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金融監管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顛覆了我國乃至全世界的金融業傳統業務的格局,同時也帶了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的風險因素。論文在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和特征及其在制度、法律、技術和操作上的風險因素等方面探討了國際上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同時也將這些成功經驗進行分析,引發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探討。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管理;風險;國際經驗
互聯網金融是融合了信息技術、移動支付和云數據計算等高科技手段和傳統金融系統的新時代產物。她的出現推動了世界金融業的新一輪飛速發展,加快了貨幣在全球范圍內的周轉速度和刺激了世界經濟總量的增長,同時也為顧客群體的日常生活中免去了許多麻煩。但由于“互聯網”和“金融”的雙重特性,決定了她的風險在制度、法律、技術和操作上要比傳統風險復雜得多,并更難防范。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目前存在的風險因素
(一)制度和法律上的風險因素由于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市場近年來發展過于迅速,國家層面還沒有對此市場和體制過于細化地規范,并出臺全面的法律法規來加以約束。這導致一些不法分子鉆法律的漏洞,侵入法律灰色地帶,侵害普通消費者的權益。互聯網金融機構和消費者一旦發生矛盾,必定會引起社會輿論導向,給互聯網金融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進而阻礙了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
(二)技術層面上的風險因素互聯網金融,顧名思義,互聯網技術的成熟發展是互聯網金融成功的先決條件,互聯網金融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非常大。但系統設計的主觀性、框架的不合理性和一些特發事件都會給她帶來技術安全風險和經濟上損失的可能性。常見的技術風險有:黑客入侵系統,數據丟失,惡意病毒木馬和編程BUG等。
(三)人為操作上的風險因素該類風險因素是我國目前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因素,主要來源于管理系統缺陷、操作方法陳舊、內部員工欺詐和客戶群體相關知識普及不夠等。它具有極強的關聯性、涉及業務廣和可掌控能力弱的特點。在互聯網金融上,人為的一點點差錯都有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二、國際上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成熟經驗
相對于中國而言,國際上有部分國家憑借著信息技術起步較早,互聯網金融市場也相對我國較為成熟。同時,西方先進企業管理制度非常注重風險管理,因此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有著許多成熟經驗可供借鑒。
(一)P2P線上借貸市場監管1.英國。線上P2P借貸最早誕生于英國,英國對此監管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由金融服務管理局(FSA)負責管理借貸過程中的資金安全和公平貿易管理局(OFT)把控中介平臺的市場準入,兩部門共同負責對P2P線上借貸市場的管理;二是將P2P線上借貸定義為一種消費型借貸,再根據《消費者信用貸款法》對其進行監管。2.美國。美國同中國一樣,并沒有具體針對P2P線上借貸的法律法規,而是通過參考與之相關的條款來進行管制的。除了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雙重管制外,美國P2P線上借貸還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消費者保護局(CFPB)通過反詐騙、強制信息披露等手段來進行監督。
(二)第三方中介支付機構監管1.歐盟。第三方中介支付機構要想在歐盟成員國設立業務機構,必須申請到電子貨幣公司或者銀行業經營執照。二者擇一都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除了擁有一百萬歐元的初始資本外還必須擁有自有資金;二是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資金必須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業務;三是必須有科學的、合理的內部控制機制,慎重的、高效的行政管理習慣和統一的、標準的會計核結算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2.美國。在美國,第三方中介機構被歸類于貨幣服務機構,并且對這類機構頒發營業執照時就明確規定好了其投資范圍、初始準備金和自有流動資金。這類平臺把所積累的資金存放在聯邦保險公司監管,屬于負債業務。除此之外,在正式運營前,第三方中介機構還需要在金融犯罪執行網上完成注冊,接受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雙重管制。
