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國際金融管制革新的對比與體會范文

國際金融管制革新的對比與體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金融管制革新的對比與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際金融管制革新的對比與體會

一、各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方案比較

為了突出國際化改革方案,我們選取了發達國家以及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進行相互對比。從目前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幾大趨勢中,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比各國的主要改革方案:一是監管主體的集中化,二是監管內容的擴大化,三是監管手段的變革化,四是國際監管的合作化。

(一)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美國的金融監管屬于雙線多頭、分權制衡的狀態。美國的主要改革方案有在2009年6月提出的《金融改革框架》,以及在2010年7月金融危機后出臺的監管法案《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其中最主要體現在監管主體的集中化以及監管內容的擴大化,在改革中強化了美聯儲的職權,并且監管所有一類金融控股公司,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領域。為了擴大對消費者的保護,建立了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用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由于金融產品的繁雜,衍生產品層數不窮,同時加強了對金融衍生產品以及對沖基金的監管。更加細化到證券市場監管,增加對信用評級機構的慣例等。而監管手段的變革主要是從金融企業的設立開始更嚴格要求其資本及其他各方面的標準化。

(二)英國金融監管改革英國的金融監管屬于分久必合、高度集中的狀態。英國的金融體系非常龐大,也相對復雜。整個英國的金融體系名義上是由英國財政部負責監管,但在實際操作中則由英格蘭銀行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具體執行。從四個改革方案中,英國較為傾向監管的集中化和國際監管的合作化。由于巴林銀行倒閉、國際商業信貸銀行破產等事件,英國根據2000年出臺的《金融服務和市場法》,將最強有力的金融監管權力集中于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在2009年7月的《改革金融市場》白皮書中提出建立金融穩定理事會(CFS),旨在識別金融危機,協調金融風險預案,使金融體系穩步發展。并且強化以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為核心的國際監管體系構建。

(三)歐盟金融監管改革歐盟一直以來都在世界經濟中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歐盟一直是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在地區內部,歐盟也在積極推動金融監管規則和體系的改革,致力于建立“高標準”的金融監管體制。歐盟主要是從監管主體集中化和監管手段變革化入手,2009年6月,歐盟理事會通過了《歐盟金融監管體系改革》法案,建立歐盟系統風險委員會(ESRB),用以監控系統風險。為了強化微觀金融和協調整個機制,還建立了歐洲金融監管系統(ESFS)。并且全面升級了原歐洲銀行、保險和證券監管委員會,統一合并權力為歐盟監管局(ESA)。

(四)巴西金融監管改革在巴西,金融系統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國家貨幣理事會(CMN),受財政部直接支配。主要負責金融機構的發展,協調財政預算以及相關債務等。下設以巴西中央銀行(BCB)為主,監管大部分金融機構。另設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私營保險監管局(PIS)、補充養老金秘書處(CPS),尤其對保險機構、證券交易所以及養老金管理機構予以監督。在巴西,其金融監管改革主要集中在監管手段的變革化和國際監管國際化。監管當局不斷地對各級各類金融機構的日常商業活動、資金狀況、公司內部的治理問題進行審計分析,并通過改革監管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各級金融機構的信息達到一定的透明化。

(五)俄羅斯金融監管改革根據俄羅斯《憲法》和《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法》,目前,俄羅斯的主要金融監管職能都在俄羅斯銀行手中,直接向俄羅斯聯邦杜馬負責,俄羅斯銀行已經成為包含經濟綜合部、信貸機構許可部、銀行監管部、信貸機構檢查部、市場操作部在內的23個部門的中央金融管理機構。俄羅斯金融監管改革主要體現在監管手段的變革化和國際監管的合作化方面。加速銀行向中小型企業服務,由于俄羅斯銀行是整個國家的監管核心,所以俄羅斯的改革主要依靠銀行采取多種多樣的措施,包括加大對客戶的抵押以及銷售貸款。對整個的法律框架結構也進行了改制,不允許授權予任何信貸機構或客戶,以防止經營風險,減少非法籌集資金帶來的金融風險犯罪。每家銀行還要盡量縮減銀行運營成本開支,減少不合理費用。為了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的合作,俄羅斯迄今為止已經與14個國家及機構簽署關于銀行領域的合作協議,后續準備簽署合作備忘錄。

(六)印度金融監管改革印度的監管分別從銀行監管和金融機構監管兩方面入手進行總體監控。印度儲備銀行(RBI)來負責整體銀行的監控。而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則用作監控證券、債券保險、或金融擔保等業務的實施。印度的金融監管改革從監管的擴大化和監管的改革化入手。把整個金融體系的監控擴大到加強資本充足率的數量,以及加大對大型銀行和私人銀行的資產負債狀況的控制,特別是與那些跨國監理機構加強合作。金融衍生產品的研發,也成為重中之重。而金融衍生工具中會計準則的復雜性,理應受到高標準化的控制,為了防止財務報表中某些金融衍生工具的價值錯誤估算。

二、中國金融監管的現狀

對于中國的金融監管,主要從我國的三大金融行業來分析。根據國內現行的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以及相關法律之規定,當前國內金融業所實行的是分業經營管理模式,即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業務,彼此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性與制約性,互不兼營。1992年成立的證監會,從屬性上來講,其屬于國務院證券監管機構,其職責在于對國內證券市場進行統一監管。對證券的發行、交易、登記、托管、結算進行監督管理,并且統一對證券的發行人、上市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機構、資信評估機構等評估標準。1998年成立的中國保險監管委員會,主要負責對全國保險市場的統一監管。負責擬定保險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則,起草保險市場的相關法律及法規。監管整個保險公司及保險市場中的中介機構。

