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金融潛在風險分析與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到新常態,互聯網金融呈現蓬勃發展趨勢,在繁榮經濟,活躍市場,優化金融結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不過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制約著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以互聯網金融為主,對其在新常態環境下的含義及其特點進行分析,并集中探討了其發展中存在的風險,最終根據問題提出對應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常態;互聯網金融;特點;風險;措施
目前,我國正處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長需要源源不斷的動力予以支撐,而互聯網金融順應了時展趨勢,在活躍金融市場的同時,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多元化融資渠道,滿足了市場主體在資金方面的需求,實現了金融資本的優化配置。從2015年開始,國家就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到戰略層面,意味著互聯網金融進入到了全面發展階段,因此,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優化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的涵義
1.含義新常態主要是指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狀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政治結構不斷調整,發展速度日趨穩健。互聯網金融主要是指傳統金融與互聯網的有機結合,這種結合并非簡單的相加,而是一種創新和優化,是對金融結構的升級改造,順應了新常態的發展需求,具有創新性特點。
2.原理及特點(1)原理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主要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體現,互聯網金融打破了傳統金融的局限性,推動了普惠金融的發展,讓金融成為人們的一種消費品,同時,在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市場金融產品大幅增多,更好滿足了市場主體對資金的需求,繁榮了金融市場,推動了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實現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2)特點互聯網金融特點主要體現在理論和功能兩大層面:首先,從理論層面而言,在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是綜合形態的產物,融合了信息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內容,同時其本身也具有獨特性。從產業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具有經濟性特點,成本低、效率高;從信息學角度來看,網金融傳播快、門檻低,信息流動性強,能夠避免傳統金融模式下的信息閉塞問題,提高信息利用率。其次,從功能層面來看,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功能居多,相對獨特,主體表現在這幾點:支付方面,互聯網金融支付便利,清算便捷,通過網絡就能夠實現快速支付,而且網絡支付不受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能夠實現隨時交易,對于提高金融活力,發揮金融優勢具有重要作用;結構調整方面,互聯網金融能夠彌補傳統金融的不足,實現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能夠拓展金融企業業務模式,提高金融機構內部配置,同時,在數據利用方面,互聯網金融能夠提高數據利用率,發揮數據價值性,更好地滿足金融企業發展需求;資產管理方面,互聯網金融管理效率較高,而且有效降低了傳統金融的管理成本,擴大了金融渠道,讓金融資產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可以為金融機構創造更多利潤,實現管理的優化升級。
二、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
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相對較快,這也使得與之匹配的制度、機制難以跟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造成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
1.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不完善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信用體系是確保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降低金融機構風險的重要參考依據,所以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尤為重要。不過就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還未建立完善,現有體系還存在諸多缺陷與不足,制約了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首先,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不能為互聯網金融提供堅實保障;其次,金融機構內部沒有構建有效的信用評估機制,在用戶信用評估方面缺乏科學性、系統性,給金融信貸帶來一定風險;再次,用戶對自我信用重視度不足,沒有意識到征信的重要性,不積極主動維護個人信用。
2.互聯網金融存在監管漏洞互聯網金融關系著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狀況,而且金融行業對國家經濟發展影響重大,所以做好互聯網金融監管尤為重要,目前,針對互聯網金融我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門在2018年頒布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均對金融監管做出了規定,并強調加強網絡金融監管力度。盡管如此,現有監管依然存在諸多缺陷,金融監管漏洞較多,例如,缺乏高效的金融監管機制,監管懲罰力度相對有限,監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
3.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同樣如此,高素質的人才能夠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尤其是在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發展更需要高素質人才予以支撐。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魚龍混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在人員方面沒有嚴格約束,只要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就運用,雖然短期對其發展較為有利,但從長遠來講不利于金融企業發展。因為,人員素質較低,其責任心相對較差,在業務開展過程中不會嚴格按照制度落實,甚至利用職務之便泄露信息,損害公司利益,甚至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所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三、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應對措施
1.加強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構建首先,構建良好的信用環境,加大信用宣傳推廣力度,提高公眾對征信的重視度,能夠自覺加強自我信用建設,從根源降低金融信貸風險。政府部門以及金融機構可以通過網絡媒體、電視、報紙等加大信用建設方面的宣傳推廣,讓民眾對信用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增強民眾信用意識;其次,加大懲罰力度,對于沒有按時還款或者違法、違規開展信貸的企業或個人,要建立失信黑名單,同時要采取法律途徑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通過增加違約成本來降低失信違約行為的發生概率;再次,健全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通過網絡構建統一的網絡信用體系,對于滿足要求的金融機構允許其進入系統查找用戶信用并開展金融業務,這樣能夠有效提高信息共享力度,降低金融信貸風險。
2.健全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互聯網金融在網絡時代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劇增,而其面臨的風險危害也不斷加大,所以做好互聯網金融監督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在監督管理機制構建中,不僅要注重機制建設,而且要注重人員素質提升,提高監管人員的核心素養,明確監管職責。同時,還要借助先進網絡技術,利用新型技術軟件來實現智能化監管,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提高監管效率,做好應急防范。此外,互聯網金融監管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實現一體化監管,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做好事前預防監管,對于互聯網金融機構而言,必須要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預防,并制定與之對應的預防措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對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匯總,并建立對應的預警系統;其次,做好事中監管,在監督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規定做好監管,要明確監管人員職責,提升監管效率,同時要采取動態監管模式,做好及時監管。再次,做好事后處理,要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只有如此才能實現監管水平的有效提升,降低互聯網金融風險,解決監督管理問題。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想要實現互聯網金融的長遠發展,必須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在新常態模式下,要提升互聯網金融人員整體素質,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建設。首先,提高人才準入門檻,互聯網金融涉及專業內容相對較多,對人才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盡管一些金融業務不需要專業素質即可完成,但是整體而言高素質人才是推動互聯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以,金融機構必須要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在招聘過程中,要提高招聘標準,要做好專業技能以及道德素質的評估,只有滿足兩方面要求才能予以招聘。其次,加強人才培訓,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產品更新換代快,對于人才而言,必須要不斷順應企業發展需求,對此,企業要加強人才培訓力度,根據企業發展制定與之對應的培訓方案,同時還要從員工出發,根據員工自身不足對其進行培訓,實現隊伍素質的全面提升。結束語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優化金融結構,優化配置的同時,還能夠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滿足人們對金融產品的多元化需求,實現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還面臨其他風險因素,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在發展過程中還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與之對應的措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如此才能更好應對風險。
參考文獻:
[1]黎馨.新常態下的互聯網金融監管[J].金融天地,2018(09)
[2]梁文娟.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9)
[3]楊文.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監管對策[J].理論探研,2017(05)
作者:唐英軒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