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會計行業帶來了新的變化,也為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的改革開辟了新天地。本文分析“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影響以及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模式、教學方式、評價考核方式五個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
1引言
“互聯網+”是將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社會經濟各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經濟發展新形態、新業態。隨著“互聯網+”的出現,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教育需求。因而,以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為例,探討了互聯網與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的融合,這對改善會計實踐教學效果,創新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價值。
2“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影響
2.1提高了會計信息及時性和準確性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會計核算領域,傳統的標準化、重復化財務工作全部由會計軟件系統完成,不僅大大降低了會計信息處理的出錯率,且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效率。人工書寫憑證和單據被電子憑證、電子票據所取代,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大大減輕,不僅如此,現代會計軟件系統的出現使財務管理及會計檔案管理全部實現了電子化。總之,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提高了信息處理速度,增加了信息處理數量,同時還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2.2提高了會計信息的使用效率
會計信息資料可利用互聯網平臺及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即時網絡傳輸,因而報賬、審計、報表、查賬等工作都可通過網絡遠程進行。網絡傳輸會計信息的最大優勢在于,會計信息可實現共享,會計信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隨著“互聯網+”的到來,記賬業務也開始逐步實現網絡化,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記賬業務越來越規范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極大地滿足了中小企業個性化會計服務需求。
2.3對會計信息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會計信息不再以紙質形式儲存,而是全部轉變為電子數據,但電子財務數據在傳輸中可能會遭遇篡改、泄露或丟失。不僅如此,互聯網具有高度開放性,一旦遭到黑客的攻擊,會計系統可能會癱瘓,財務數據也會丟失,可能會為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企業要重視網絡會計信息安全,形成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并加大電子財務數據保管力度,提高電子財務信息的安全性。
3“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3.1是“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對會計人才職業能力的要求
隨著“互聯網+”的到來,知識更新的頻率不斷加快,因此會計人才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能利用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了解最新會計信息,并在實際工作中能靈活運用這些信息。因此,高職會計實踐教學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當前的互聯網形勢開展教學活動,注重提升學生靈活運用財務軟件的能力,引導學生加強互聯網技術的學習,使其能熟練操作財務軟件來分析會計信息,這樣才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3.2是“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實踐教學水平的客觀要求
互聯網的出現為師生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將實踐教學的時間延長。會計實踐教學要結合互聯網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會計實踐教學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同時還要采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這樣才能提高會計實踐教學水平。
3.3是高職會計教學適應“互聯網+”時展的客觀要求
“互聯網+”的出現帶動了許多新的商業模式,且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興起的物聯網、移動應用及智能制造等正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同樣,會計實踐教學也要符合時展的需要,因此要變革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以便為社會培養更優秀的會計人才。
4“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建議
4.1“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目標改革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會計人員的工作方式發生了變化,而且所在的工作環境也發生了變動,計算機和互聯網成為會計信息傳輸和處理的必要工具。高職制定會計實踐教學目標之前要考慮到這一點,以學生就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會計實踐教學目標符合互聯網條件下會計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目標包括兩點內容:一是培養學生熟練使用財務軟件的能力;二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使學生能靈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加工、處理各種會計信息,最終成長為信息素養和職業素養兼備的優秀會計人才。
4.2“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內容改革
“互聯網+”背景條件下的網絡在線銷售對實體店銷售造成了巨大沖擊,且制造領域開始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這對企業產品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2C經營模式的出現使財務成本核算的個性特征更突出,會計實踐教學的改革應注意體現這一點。學校、企業以及網絡公司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組成研發小組,合作開發會計服務平臺,企業將各種會計數據上傳至平臺,學生可通過平臺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如此一來,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一定能大大提高。另外,學校還可利用互聯網平臺模擬會計處理實戰演練活動,使學生在實戰演練中更好地掌握會計實踐技能??傊捎诂F代信息技術的加入,會計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4.3“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首先,高職院校應在“互聯網+”的背景條件下推行新型教學模式,“慕課”便是其中之一?!澳秸n”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學習會計實踐理論知識,因此高職院校要為學生創建“慕課”平臺,并將大量的會計專業優質教學資源上傳至平臺供學生下載學習。其次,高職院校還可在會計實踐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提前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完成預習任務,當完成預習后要接受一定的測試及提交專門的作業。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教師據不同小組的具體情況為各小組提供個性化指導,將正確的會計信息處理方法告知學生,同時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4.4“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方法改革
移動互聯網時代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適當采用移動學習方式,移動學習方式具有便捷性和靈活性,學生學習時可不受時空限制,利用移動設備自由學習。因此,高職院校在會計實踐教學中應采用一種能滿足教學實際需求的APP軟件,學生可通過手機輸入賬戶和密碼進入課程管理系統,然后在手機進行會計實踐項目練習,以便鞏固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知識。高職院校還可利用會計學習類APP軟件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這種學習類軟件一般都與試題庫相連,因此教師可邊教學邊設置練習題,這既提高學生注意力,又使教師準確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4.5“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式改革
考核學生學習情況時主要采用過程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種方法。過程性考核采用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個人考核主要為選擇題,學生登錄課程學習系統,試題完成后選擇提交,系統會立刻顯示學生的考核結果。小組考核以教學進度為依據,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小組考核項目,同一小組的學生需分工合作完成考核項目,最后需將作業結果通過網絡平臺提交給老師。過程性考核要據題目的難易度來設定不同的百分比。例如,基礎會計課程正式開課前要將該課程的過程性考核計劃表(如表1所示)公布在學習系統上,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前便已了解了不同學習項目的重要程度和難易度。從另一角度分析,終結性考核要對學生是否完成實踐任務、完成質量以及完成結果等內容進行全面考核,可采用網絡化考核方式,這既可考核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情況,又可考核學生是否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工具。
參考文獻
[1]李向紅.“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7(6).
[2]李向紅.“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7(14).
作者:徐哲 單位: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