三、當前國內金融監管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分析

從實踐來看,當前國內金融監管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一方面是監管組織結構、職權劃分等方面的問題與不足,另一方面則是監管理念和實施環境問題,相關制度不配套,被監管對象的內部控制功能,監管方法、程序等,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從當前國內金融市場來看,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在于金融監管體系仍按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設置,即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以及保監會等機構,各自分工,對其業務范圍內的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各負其責。據調查顯示,上述機構之間不乏相互扯皮現象,甚至出現較為嚴重的職責沖突、監管不力等問題,因此,大大降低了監管水平和效率。由于各個職能部門各自為政,彼此之間缺乏統籌協調,因此,導致監管力量非常地分散,對金融機構的全面有效監管產生不利影響。

(二)金融監管理念相對比較落后在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國內金融監督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風險管理作用認知不清等現象,存在著較大的片面性,普遍認為所謂的金融風險只是金融業內部的問題。金融監管并非萬能的,通過監管活動的落實也不能完全保證金融機構的良性發展。從理論上來講,若想確保金融監管效率,一定要有持續的良性經濟政策、市場約束機制以及完善的金融設施和安全網。同時,對當前的金融市場規范化要有正確的認知。一般而言,市場會隨著價格的變化而出現一定的波動,并發揮著對資金優化配置之功能。然而,當前國內金融市場相對比較落后,扭曲的市場現象也非常嚴重。

(三)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和措施現有的金融監管法律、法規不完備,缺乏系統性,當前國內的金融企業財會機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存款保險制度等仍為空白。

(四)國內商業銀行內控問題從實踐來看,當前國內商業銀行的機構設置出現了嚴重的重疊現象,這導致總行對各級分支機構的約束力明顯下降。商業銀行內控方式和方法明顯乏力,并且對各項規章的落實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部分銀行內部審查部門形同虛設,甚至有些專門負責檢查的機構難以發揮作用。

(五)監管手段和方法相對落后從當前國內金融市場來看,現場檢查表現出一定的低程序化特點,缺乏規范性,而監管體系又不夠完善和健全,尤其是缺乏專業信息搜集、加工和研究部門,因此,導致風險預警功效難以有效地發揮。同時,當前的金融監管手段比較落后,很多情況下仍沿襲著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自動化程度比較低。

(六)一些監管人員在監管過程中,不能嚴格依法辦事,濫用職權在實踐中,有很多銀行監管人員對金融審慎監管重要性的認知不清,甚至仍停留在傳統的合規性模式下,尤其對銀行資產以及中間負債業務等,缺乏正確的了解和認識,對監管指標之間的聯系沒有清楚的認識,缺乏綜合分析能力。

四、加強國內金融監管改革的有效策略

近年來,整個經濟環境隨著金融體系大步邁向國際化而呈現出來比較繁榮的景象。由于次貸危機的出現,再一次證明了我們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的缺陷,缺乏強大的危機管理機制,無法迅速對市場的失靈做出反應。因此,對我國加強金融監管改革提出如下建議:

(一)改善金融市場經營管理的法律環境,構建完善的中國金融法律機制可以從建立和健全金融機構內控制度和行業自律制度方面入手。應該堅持《有效監管的核心原則》、其他一些國際金融監管規則,并且從組織結構、責任機制、會計規劃以及資產實際控制,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監管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內部控制與管理體制,審計評價制度。

(二)建立高效的金融風險預警體系應由中國金融監管委員會、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家統計局等各大機構共同參加,建立宏觀金融預警系統,負責預警國內、國際范圍內的金融風險問題,將風險對策及時傳達到各政府部門,包括監測固定資產投資率、股票價格指數、國內存款真實利率之差、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比率、流動性比率、自有資金比率、對外債務率、對短期性資本的依賴程度、出口額增長率、外匯儲備等。

(三)加強金融監管框架改革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國內金融行業正在朝著混合經營發展方向邁進,該種經濟模式已成為當前國內金融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對于金融監管機構而言,其對銀監會、保監會以及證監會,進行統一的監管;而金融監管委員會則主要是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機構實施監督管理,同時控股公司下設的子公司、小型金融機構按其業務內容,由三個部門具體監督管理。

(四)加強中國國際金融監管合作首先,要積極參加國際金融機構組織的活動。特別是在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之后,中國參加了G8和G20峰會,與相關國家討論金融危機,我國金融機構清醒地認識到實施金融監管合作的價值所在。從目前來看,我國仍需在該方面加大力度,積極加入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組織,積極參與合作項目。其次,實現國內金融監管工作與國際標準的有效接軌。在實踐中,應當努力促進雙邊監管合作,積極履行國際義務。最后,還要不斷加強和改善現有的金融衍生監管合作。根據巴塞爾新協議,雖然金融衍生工具的應用與監管合作可有效轉移或降低信用風險,但同時也帶來了其他風險。

作者:李曉鵬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动漫美女被免费漫画| 黄色三级三级免费看|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极品大学生酒店|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日韩一区二紧身裤|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5卡视频免费 | 你懂的免费视频|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机巴太粗太硬弄死你|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色中色在线下载| 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99| 国产丰满肥熟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黄|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www|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 国产清纯白嫩初高生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