(三)眾籌市場的監管1.歐盟。意大利、英國和德國等國家承認眾籌市場的合法地位,并對其實施政府監管。對于眾籌市場的規定是,資本數量在500萬以下(德國是10萬以下)、期限在一年內的產品不用公開募資說明書。其中英國還明確要求,必須得到金融行為監管局的授權后,眾籌的股權和借貸模式才能進行運營活動。2.美國。2012年,美國正式對眾籌做出相關規定:第一,符合條件的眾籌平臺不再需要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第二,同意一個項目有多個投資人,但對每個投資人的出資設置一個上限;第三,眾籌平臺上最多只能籌集100萬資金。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新的探討
(一)健全監管體制首先,努力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思想和成熟經驗,創建一個互聯網金融國際治理組織,讓地區和國家的局限不再成為互聯網金融風險處理與控制的障礙,來縮小與西方國家互聯網金融的差距;其次,聯合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三會一行”,組建一個以中央銀行和銀、證、保監會為主,工商總局、商務部和工信部為輔的互聯網金融的全面監控的網絡;再次,建立互聯網金融市場分級預警機制,用現代數字化管理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整體發展,從而提升國內監管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接著,為了避免內部員工的人為操作失誤和蓄意盜取他人隱私信息等現象產生,必須構建一個高效的內部控制及審查體系,由內置外得做到公平及安全;最后,組建一個征信整理部門或者一個高效率的征信團隊,確保互聯網金融征信系統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二)完善監管法律法規首先,在宏觀角度下,根據實際情況,規劃出符合我國國情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藍圖,并且著重解決這些難題:1.互聯網金融的準入標準具體有哪些?經營范圍有多大?和發展底線是什么?2.國內尚缺乏一套官方的行業引導規范和國家標準。3.監督體系不完善,缺乏行業自律協會。最后,目前國內市場由于缺少針對互聯網金融的專門法律法規,形成消費者不敢放心投資,企業也不能百分百融資的局面。為此,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迫在眉睫,以線上P2P借貸市場為例,一是明確P2P借貸公司的準入標準,中西結合,外為內用,建立一套稽查與準入方法;二是參照央行所頒布的《備付金頒發》和《支付辦法》中有關條例,確保沉淀資金的安全管理;三是盡早對線上P2P借貸公司的內部風險管理和外部監督等關鍵性問題形成文書規定。
(三)發展監管信息技術首先,優化互聯網金融用戶及公司雙邊信息的認證體系。可以借鑒當前銀行系統使用的網絡信息識別與認證程序,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可靠的線上體系;接著,不斷更新技術設備和升級病毒庫、防火墻等安保軟件,提高自身的安全防御性能,來抵御外來黑客入侵和保護客戶和資金和私人信息的安全;其次,主動去創新和優化安全控件和監控方式、引入指紋識別和簽名技術等高科技防偽技術,來確保互聯網金融中各方信息的可靠性和中介平臺的穩定性;再次,監管部門還需要構建檢測系統,引導線上線下積極合作,構建一個高效率的反欺詐聯動體系;最后,要有意識的側重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兩方面的建設,在核心技術環節要安裝具有自主性、靈活性和可控性的信息安全軟硬件設備。
(四)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和建立消費者維權機構第一,在輿論導向層面,采取有獎問答、有償征文、宣傳報道等交互方式把互聯網金融知識在消費者群體中傳播,使得消費者養成辨別能力、理財觀念及自我保護意識,減少金融詐騙的事件發生;第二,在市場層面,相關部門要力爭維持市場信息對稱化和公開化,杜絕虛假信息,使得互聯網金融產品信息透明,讓消費者群體更容易、更便捷、更正確得了解產品的信息。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公司也應該以可視化的圖表代替枯燥的文字,以清晰明朗、通俗簡約的風格來描述投向市場的產品的回報和風險;第三,在政府層面,應當建立一個給消費者群體提供專門維權服務的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既能有效地幫消費者解決矛盾糾紛問題,使得消費者行駛正當的權益,同時又能在消費者群體中起到一個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的官方機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芬,吳江.國外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與經濟,2013,(11):53-56.
[2]陳勝,方婧姝.互聯網金融監管尋路[N].金融時報,2013-11-11(012).
[3]陳正祥.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經驗及借鑒[J].現代經濟信息,2014,(8):108-109.
[4]宋思穎.互聯網金融發展與金融監管創新[N].上海證券報,2014-09-05(A05).
[5]沈靜凝.互聯網金融監管國際比較與啟示[J].特區經濟,2014,(12):103-104.
作者:楊杰欽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 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