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課證賽體系下會計專業教程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課證賽融合機制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思路
課證賽融合機制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總目標是:建立一個多元化的會計實踐平臺,以實踐教學為主要手段,以會計工作能力的培養和會計軟件操作能力的培養為目標,在培養信息化會計人才方面表現出顯著的特色。為了完成上述總體目標,提出具體研究思路為:(1)開展模擬化會計過程的實習實訓教學活動,通過這種基本實踐操作的學習,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精神,初步培養學生的會計工作崗位理念;(2)培養大學生參加各種會計類競賽活動,鍛煉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獲得各級獎項同時,獲得相應級別證書,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和創新能力;(3)嘗試將課證賽融合的成果轉化,并進行開放建設,協助我校其他專業進行課證賽的集中和轉化,在成果放大的過程中。
二、課證賽融合機制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內容
1.根據課證賽融合需求,篩選和優化會計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內容。充分考慮當前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依據多層次、寬專業、重交叉、強調專業基礎和實踐教學課程的思路對課程教學模塊進行了修訂。(1)課程設置注重夯實理論基礎知識,培養學科交叉的思想,強化綜合性、設計性及創新性實訓環節,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圍繞課程、證書、競賽三要素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復合性、多樣性和前沿性的知識體系。(2)課程安排將單一的課程教學計劃模式調整為“并聯”加“串聯”的三者有機穿插結合的模式,使課程、證書、競賽貫穿整個會計專業課程學習之中。(3)基于課證賽融合的良好效果,將為會計專業相關主干課程打造為省級、校級精品課程奠定堅實基礎。
2.依據課證賽機制,創新高職會計專業建設路徑。創新提出課證賽融合課程建設,系統地形成基于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過程的課證融合課程體系,將職業證書考試大綱與專業教學大綱相銜接,做到課程與工作過程融合,課程與職業證書融合,以賽促訓,以賽強技,依據證書獲得與競賽結果衡量專業技能、提高教學水平、加強校際橫向聯系和比較。基于此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的路徑也必將創新和優化。
3.以課證賽融合為切入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課證賽融合的背景下,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上增加崗位性、應用性、綜合性項目,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到突出位置,經過不斷優化,許多主干課程上課的教室就是實訓室,也是工作中會計信息化場所;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合一,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項目課程,既培養了一批高技能會計人才,又生產了一定的物質產品,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4.課證賽有機融合助推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自2008年開設課程賽有機融合課程《會計信息管理》,共完成了工商系四屆四個專業約1850人的“課證賽”融合課程的教學任務。該課程的開設對學生在會計實踐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彰顯了我校會計類人才的培養特色。通過對參加課證賽融合課程學習的200名學生進行追蹤調查,得到反饋意見(如下圖所示)由圖可見,認為對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作用很大和有作用學生占到了92%以上,認為對于就業過程有幫助的學生有93%以上。學生普遍感覺經過課證賽融合課程的學習,收獲較大,希望學校能夠提供更多的類似課程的學習。
三、課證賽融合機制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愿景
1.理念的變革。課程的總體設計理念:在高職教育方針統領下,依托課證賽融合機制,圍繞會計工作崗位核算需要設置會計課程,遴選課程教學內容,變書本知識的傳授為實際操作技術與能力的培養。充分考慮當前高職會計專業發展趨勢,強調專業基礎和實踐教學課程的思路對會計專業課程教學進行修訂。課程設計中具體堅持以下理念:(1)課程設置注重夯實理論基礎知識,強化綜合性、設計性及創新性實訓環節,不斷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圍繞課程、證書、競賽三要素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復合性、多樣性和前沿性的知識體系。課程安排將單一的課程教學計劃模式調整為“并聯”加“串聯”的三者有機穿插結合的模式,使課程、證書、競賽貫穿整個會計課程學習中。(2)課程開發堅持與企業的緊密合作。通過邀請行業企業一線會計工作人員及專家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核心參與會計專業課程建設規劃,集思廣益,充分征求意見,同時,結合專業教師的教學經驗,對相關會計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解并遴選相關的課程內容。
2.硬件的更新。(1)師資建設愿景。為保證課證賽融合機制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組織與實施,要求會計專業教師全面參與課程建設工作,對課程體系的發展方向、人才培養方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1)多種形式實現實踐能力培養。根據會計專業特點,會計課程組教師實踐能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培養:一方面,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會計部門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參加會計專業的職業資格鑒定,以提高理論能力和培訓能力。2)校企互聘實現專業實踐技術的提高。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頂崗,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增強會計信息化意識,提高動手能力,同時,聘請企業和社會上的會計實務者到學校任教,充實高職教師隊伍。(2)課程實訓保障條件建設愿景。為了學生能更好的結合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業務水平,彌補校內模擬實訓教學的不足,要求建立一批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這些實訓基地可同時容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實訓,能較好地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相對穩定,配有系列管理制度及實訓指導方案,并有相應的經費和人員保障,能有效保證校內外實訓基地的正常運行和實踐教學工作。
3.會計教學管理機制革新。將競賽成果與認證考試融入會計專業課堂教學,從而實現課程、證書、競賽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把教學上枯燥的東西可視化,讓教學變得簡單、高效、有趣。會計專業教學應革新為一種自主合作的教學方式,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在一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疑問,在疑問中激發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會計專業的教學時間地點安排上,應打破傳統的會計教學時間安排,會計課程的教學更多地選擇在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對有些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不僅要側重業務的操作,更要保證課時的交叉安排,注重理實一體教學及半工半學的時間安排和方案實施。
四、結束語
本課題提出了課證賽融合機制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命題,并通過對這一命題的研究,進一步優化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框架,具有理論上的探索性。同時,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升對高職會計專業建設本質性、規律性的認識,使會計專業課程更加實踐化、應用化。通過課證賽與會計專業課程建設關聯性的研究與分析,發揮技能證書和技能大賽對會計專業課程建設的促進和引領作用,從而有效提升會計專業課程的發展水平。
作者:劉洪海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