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會計課堂中核心素養教育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三維目標的發展與深化的過程中,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的核心素養直指教育的真實目的是育人。教師們要把核心素養教育滲透進會計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職業生涯教育;思政教育;校園安全教育
一、培養職業規劃,堅守職業準則———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到會計課堂
(一)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到會計專業知識
職業生涯教育要跟上社會的進步、發展。我校曾經把會計細分為兩個專業,分別是會計專業與會計電算化專業,那時的信息化程度并不太高,傳統手工會計還是主流,然而如今會計信息化快速發展,無論是會計專業還是會計電算化專業會計電算化都是必修課程,于是只把會計專業分為企業會計方向以及會計服務方向兩個方向來培養學生。企業會計方向是培養為在企業從事會計、出納等工作的學生,而會計服務方向是培養為在記賬等機構提供記賬等會計服務的學生。在讓學生選方向時,不少學生都會提出疑問,這企業會計方向以及會計服務方向有什么區別,選了其中一個方向,在實際就業時能否選擇另一個方向。這是學生們學習職業生涯教育的好時機,班主任、老師們應該引導學生們思考自身適合從事企業會計的工作還是從事提供會計服務的工作,但這兩個方向并無排他性,在掌握會計專業的基礎下,是可以相互過渡的。讓職業生涯教育滲透進專業里,促進學生初步對職業生涯的了解。會計專業見習是職業生涯教育的有效且重要的必修實踐課。我帶過學生到本地某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專業見習,有的學生是在二年級參加見習,有的學生是在一年級參加見習,雖然兩個年級的學生在專業知識上進度不一樣,但在整個見習的過程中,孩子們都非常認真,認真地聽事務所的老師們的講解,認真地翻閱會計資料,遇到有疑問的業務、資料都能相互討論或者咨詢老師。這個見習經驗適合給學生直觀地感受會計服務方向的從業,也給學生一個機會脫離課本,去面對真實的會計專業從業環境。職業生涯教育滲透到每一門專業課程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會計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要給學生最基本的職業生涯教育,明白做一名會計必須學會編寫分錄、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再比如《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作為專業課,它給學生們的職業生涯敲醒警鐘,在從業期間要知法守法,不違背職業道德。我班上有兩名男學生先后參軍,他們都因懂“會計”接收到額外的“任務”,就是當上級需要做會計業務時,他們都化身為好幫手,把自己所學的會計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其中一位小彭同學是二年級休學參軍的,參軍期間他給我們寫了一封信,內容說到“現在會計科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實收資本,現在我把實收資本理解成‘把我們所學的好東西,全部收藏好,牢記心中作為自己最大的精神財富’。”讓我意外的是,“小會計”僅學過一年的《會計基礎》課程,卻對會計科目的解讀已經超越了會計的本質,我們是否可在課堂上對“實收資本”注入職業生涯教育的靈魂?實收資本在會計上指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人投入的資本,運用到職業生涯教育上,實收資本是學生參加工作時擁有的學歷、經驗、職業資格、職稱證書等等,我們在收藏好這些精神財富的同時,應該繼續深造,努力積攢下一筆精神財富。
(二)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到會計專業技能
會計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會計基本技能,如手工會計、會計電算化、點鈔、翻打等技能。這些專業技能應該與職業生涯緊密聯系,各類競賽都圍繞著它們進行,如今會計競賽項目隨著專業人才的要求進行改革,由傳統會計電算化項目轉變為會計技能項目,分為會計崗位、出納崗位完成會計軟件、財務數據處理、單據錄入、登賬、現金盤點,這也是根據會計職業特點進行改革,對會計人才的實際職業技能需求做出要求。畢業生小姚在校期間多次參加市級、校級會計類技能競賽點鈔項目,屢獲佳績。在校期間,專業老師在技能課上,一直都跟學生灌輸職業技能在就業時的重要性。小姚同學聽進去了,一年級起在技能課上表現良好,積極參加校內外比賽,在各類比賽中也發揮穩定,畢業后在本地某國有銀行擔任與現金業務相關的工作。
二、樹立正確價值觀———滲透思政教育到會計課堂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發表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文章強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他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將思政內容融入會計專業教學中,具有補充思政課缺乏專業特性的意義。以我校中專二年級專業課程《企業會計實務》為例,在《處理貨幣性職工薪酬———計算計時工資》知識點講授時,在整合本模塊知識內容時,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有更豐富的知識讓他們在社會上就業,更好地生存以及發展,在他們付出勞動的同時,國家也在強大與進步,國家才能繁榮發展,這時“樹立生存與發展意識、強化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實現個人夢與國家夢的統一”的思政教育油然而生。