業繼續成長的關鍵,產品不合格、產品的替代品較多或替代品成本較低都會導致產品無法進入市場,因此產品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大。此時風險投資的進入也意味著外源融資的進入,企業需要對外支付融資費用,融資成本開始升高。另外,科技的快速發展使企業面臨著技術被復制或擴張的威脅。因此,企業在創業階段的融資風險主要源于產品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擴張風險。綜上所述,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在初創期的資金問題是最突出問題,融資風險也在這個時期最大。融資不到位、風險無法控制都會導致資金需求和資金供給之間的缺口越來越大,最終使企業走向死亡。
3.成長期融資風險
(1)早期成長階段。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經過初創期就相當于跨過了死亡谷,其產品被消費者接受,開始逐步占據市場,開始有了銷售收入,但還是處于虧損的狀態。此時,企業需要的資金投入主要用于調整企業組織結構并擴大其規模來加強管理,增加生產設備、增購原材料等來為大規模的生產做準備,擴大銷售市場。此階段企業的資金需求比初創期更大,雖然融資渠道和創業期的選擇差不多,即以自有資本、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和科技貸款,企業開始探索外部資金來源。企業步入成長期后,技術風險和產品風險就基本消除了,但仍然存在市場風險。另外企業開始向著產業化、規模化轉變,其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資金需求仍在增加,可選擇的融資渠道也開始增多,這就要求企業具有合理的組織結構、人員配備和管理制度。管理跟不上,企業效率就會降低,應對外界環境和市場變動的能力就會減弱,就會使企業成長力減弱,因此進入成長期后企業的管理風險逐漸加大。因此,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在此階段的融資風險主要源于市場風險和管理風險。
(2)加速成長階段。進入加速成長階段的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其產品被廣大消費者普遍接受,銷售收入快速增加。為取得核心競爭力,其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還在繼續擴大,因此融資需求快速增加,此時需要大量資金的持續供應來保證其產品和服務,傳統融資渠道開始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此階段的主要資金來源有自有資本、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以及信貸機構的抵押貸款和擔保貸款。此階段,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快速增加,現金流增大,資金的運營成為融資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市場風險和管理風險仍然是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的主要風險。另外,在此階段作為主要融資方式之一的私募股權融資雖然可以通過對不同階段、不同項目進行分階段進行投資來分散風險,但是如果選錯投資者仍然會給企業帶來很大風險,例如一些戰略投資者很可能成為企業未來的競爭者,分割企業產品市場。因此,企業在加速成長階段面臨的融資風險主要源于市場風險、管理風險、股權控制風險。
(3)穩定成長階段。步入穩定成長期,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迅速提高,生產量和銷售量持續穩定增加,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企業生產規模的持續擴大決定其仍存在較大資金需求,同時企業應該開始著手新技術或新產品的研發,所以進入穩定成長階段,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仍然是增加的,可選擇的融資渠道也相對增加,除了風險投資、股權融資外,企業的大部分資金需求可以通過新三板市場、場外交易市場、創業板市場獲得,隨著企業在市場上開始站穩,銀行貸款、發行債券也成為了它在這一階段的主要融資方式。創新型科技中心企業進入穩定成長階段,融資需求最大,融資成本也增加,如果企業收入小于支出,就會出現到期無法償還債務的本金和利息。企業債務包括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如果企業的流動資產少,其短期償債能力就弱,對于長期債務,要一次還本付息,數額巨大,只有積累了一定的利潤或現金流入才能按時償還,否則企業將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因此要科學合理的分配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比例,保證現金流動性,控制資產負債率。總之,此階段的融資風險主要來源于管理風險、資產不足以償還債務導致的破產風險以及股權控制風險。綜上所述,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進入成長期后就成功地實現了由科技創新向產業化生產的轉變,其資金需求數額最大,其產品生產和銷售形成規?;瑸槠髽I帶來了大量的現金流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資風險。
4.成熟期
融資風險成熟期是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經過高速成長和發展之后進入的新階段,在成熟期,企業有了一定的規模并穩定地占據市場,獲得高額利潤,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已經完善,企業面臨的是保持核心競爭力的考驗。進入成熟期,企業就要開始進行第二次創業,其任務就是創新技術、升級產品、完善生產要素。在成熟期,企業可支配利潤的再投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資需求。此時企業各個方面都處在最優的狀態,可以用于抵押的資產很多,很容易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對于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可以通過商業銀行的項目貸款來提供資金支持,所以銀行貸款是企業在成熟期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很多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在這個時期會選擇創業板或中小板上市。市場穩定、利潤豐厚、現金流充足、管理有效、融資渠道多使得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在成熟期的融資風險最低,由于企業在成熟期面臨第二次創業的重要考驗,所以這時期的融資風險主要是創新、轉型的風險,企業創新、轉型必定要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重組,其帶來的收入變動以及企業創新的失敗是造成融資風險的原因。因此,此時期的融資結構要由融資成本較低的融資方式組成。
5.衰退期
融資風險隨著競爭者的進入和其他企業的模仿,由技術創新帶來的高額利潤將被瓜分甚至逐漸消失,此時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第二次創業成功,企業發展將進入新一輪的發展階段,如果失敗,企業就將由衰退期逐漸走向死亡。衰退期的企業仍然有一定的資金需求,主要通過銀行貸款來滿足。企業在前期積累下來的資金大部分用來償還債務,企業開始退出資本市場直到消耗完積累下來的內部資金。因此,進入衰退期,企業的融資風險主要來自轉型的風險,以及收入降低導致無法償還債務的破產風險。
五、結論
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在整個成長過程中的融資需求呈現先遞增后遞減的變化趨勢,根據不同成長時期的發展特點,具有不同的融資結構,也使得它在不同時期面臨特殊的融資風險。為了降低融資風險就要從企業特定的成長時期入手,分析影響融資風險的因素,在考慮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的基礎上科學地制訂不同時期合理的融資決策。加強融資風險的控制是保證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高速發展和創新發展的必要舉措,對于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首先要提高企業自身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經營能力,其次要建立融資風險預警系統和風險防范機制,最后要加強管理者的財務決策能力和風險意識。
參考文獻:
[1]陳春燕.科技型中小企業風險評價[J].民營科技,2009,(2):42~43.
[2]束蘭根,吳春燕.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識別及融資能力評價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4,(12):111~115.
[3]李希欣.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科技金融創新體系研究[J].黃海學術論壇,2011,(17):388~398.
[4]程仲鳴,夏銀桂.基于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J].商業研究,2008,(4):45~48.
[5]張玲.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管理-基于生命周期的視角[J].現代管理科學,2014,(7):115~117.
作者:李艷芳 單位:青島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