在課堂實施中,我們以學生的職業發展貫行思政教育,在《計算應發工資-計時工資》課中主要進行感恩教育,感謝黨和國家,感恩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讓人民過上了好的生活,同時也讓學生們看到努力的方向,樹立個人夢。樹立學生“樹立生存與發展意識、強化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實現個人夢與國家夢的統一”。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讓學生更好體驗思政教育。(1)創設情境法:課堂可以采用思政時事導入,利用思政教育貫穿全文,設置教學活動,采用體驗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體驗情景、完成活動和分享思政體會,從而達到本次課的思政教學目標。(2)任務驅動法: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一直按部就班地貫徹任務驅動的教法,讓學生完成一系列“任務”,真正地讓學生“動”起來,進而樂于學習,主動學習,創造性學習。(3)啟發引導法:教師在職業情景中貫徹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合作探究,突破重難點。在學習評價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突出思政教育的成效,比如采取個人自評與小組評價相結合。個人評價采用評價表,有自評、他評與師評;小組評價則用特色方法做評價,可以很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更加投入學習,完成評價,在《計算應發工資-計時工資》課堂實施中采用了拼圖作為小組評價的工具,拼圖展示的是會計職業道德,目的是鼓勵學生工作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方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
三、創建陽光校園———滲透校園安全教育到會計課堂
校園安全教育不止是班主任的責任,每位教師都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責任,教師們在備課中都很清楚地把備教材、備內容、備學生放在首位,與此同時,教師們要在課堂中巧妙地、適當地融入校園安全教育,并在教學設計中記錄下來,成為課堂特色。在教學中,會計專業中不乏理財類的課程,比如《個人理財》、《理財小知識》,以《個人理財》課程為例,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四個理財周期,分別是單身期、成長期、成熟期、退休期,學生們正處于的單身期理財周期,單身期理財方法分別有保守型、穩健型、激進型三種類型,保守型的理財投資主要是儲蓄存款和信用卡投資;穩健型理財是基金類投資;激進型理財是股票類投資。教師教會了學生們可以利用信用卡、支付寶花唄這些理財工具可以提前消費、有20-50天不等的免息期、分期還款等優勢,教師在授課時必定會強調這些理財產品包含哪些收費項目以及它的風險,會計課堂利用專業性質讓學生直面感受貸款利息的膨脹速度,以及無法歸還后的后果,從而讓他們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選擇合適的理財方法。以學生處于較于接近現實的階段《單身期保守型理財》章節為例,教師在授課時,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填寫收支情況表,再讓學生課前通過網絡等媒體了解關于信用卡逾期償還的利率,課堂中以學生現有的可支配金額作為基數,進行計算為期一個月的逾期利息,再針對這筆多出來的開支調整日常開支表,讓學生直面感受負債對于正常生活產生的影響,從而達到理智使用信用卡等理財工具的教學目標。在課堂總結時可以適當播放社會新聞,因償還不起信用卡、高利貸利息本金而失足、自殘、自傷的新聞案件比比皆是。要讓學生震懾超前消費將有機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教師們應當在課堂上延伸專業知識,例如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強調會計道德里的堅持準則,授課時我們可以具體應用到交通安全教育上來,堅持“紅燈停、綠燈行”,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乘坐無牌無證車輛,不駕駛無牌無證車輛,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也要按相關的安全指引,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等;會計從業人員因職業特殊性,廉潔自律是很重要的一項職業素養,自律可以延伸為不接觸,積極參與禁毒宣傳,不對同學進行校園欺凌,不勉強他人做不愿意的事情,疫情期間更應做到自律,做好個人的衛生,做好防疫措施,戴好口罩等;每天參與體育鍛煉,做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體質的意見》要求的每天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的核心素養直指教育的真實目的是育人。只有教師們把核心素養教育滲透進會計課堂中,會計課堂才能變“活”,變“趣”,打破會計課堂被一貫認為“枯燥”的刻板印象。
參考文獻:
[1]趙亞娟,董志強.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管理會計課程內容設計.商業會計期刊,2020.
[2]張冬艷.我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2.
[3]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看淄博這些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怎么說!(二)互聯網文檔資源(https://mp.weixin.qq.com),2020.
作者:區艾青 單位: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